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策略——風險控制

2019-08-31     期貨交易員

大部分專業人士一致同意新手和業餘交易者花太多時間研究進場技巧,覺得它們對操作成功十分重要。而他們卻認識,贏家和輸家的區別就在於風險管理。

由於市場走勢很難預測,所以採用適當的風險管理技巧對交易的效果,遠好於尋找更好的新方法以判斷市場下一個頂部或底部。

交易者不怕沒有機會去交易,而是怕沒有本金進行交易。如果你輸光了本錢,那麼你就沒有辦法繼續交易了。你可以東山再起,但是這樣的麻煩為什麼不避免呢?東山再起是有難度的,而且要有極大的毅力。然而,東山再起後你還是不注意控制風險,那麼你以後還可以繼續交易嗎?

有不少交易者目前的意識還認為只有博一下才能賺大錢。這樣的觀點老早說過是錯誤的,為什麼?即使你博對了方向,那麼你也未必能夠把握好出局價格,或者賣早了,或者賣晚了。即便你真的博到了一筆大錢,那麼你也未必能夠取走這些錢。而萬一以後有一次博錯了,那麼你很有可能連本帶前面的贏利一起虧光,而前面的贏利也只能給你帶來片刻的幸喜。這樣的例子聽過的實在是太多了。我想你也經常聽說這樣的故事。而萬一你一開始就博錯了,那結果會如何呢?你一定會被感失落和絕望,痛苦與窘迫。這樣的情況我想你一定不希望發生在你身上,既然如此,你就要控制好自己,讓自己不要博,不要賭。

博與賭都是指重倉交易,而重倉交易顯然忽視了風險的存在和嚴重性。然而一般的中等持倉同樣也會出現嚴重虧損。為什麼?就是不認輸的問題。不認輸就是表現在不願意止損,情況更差的就是在嚴重虧損的時候還在繼續加碼。很多人認為一旦止損就是事實在在的虧損了,而再要把損失絆回來就很難了。但是他們難道沒有想過,帳面的虧損難道就容易半回來?交易一旦出現虧損,就說明我們遇到麻煩了,至少可以說明我們在哪個地方出現了問題和差錯。此時應該引起高度的注意了。而一旦虧損放大,那麼這個問題將越來越嚴重,此時就應該利馬採取措施來解決問題,防止虧損的進一步放大。否則,到時候你將被市場控制住,讓你動彈不得。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反正我是遇到過,我被這件事絞得不得安寧。就是因為當初沒有執行止損操作,而資金虧損到上不上,下不下的位置。平倉嘛覺得價格可能會穩定下來,不平倉嘛感覺價格會繼續朝我不利的方向發展。我被夾在中間動彈不得,此時是最要命的。這個時候一定要下決心計劃怎麼處理,越快越好。然而無論如何,這樣的事情發生已經讓人沮喪和痛苦了,我們為什麼不禁止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呢?反正我現在是盡全力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永遠不再。我一直鼓勵自己這麼做。

所以,風險管理和控制在交易系統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期貨交易賺錢的奧秘就在於抓住大機會,截斷小虧損。但是抓大機會並不是一把就可以抓住的,有的時候一般要抓5次以上才能抓到一把大的機會,當然沒有抓住大機會未必都是虧損的。如果你在其中一次錯誤的行動中虧掉了你大部分的本金,那麼即便後來一次抓住了大的機會,那麼也未必能夠賺錢,甚至還不能彌補當初錯誤的行動而導致的巨大虧損。

寫到這裡,我想對於一些已經具有一定交易經驗的交易者來說,已經很明白了。風險控制和管理及其重要,因為這將是獲取利潤的保證。如果沒有風險管理,也就沒有將來的收穫。這應該成一個明顯的正比。

而且,我要大大強調的就是,風險控制和管理必須在每一筆交易中,這個警告一定要深深的記在你的心裡。因為我吃到苦口,一段時間好好的,可能接下來就是因為一筆交易沒有處理好而弄得焦頭爛額。

