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 第【544】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繫(ID:BG9FBG)
遲早要給,試試早給
--張大寬
員工對菜品提成沒感覺
前幾天和一位老闆溝通,他提了個問題,說現在員工對獎勵都沒什麼感覺,調動不了積極性。
比如說,店裡最近上的48元的酸菜魚,推薦一份出去,能拿到3元的提成,按說也不少了,可大家都不重視,推薦效果也不好。
我說,產品咋樣,會不會是東西不成,大家沒自信去推?
他說菜品沒毛病,請了幾位師傅來調整的,肯定不差,而且價位也比較合理。
我說,你現在的獎勵機制是怎樣的?
他說,現在是每天統計份數,一周一總結,錢到月底再發。
我說,以前其他的也都是這麼做的?
他說是的,而且效果一直都很一般,大家對這個獎勵的積極性都不高。
不知道你是怎麼做的,至少在我看來,這個流程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 反饋嚴重滯後。
反饋越及時,效果越好
我下面說三種獎勵機制,請你感覺一下
1、每天統計一次(不公布),每周總結一次(公開),獎勵月末隨工資一起結算,次月15日發放。
2、每天統計一次(公布),每周總結一次並發放當周獎勵。不跟隨工資。
3、每餐統計一次(公布),當日總結一次,晚間下班時兌現獎勵。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這三種就是反饋時效的不斷增強。從每月,到每周,再到當天。
效果誰更好,相信你也能想到吧。
人是感性動物,眼前能拿到的錢,大家都喜歡,就好比搬磚,搬一塊就能得一塊現錢,只要努力不停的搬,錢就源源不斷的來。反饋是即時的,自然越搬越有勁。
玩遊戲也是同理,按一下按鍵,就能砍對方一刀,按得越快,砍的越爽。如果按一下沒動靜,等半個小時再動一下呢?這遊戲還有人玩嗎?
這也是為什麼酒瓶蓋子的獎勵,服務員們都很積極,甚至會為搶瓶蓋子大打出手,就是因為每一個蓋子都是錢,是眼見為實的錢,是抓在手裡的錢。
如果去掉蓋子呢,積極性就差一點了。還記得牌場上的籌碼嗎?和酒瓶子一樣,那是等價貨幣。
相信你一定見過,某些品牌的服裝店裡,每賣出一件衣服,收銀員都會喊「XXX加油!」,隨後,全店的員工都會跟著喊「XXX加油!」。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要給大家一個即時反饋,每賣掉一件衣服,都在告訴大家,XXX出單了,大家加油,你也行,你也能出單,你也能多賺錢。
看上面說的三個反饋機制,第一個獲得獎金的反饋是按月為周期的,是這個月激勵下個月。第二個是按周圍周期的,這周激勵下周。而第三個,直接當餐統計,晚間發錢,就成了中午激勵下午,晚上激勵明天。
所以說,只要能夠將反饋的時效縮短,甚至做到「即時反饋」,員工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很多。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上面說的這幾個例子,都屬於 「先幹活,後給錢」。先做出行動,隨後給出反饋,先推薦出去菜品,隨後就給提成。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在行動前就激勵當天,讓反饋更快呢?
那就把流程變成 「先給錢,後幹活,先反饋,後動作。」
遲早要給,不如早給
我舉個例子,你可以在腦海中推演一下。
比如說,還推那個48元的酸菜魚,每份獎勵為3元。
通過一周的推薦測試,平均每天都能賣出30份。
那麼,從第二周開始,把前廳服務員分為兩組,每組每天的任務是不低於15份。在第二天上午開餐前,先給每一組發放45元的獎勵。
到晚上進行統計,如果當天沒有完成基礎目標,就從已發放的45元里,扣除未完成的金額。
如果超過了當天的目標,現場補足獎勵金額。
如果達到了更高的整數目標,例如20/30/40份的時候,每一個整數再額外獎勵5元。
如果你推出這樣的獎勵機制,你的員工會是什麼樣的狀態?
還沒幹活,錢就先到手了,能不開心嗎。
那麼,要保住已經到手的錢,就一定要完成任務。否則到手的鴨子就要飛啦。試想他們能不主動幹嗎?
實際上,你只是把本該發的錢,提前發給了他們而已。
對於員工來說,失去獎金的痛苦,要遠大於獲得獎金的快樂。這就是利用了人的「損失厭惡」心裡。
同樣,後給錢和先給錢,也是要老闆能夠克服「損失厭惡」心裡。從「先幹活,後給錢,到先給錢,再幹活」,這一關別看簡單,同樣也不是所有老闆都能做到的。
你相信他們,同時讓他們也相信自己
對於一線員工來說,他們的工作不輕鬆。所以作為老闆,更多的是要給他們及時且正向的反饋,要讓他們知道,你相信他們的潛力,信任他們的能力。
而「先給錢再幹活」,就是作為老闆信任他們最直接的表達。這樣,也是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更好,能夠賺到更多錢。員工的潛力,自然就激發出來了。
試試相信員工,你會發現有令你驚喜的結果出現。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希望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微 信 個人 ID:BG9FBG,頭條號:張大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