今天
東莞人的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
照片是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中的一頁
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
湖北農民工
2020.6.24
有網友更是找出了
「識惠東莞」的出處
2004年
我國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任繼愈
為東莞圖書館題字時
寫下了「知識惠東莞」
更有網友找到了
「知識惠東莞」的解讀
何謂富裕?東莞人有自己的認識。早在20世紀30年代,建設東莞圖書館的前身——東莞博物圖書館時,時任縣長曾題詞「多文為富」。這是借用《禮記》里的用語,對東莞發展追求的描述。富裕是要有「文」相伴、相生的,富裕體現在文化設施建設上,富裕還應讓更多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涵養和風範。
東莞歷來具有重文崇文的傳統。走在茶山南社的古村落民居間,從眾多祠堂、進士碑,以及資政邸等遺存,可以感受到這種傳統。看看東莞的容氏、倫氏等家族詩書傳家,容庚的金石學、張蔭麟的史學、倫明的四庫續修等具有的鼎立功業,可以感受到這種傳統。翻閱歷史文獻,東莞明倫堂歷時久長、資產雄厚、運營有方,傲視其他地區,從其興文助教、襄贊後學的眾多實例中,可以感受到這種傳統。富裕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富裕,而應是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裕,而豐富、充盈的精神世界則較多地由文化和知識展現出來。
進入新世紀以來,東莞在創造豐厚物質基礎之上,更加注重人文的相伴扶持。打造「圖書館之城」就是其中的生動實踐。在建設圖書館新館的過程中,2004年專請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為東莞圖書館題詞。先生題寫了「知識惠東莞」。甚妙,精當絕倫!
從「多文為富」到「知識惠東莞」,兩個題詞核心思想脈絡是一致的。「知識惠東莞」,這不僅是先生對東莞圖書館的希望,也是先生對東莞未來城市發展追求的期盼和祝福。
——節選自《從「多文為富」到「知識惠東莞」》(作者李東來)
東莞圖書館在其微博上
轉發了該照片
並留言道:
感謝我們一直都在,等您再來!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更是以《臨別留言,讓人動容……》
報道了此事
有見及此
許多網友留下了
他們對留言人的祝福
有記者聯繫東莞圖書館得知
照片內容確有其事
留言者是一位姓吳的54歲男子
曾在圖書館登記資料辦理借書證
記者又從東莞市相關部門獲悉
這位吳大哥是一位農民工
來東莞務工十七年了
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
他因之前所在的工廠關閉而失業
本打算近期返回湖北老家
但目前尚未離開
吳大哥的留言在網上受到關注後
當地人力資源部門正與他積極聯繫
下一步將根據實際情況
幫他解決留言中透露出的困難
閱讀,可以讓一座城市更有溫度。而圖書館更像是繁華城市中的一處避風港,希望城市的每一位奮鬥者都能尋覓到一處屬於自己的寧靜。
就在照片刷屏的今天
東莞的某書店內
出現了「 一位難求」的情況
這樣一座如此熱愛閱讀的城市
怎能不愛呢?
來源:莞香花開、新華社
編輯:官登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wZ67HIBnkjnB-0zo4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