沒有本錢你就無法繼續交易,以後再多的機會也只是沒有意義的機會。再者,要抓住一次大的機會,往往要抓上個好幾次才行,而萬一沒有抓到,可以用止損保護自己,從而為下次繼續抓提供寶貴的資金資源。而一旦你陷入麻煩,那麼你前面幾次就白抓了,說不定等你放棄不想抓的時候,下次就是真正機會出現的時候。

你不可能去管理市場,市場自然也不會聽你的,所以你只能管理好自己的資金。

倉位控制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比如說我現在開始買入一個商品和約,那麼可以買多少比較合適呢?這裡就涉及到了倉位控制的問題了。

每筆交易的最大虧損額是倉位控制的依據之一。一般來說,每個交易者都不希望自己一筆交易虧損很大的錢,所以他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最大限度。根據多數人的交易經驗,這個限度往往是總資金的4%--1%之間。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用的是3%左右。

如果你的交易周期比較長,而且比較老道的話,那麼你的總資金虧損限度可以大一些,而如果你的操作周期短,交易不老道,而且害怕資金損失的話,那麼你也可以將資金限度放小一些,但是過大和過小都會過猶不及。同樣,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相對棒的機會,那麼你也可以把這個幅度放一些。這個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靈活運用,但是這個幅度不能變動太大。

總資金虧損的最大限度指定好之後,並不是說你就可以隨便買入了,目前仍然不可以,因為我前面說的很清楚了,這只是艙位控制操作的第一步。其次,也就是第二步那就是看你對於價格波動的最大限度了。也就是說你買入一個商品和約之後,價格跌到成本以下多少的時候,你就賣出平倉的問題。即你所能忍受的在成本下麵價格的最大波動幅度。

一般這個幅度就是你最大波動止損幅度(下面將介紹)或可以適當小一些。

此時,我們就可以計算最多可以買入的數量了。

可以買入的手數=(本金*最大每筆虧損總資金比率)/(每手商品價值*最大止損幅度)

持倉幅度=(手數*每手保證金)/本金

如果你變化其中的最大價格波動止損幅度和最大總資金虧損幅度的話,也可以得出答案。大家是不是想自己算算呢?

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最大價格止損是怎麼來得。也就是說,開倉後如何止損。

如何止損?這並不是開倉之後才要面對的問題,而是在開倉之前。開倉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止損往價格更高的方向移動。記住,千萬不要往價格低的方向移動,除非你是做空的。其次就是到了止損價格,果斷乾脆的賣出。賣出就是勝利,別得什麼也不要多想,多想了你就下不了手了。

我們先來討論初始止損吧。止損就是保護你的資本。當價格波動超出你想像中的正常回調時,你就應該賣出手上的不利頭寸,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美國電影《百萬美圓寶貝》中教練對拳擊手最經常說的就是保護你自己。無論如何,只有你不受到傷害你才有機會,但是電影的結局是可怕的。我不願意重新回憶最後那段電影鏡頭。

我希望大家能夠把資金管理做好,這是我在本書中反覆提醒的。

商品和約價格的日常波動性還是很大的,即便某天價格是上漲的,那麼盤中也有可能是下跌的,如果止損幅度太小,那麼你就可能面臨經常止損的問題,這樣不但會給你的心理帶來傷害,而且確實也會造成累積的重大虧損。所以,止損的幅度應該是在一個比較適當的位置。當然,如果你能確定現在價格走勢已經對你不利的話,那麼你完全可以提前止損出局,你也應該是這樣做的。

我們一般用10日平均波動來衡量價格的日常合理波動性,那麼一旦超過這個數值的一定倍數時,說明價格不在是某種合理的波動,而是可能出現某種方向上的突變,此時就是我們最後的價格止損位置。

