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韋
典韋,古之惡來。先言惡來這個稱號,相較於許褚的虎痴,呂布的溫侯,關羽的萬人敵(美鬢公),張飛的熊虎之將(萬人敵),趙雲的常勝將軍,孫策的小霸王,馬超的錦衣將(錦馬超或神威將軍)黃忠的現世養舒……古之惡來更為強悍些。
典韋這個人物形象之所以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勇力超絕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品德高尚,未發達時俠肝義膽,路見不平一聲吼,仗義殺奸,除暴安良;追隨曹操後,又秉性忠誠,捨生忘死,這種勇敢、忠貞、俠義的品質和精神是中華幾千年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因此,當曹操失去典韋時,那種痛惜可想而知!
典韋之所以深得曹操的喜歡,就是因為他那勇冠三軍,知恩圖報、忠心護主的個性。後來,曹操的兒孫們又將典韋的牌位進入了曹魏家的太廟,供曹家後人世代供奉。
2、許褚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面,有著許多能力出色的將才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五虎將,指的就是關羽,馬超,趙雲,張飛,黃忠等人,在整部書中,他們就是那種能力極為出眾的高手。都知道,五虎將是幫著劉備的人。但是曹操手下同樣也有能力很出色的人才,就比如說許褚。許褚的名氣雖然不如五虎將那般大,但在作者的筆下,他是那種具有很多優良品性的人物。他最重要的2點優點,一是忠心,二是有勇氣。只要熟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人,或者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那應該就知道,他算是曹操身邊的第二保鏢,曹操的第一保鏢應該算是典韋。
許褚不酗酒。這個是好品質。三國里沒有記載許褚爛醉如泥的場面。其實作為保鏢,不酗酒是第一位的。你看典韋是多厲害的名將,但是當曹操醉酒泡妞,引發宛城一場血戰的時候,典韋因為爛醉如泥,被人給弄死了,儘管臨死還很悲壯,殺死了張繡很多大將,不過差一點曹操為此而死,而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就因此而喪命。
3、顏良
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今河南許昌)。建安五年(200年),兵進黎陽(今河南浚縣),遣顏良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被關羽擊斬。
關於演義中顏良的死因:"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這句話被放入除毛本外的各古本演義的贊詩中,其中除黃正甫本只有贊詩外,嘉靖本和湯賓尹本,余象斗本,朱鼎臣本皆有文字說明,朱本和余本似乎非為小字,其餘兩個版本為小字,文字為【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且在顏良被殺之前,各版本皆有顏良想要問話的描述,毛本為方欲問時,黃本和湯本,朱本為卻欲問之,嘉靖本為恰欲問之。甚至在古典戲曲《白馬坡》中亦有顏良出戰前劉備與顏良談話的情節,可見在作者羅貫中原意的《三國演義》中顏良之死是由於劉備囑託而不做和關羽戰鬥的準備從而被殺。
4、文丑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於討董戰役的汜水關之戰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當時顏良、文丑催軍未回。
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 。孫堅私藏玉璽被袁紹識破,顏良、文丑與程普、黃蓋、韓當拔劍掣刀相對。袁紹計逼韓馥,奪取冀州之時,關純行刺袁紹,被文丑斬殺。磐河一戰,文丑策馬挺槍,直殺上橋,十餘合大敗公孫瓚,追擊時,被公孫瓚手下健將四員圍攻,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其餘三將逃走,又與趙雲大戰60回合不分勝負 ,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丑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丑挺身獨戰,射退張遼,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於馬下。
5、張飛
先說作為一個武人:唯一一個單挑呂布不落下風的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在戰場上威力無窮,誰能忘掉當陽長坂的一聲怒吼。
再說作為一個將軍:誰也不能否認張飛部隊的戰鬥力,雖說不能為帥,但稱上將絕沒有問題。
作為兄弟:張飛隊兩位哥哥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攙不了半點功利和偽善,一個真義氣的兄弟。
做人:五虎上將誰的人緣最好,大家想想。關羽傲慢拒人、黃忠激烈逼人、馬超實為自私自利之徒、趙雲雖貌似完美,但和張飛比好像少了些性情。他雖然暴烈,卻低調,敬重士人、和睦將領。
說他無謀,但仔細讀過三國的人看看,張飛無謀誤過大事嗎?因為無謀,他能最堅定的執行軍師的作戰計劃,反倒是「有謀」的失了荊州、走了麥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9FDK28BMH2_cNUgy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