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種野菜90%農村人都吃過,網友感慨:現在想吃上一次真不容易

2019-09-30     我會種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來盼桃花,夏至享清涼,秋逢五穀熟,冬臨萬物寂。

雅人品茶賞竹,但不及俗人吃喝玩樂,更不知世上除了玉盤珍饈,更有山餚野蔌。餚為熟的魚肉,簌為野菜,今日就來說說有哪些美味的野菜吧,相信不少地區的農村人都是吃過的。

1.紅鳳菜:又名紫背菜、紅菜、補血菜(台灣)、木耳菜、血皮菜(四川)等。

紫背菜可炒、涼拌、煮湯,做法多樣,在這裡主推一道紫背菜炒豬肝(在四川地區廣受歡迎)。需要食材:豬肝 350g 、 紫背菜 200g 、 泡姜 1個 、 泡椒 2個 、 胡椒粉 1小勺 、 生抽 1大勺 、 郫縣豆瓣 1大勺 、 黃酒 1大勺 、 生粉 2小勺 、 鹽適量。

紫背菜具有涼血、去虛火的作用, 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鐵、銅、鋅等微量元素。但是像七歲之前的小朋友,經常喝酒的人,黃疸、脾胃虛寒的患者,過敏體質者等不可食用。

2.馬齒莧,又名五行草,長命菜,馬齒菜等,相信吃過這個的人很多很多了。

常見做法有:清炒馬齒莧,涼拌馬齒莧,馬齒莧炒雞蛋,馬齒莧蒸臘肉,馬齒莧煎餅,泡椒馬齒莧等。

馬齒莧雖然美味,但是脾胃虛寒、腸滑腹瀉者、便溏及孕婦不宜食用。

3.魚腥草,又名臭菜、側耳根。在四川它還有一個名稱為「折耳根」,相信看到這裡已經知道這是何方神聖了,沒錯,就是它打倒了無數吃貨的味蕾,在最難吃的蔬菜中榮獲舉足輕重的地位。之前去貴州,很多農戶家裡都有長這個菜,那個味道....小編是很難接受的....

魚腥草最著名的吃法就是涼拌,所以今天要介紹一些其他的吃法,喜歡吃魚腥草的朋友可以用來試試。

魚腥草水鴨湯:先將適量的鴨肉和幾片姜放入燉罐,加足水,燉約一小時,最後加入一小把乾魚腥草再燉5~6分鐘即可,清爽可口的鴨湯就出鍋了。

魚腥草版咳嗽偏方:把切成塊的橙子和雪梨加入水放入冰糖大火煮,煮開的糖水關小火燜煮15分鐘,15分鐘後,把準備好的魚腥草洗乾淨放入糖水中大火燒開,燒開後的糖水直接關火,蓋上蓋子燜5分鐘後揭蓋,這樣魚腥草糖水就好了。

4.榆樹錢

90年代的一篇課文中就有關於吃榆錢的文章,當時是一邊讀一邊流口水的感覺。下面分享兩個經典食譜,相信北方的很多朋友都是再熟悉不過了!

榆樹錢窩頭:榆樹錢洗乾淨,浸泡1小時,攥干水分備用。玉米面、麵粉、白糖、泡打粉混合均勻。將榆樹錢放入混合好的粉類中,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加入一些清水。揉成麵糰,蓋上蓋子醒10分鐘。用大拇指在底部戳一個洞整形,上鍋大火蒸十分鐘即可。好了,香噴噴的窩頭就出鍋了。

榆樹錢疙瘩湯:水開後,放入製作好的麵疙瘩(麵疙瘩製作,把有水的礦泉水瓶蓋扎一個小眼,對著裝麵粉的碗內邊淋水邊用筷子吧啦,就出來小疙瘩了)再放榆樹錢,還可以加蝦仁,鹽,香油,調自己喜歡的口味即可。

5.鼠麴草

鼠麴草最出名的做法就是青團,在農村過年或者過節的時候就會做一些,有青草的清香,同時爽口不膩,即可作小吃,又可當主食。

需要的食材糯米粉,鼠麴草(要鮮嫩的),糖。將鼠麴草放入開水中燙熟,然後將它打成青汁,將青汁倒入糯米粉中,用筷子混合。注意青汁不要一次性加完,最好分次一點點加,調整麵糰的狀態。揉好的青團麵糰蓋上濕布或保鮮膜醒20分鐘左右。醒面期間可以準備餡料,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餡。

介紹了可以用來做菜的野菜,現在再來說說用來泡水的野菜。

6.車前草:一般我們食用其幼苗可食,4~5月間采幼嫩苗,沸水輕煮後,涼拌、蘸醬、炒食、做餡、做湯或和面蒸食。

7.蒲公英:蒲公英的營養比較豐富,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膠等。蒲公英因為生長範圍廣,對生存環境要求低,成為春天裡最常見的野菜。

8.薄荷:將薄荷葉洗乾淨之後,切碎,用開水焯一下,放少許鹽、香油,有神清氣爽之感。薄荷的食用方法還有很多,通常也可以像香菜一樣作為輔料提味,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嘗試著做一些薄荷菜。但是要注意的是,孕婦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是不宜食用薄荷的,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這些野菜看上去在中國豐富的餐桌上難登大雅之堂,但也是大自然饋贈的不可多得的風味佳肴。對於一些現在已經消失在餐桌上的野菜來說,留給我們的是兒童時代滿滿的回憶。還有一些網友感慨:現在想吃上一次野菜還真不容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BDfg20BMH2_cNUgVz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