這個倍數我們規定為2倍,也就是超出10日平均波動的2倍時,應該是我們最後撤離的機會了。如果還不撤離的話,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當然這個倍數你可以資金定,如果你能夠接受多次小幅虧損來抓一把大機會的話,那麼你完全可以這麼做。如果你把這個數字變大,因為你不想去嘗試多次才抓住一個機會的話,那麼你這麼做確實是明智的。這個就按照自我的方法了,但是無論如何,你不可能承受巨大虧損來捕捉一次機會;也不可能一遇到風吹草動,就立馬止損。這就是兩個極端。這個2倍的數字,還是比較適中的大小。當然,這個你自己決定。

這種止損方法也叫波動性止損方法,是比較常用的止損方法之一,而且也特別好用,我建議一般交易者都應該學會這種止損方法。

還有兩種止損方法將配合著波動性止損來使用,他們分別是趨勢性止損和時間止損。

趨勢止損一般是按照當初你當初買入時依據的趨勢進行的。當趨勢不再是你理想中的那麼發展時,你應該考慮進行止損了。不過我還是覺得,如果沒有什麼異常情況,還是使用波動止損為好,畢竟少操作比多操作來得好。

時間止損。當商品價格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差勁的時候,可以採用此方法進行止損操作。當一個頭寸不能很快的朝著你預定方向走的時候,以後往往也不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走了,這就是時間止損的依據之一。還有一個就是持倉成本的問題,你不可能老是持有一個不賺錢的頭寸吧?如果你的操作對頭,那麼你將很快脫離成本的控制。

一般我們所採用的時間段是一到兩周,也就是說價格在兩周內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表現不令人滿意的時候,就應該進行止損了。那麼多少才叫滿意呢?這個按照個人的習慣和買入當初的預期來定義的。當然,這個定義應該符合客觀實際。你不能說你因為在一個星期內資金沒有增加一倍而大為惱火吧?

止損中有一個問題很麻煩,就是盤中或者開盤的時候價格突然跳過原先計劃好的止損點,那麼此時該怎麼辦?這確實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對於此我之前也是費勁腦子,到底該找出什麼辦法對付呢?答案找來找去,發現還是這個好用,就是無論什麼價格,只要達到你的止損價格就要止損,就是跌破也要及時止損。除非價格在快速上漲並且突破你的計劃止損價格,否則一旦停止上漲就應該止損(這裡以做多為利)。

止損完了之後,並不是什麼事都沒了,一個相當關鍵的事情就擺在你的眼前,那就是再次入場。因為有太多的交易者就是因為剛止損不想馬上再操作而錯過不少的行情。這,太可惜了。我前面已經多次提醒到了,一個大行情並不是一兩次可以抓到的,有的時候要抓好幾次,所以不要因為幾次失手而感到沮喪和失落,除非你犯錯誤了,否則就不應該這樣。只有在正確的時機重反市場,我們之前的止損才沒有白止。否則止損的意義就要打則扣了。

在再次入場之前,我們首先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畢竟止損後帶來的是資金的損失,這一般很難讓人高興起來,所以調整心態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先回顧一下這次操作止損的原因到底是主觀還是客觀,如果是主觀原因造成的,那麼應該讓自己反省了,希望在以後的操作中不要出現類似的錯誤。如果是客觀上的原因,那麼問題不大,畢竟一次抓住大機會是不太可能的,幾次小幅的止損無礙大局。

心態調整之後,就是要考慮何時再次入場的事情了。這是交易中的相當難的點,因為這難在心理,很多交易者都害怕在一個地方多次受到傷害。重新入場也是一件極為關鍵的操作。因為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前面幾次的虧損操作就是為了抓住後面一次巨大的波動。當然,你能一次性抓住大機會就更好了。但是有的時候難免要抓上個幾次,所以再次入場才能讓我們以前的辛苦沒有白費。

說到底,再次入場就是不要讓前面的虧損交易影響了你下面的工作,該如何做還是要如何做的問題。

重新入場的時機一般還是之前所介紹的那些進場時機,這個沒有特別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zix8mwBJleJMoPMZ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