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返漢復工復產隊伍越來越壯大,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越來越重現往日生機,這時,一個噩耗從抗疫一線傳來,連續奮戰60天的漢警吳涌永遠倒下了。
22日下午4時許,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民警劉曉旭透過虛掩著的寢室門發現,同事吳涌躺在床上,被子一角掉到地上。「老吳,你冷不冷啊?」吳涌沒應聲。劉曉旭走過去,試著一摸,吳涌的手腳冰冷!
「所長,老吳他病了。」劉曉旭衝下二樓。
「快,叫救護車。」
「趕緊做心肺復甦,人工呼吸!」老吳,你快點醒醒呀!劉曉旭心中萬分焦急,手上的動作片刻未停。醫生趕到了,在認真檢查脈搏、鼻吸和眼睛後,搖了搖頭。
「他,已經走了。」
晴天霹靂驚倒江城警營——「年僅51歲的片警吳涌因公犧牲了!」
1989年警校畢業的吳涌,從警31年,幹部履歷表上清晰地記著,連續6年優秀公務員,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7次受到嘉獎。
7個晝夜的堅守
「老吳是社區工作的好搭檔。」提起吳涌,漢正街共和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熊恆超淚水模糊了雙眼。
幾天前,社區黨委部署近期重點工作,商定好22日下午挨家挨戶為居民送愛心物資。
「原定下午送,時間兩點半,我見老吳未到,心想,他肯定所里有事,忙完了會來和我們會合的。」熊恆超說,他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是,老吳突發疾病「走了」的噩耗。
(圖為:派出所辦公室內,吳涌的位置上還放著沒來得及拿回家的水果和蔬菜)
「這一周他都沒離開過社區,老吳是累倒的啊!」
16日,中年婦女李某(化名)突發疾病,女兒報警求助。李某原是餐廳員工,歇業在家突然出現被害妄想,稱數千元工資被偷,精神恍惚地來到18樓平台上,情況十分危急。
接警趕到的吳涌急中生智,掏出2000元現金,寫下一張紙條,讓物業人員扮作餐館工作人員送到她跟前,稱工資剛發,一分未丟,讓她放心回家。
李某被勸下樓後,吳涌又與街道、醫院聯繫,送她到醫院門診看病、開藥,待其穩定後,又將她送回家,整整忙活了十幾個小時。
次日一早,放不下心的吳涌又與熊恆超一起,將李某送到醫院,辦理了入院手續。
18日,他一早帶著6個安保隊員、4個協管員去社區巡查,登門走訪了5位需特殊關照的孤寡獨居老人,逐一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
19日,社區收到300份愛心菜。20日,政府下發的愛心魚到了,每條魚足有三四斤重。共和社區的房子是老式的商住兩用樓,很多門棟沒有電梯,上下全靠爬樓。送愛心菜、送愛心魚,他就一個門棟一個門棟地爬一遍。
21日,吳涌帶著安保隊員們檢查社區的封控硬隔離擋板,看看有沒有隔離擋板損壞。當天,他們走遍整個社區,居民容易聚集的健身休閒處、犄角旮旯都沒放過。
22日上午,天氣晴朗,他一早到封控卡口值守,碰到幾個想違規出去溜達的居民,他耐心地上前勸解。中途,一個居民到所里報案,他返回所里接待,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
抗疫先鋒的擔當
漢中街188號,軍威大廈,屬無疫情小區。23日,記者來到軍威大廈警務室,公示牌上的照片,吳涌笑臉依舊,屋內卻有些空落落,但工作日誌上留下一些難忘的記錄。
(圖為:轄區內張貼的吳涌的民警公示卡)
封城後,轉移社區的新冠肺炎病人是最危險的事。每當此時,吳涌總說:「我是黨員民警,有危險,我先上!」
