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以「及早謀劃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20年完成後的戰略思路」為主題的「中國山區發展70年調研成果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全國人大會中心成功舉辦。
會議成果發布與研討了多個議題:
一、中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域發展調研成果綜述
中國是山區大國。山區在炎黃繁衍發展史及其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安全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牽頭啟動的「經略山區研究」課題組建議:要認清山區本色,及早確立未來中國山區發展定位;把「經略山區」納入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體系;把山區縣域確立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補短板的主戰場;部署「山區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縣建設」。
二、新疆南疆三地州縣域經濟發展70年成效
近百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退化及人類對沙漠地區的不合理利用,沙漠化土地面積有持續擴大的趨勢。
相關研究顯示 ,截止2011年底,和田地區林地面積為1181.9千公頃,其中人工林為280. 87千公頃,荒漠林為901. 03千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42%。2012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2. 41千公頃,其中經濟林8. 79千公頃,防護林2.03千公頃,薪炭林0.23千公頃,人工種植紅柳1.37千公頃。截止2012年底,和田地區林地面積為1194. 3千公頃。
三、新疆環塔防風治沙生物質能源林建設與扶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麥蓋提縣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邊緣,沙漠面積占縣域90%,是我國唯一嵌入到沙漠中的縣。
新疆中環油林業開發有限公司是深圳中環油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喀什深圳商會會長單位,2018年被深圳市評為優秀援疆企業。該公司自2013年10月10日始,在麥蓋提縣啟動環塔百萬畝生物質能源林建設項目以來,6年間投入4.8億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建設了33萬畝能源林基地。
本項目採取以企業為投資主體和項目主導、政府全力支持、科技支撐、全民參與的發展模式,實現「三位一體」的綜合效益,即以防風治沙為主的生態效益與以沙產業全產業鏈建設為主的經濟效益兼顧;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增收渠道,減貧脫貧,共同發展;帶動社會各界投入到綠色扶貧,實現多元主體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效益。
四、中國藏區70年發展暨脫貧攻堅與可持續發展報告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部74縣都為貧困縣),整體處於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是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民生工程。
在國家扶貧政策介入之前,藏區產業的發展主要受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產業是傳統種植業與養殖業,而且經營粗放。國家扶貧戰略實施,特別是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下,藏區傳統農牧業不但可以實現現代化經營,而且加快了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同時,受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約束,藏區可以發展的產業也限制在生態型與綠色型產業,包括以凈土健康產業為代表的生態型農業、以天然飲用水開發與生產為代表的綠色工業、以生態旅遊為代表的第三產業。
五、森林小鎮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
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且山區多為相對後發的地區,新時代的山區如何抓住歷史性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面向未來、面向全局的焦點問題。
山區中國的轉型發展正處於歷史性關鍵階段,森林小鎮建設服務山區中國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科學認知、要素支撐、制度保障、協同推進等多重困難與挑戰,亟待破解:
1、立足全局和長遠科學把握森林小鎮建設的宏觀與微觀界定
2、以土地資源為突破口強化森林小鎮發展要素支撐
3、以系統化設計為重點提升森林小鎮建設制度保障
4、以示範引領與區域協作為抓手創新森林小鎮發展
會上,來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參事室、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會議主辦、承辦、協辦單位的代表,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單位的代表,共60多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