大廈6樓住著一對鄭姓老夫妻,患病多日,需要隔離治療和觀察。2月9日晚,吳涌和社區幹部穿著防護服來送老人家,可他們身體虛弱,只能勉強下床挪步。吳湧上前將老人的手搭在自己肩上,屈膝,彎腰,把自己當「人力拐杖」。60多級台階,他們頭挨著頭,彼此的呼吸聲一清二楚。將老人扶下樓送到路邊的車上,吳涌已是滿頭大汗。
(圖為:吳涌工作照 警方提供)
社區防控是關鍵一役,「四類人員」必須全部排查隔離,有居民不理解政策,吳涌就不厭其煩地上門勸說。
2月18日,明奶奶有輕微發熱症狀,按要求必須送隔離點觀察,她卻拒不開門,認為自己既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隔離,還將上門勸說的熊恆超的電話拉進黑名單。
吳涌聞訊主動上門,站在明奶奶家門外跟她談心,從政策談到治療、從治療談到康復。明奶奶情緒激動,始終不開門,她的兒子甚至說「要去投訴」。
碰了釘子的老吳沒有放棄,他通過公安人口系統,找到了明奶奶戶籍地所在的村支書,請村支書幫忙勸說。鄉情感化,明奶奶終於打開房門,主動配合去隔離點觀察。
共和社區共有69名「四類人員」,他與社區幹部全部通過感化、勸導的方式收治隔離到位,沒有一起因此引發的矛盾糾紛出社區。
「他待人和氣,做事有擔當,讓人放心,大家有事都喜歡找他。」在採訪中,與吳涌打過交道的社區幹部和居民都這樣說。
73歲吳爺爺的子女被封控在其他社區,無法照顧他。吳爺爺身患腎病,需要透析,疫情期間不能住院,只能每周去門診透析兩次。醫院較遠,送治和接回是件麻煩事。吳涌得知後,每到透析的時間,便準時將老人從家裡接出來送至醫院透析室,透析、打針,一套治療下來要整整一個上午。一天,吳爺爺出現肺部感染,經檢查排除新冠,但急需消炎治療。他便帶著吳爺爺天天在醫院檢查、診治,一連打了5天消炎針,直到病情得到控制。
「老人住在這裡就放心好啦,你們能不能來都不要緊,我一定照顧好他。」這是吳涌對老人子女的承諾。疫情期間,他送老人透析、看病,送米、送油、買藥,從無一聲怨言。
大家眼中的榜樣
對待群眾,他熱心快腸無私幫助,在執行規定中,鐵面無私,有擔當。58歲的保安隊長何進彪說,對這個事事認真的民警兄弟打心眼裡佩服。
(圖為:警務室辦公桌的抽屜里存放的吳涌照片)
共和社區內的居民區多是老舊小區,居民為方便電動車充電,偶爾會飛線,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2018年年初,吳涌在電動車管理中對於飛線充電,一律說不。
平時好說話的吳涌仿佛換了一個人,誰來說情都不行,必須推到集中充電區充電。可事後看到電動車飛線充電引發事故,大家終於明白吳涌的良苦用心。
「大哥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小弟弟吳波聽聞噩耗十分悲痛,流著淚跟記者說,兄弟三人,大哥正直、規矩、內斂。當一名警察是他從小的願望。記得在漢陽二十三中上高中時,他已經通過了招錄飛行員的考試,沒想到警校的通知書也寄來了,最終他選擇了從警。
吳涌走了!22日下午6時許,得知噩耗,吳涌的妻子劉曉林,怎麼也不願意相信。
在她眼裡,吳涌是她的自豪和依靠。
「他勇敢、堅強,勇斗過持刀歹徒,多次受到獎勵。」
「他為人和氣,與同事相處融洽。」
「他孝順長輩,我父親中風5次,全靠他從樓上背上背下,老人病得神志不清時,連我都認不出,卻記得女婿吳涌。」
……
23日下午,湖北省公安廳、武漢市公安局慰問組專程前往利濟派出所,親切慰問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犧牲的派出所社區民警吳涌的家屬。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謝冰林 姚傳龍 通訊員:楊槐柳 攝影:史偉 海報製作:王語哲 編輯:楊京 校對:王青子)
【編輯:覃柳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T3GCXEBnkjnB-0z0Z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