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間真實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2020-07-19     芭莎星時尚

原標題:這些人間真實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30+的姐姐們忙著乘風破浪、C位出道,強勢霸占了一波又一波熱搜頭條,而20歲的妹妹們也沒閒著:靠臉吃飯做網紅、升職加薪節節高升、躺沙發里打遊戲賺錢、把追星做成了事業。

她們忙著步入社會、忙著踏入職場、忙著學會療傷、忙著練習失望,忙著釋放熱情、忙著拼盡全力……如果說姐姐們的魅力來自歲月的積澱,那妹妹們的活力就是對青春最好的注釋。

最近上線的《二十不惑》就把鏡頭聚焦在95後群體,解讀了最當下的年輕人青春最好的模樣。

劇中,同宿舍即將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四個女生儘管外形條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迥異,但同樣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追求,用力書寫著專屬自己的青春成長。

看完前幾集,芭姐發現這四位女生的故事並不狗血,生活也並不極端,她們有女孩之間的小摩擦,有從校園走向職場的小困惑,也有與現實生活別無兩樣的各種瑣事:那些年熄過的燈,帶過的飯,換穿過的衣服,吐槽過的實習......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當初的模樣,讓不少小夥伴們大呼簡直人間真實!

比如,劇裡面的大學女生寢室,宿舍不再是豪華公寓,變回正常的上床下桌四人間,跟芭姐當時的宿舍真是太太太太太像了:上下鋪、床簾,桌燈,這簡直就是宿舍生活的標配啊!

再比如女生宿舍的四個小夥伴,每一個都很具有代表性,像極了上學時我們的室友。

室友一號:一個宿舍總有一個無論是做事還是學習特別認真的,每天給大家帶早飯抄作業,認認真真學習拿獎學金的學霸室友。

劇中,新晉社畜姜小果(卜冠今飾)是個很自立也很努力的女孩。在寢室內,她貼了自己想要實現的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很有規劃,同時也是努力按照計劃去實行;

但她的家境一般,為了攢錢換手機,就算是買一管牙膏都得好好算計算計;

即使在高大上的金融公司已經實習了六個月,依然拿著日薪一百、入不敷出的實習工資,熬夜加班,默默耕耘。

想起同學王薇在上學期借了自己300元且沒有歸還後,姜小果沒有多想,直接去找同學要,但沒想到的是對方明明拿到了獎學金,依然仗著家庭狀況對姜小果振振有詞:「對於你來說,這筆錢就是一個買手機的娛樂支出,可對於我來說,是能改變我命運的敲門磚」。

面對王薇的說辭,小果霸氣地回懟:「這三百塊錢也是我的錢啊。你要真想公平,你就用自己的錢買鞋買衣服,與其天天讓別人催你還錢,你還不如自己把金融分析師證考下來」。

對待「我窮我有理」的道德綁架行為,姜小果無視惡評強勢出擊,通過「正面剛」的方式把95後的處世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這讓不少小夥伴們直呼「真的太解氣了」!

她不信貧困即正義,就算被網絡暴力也要堅持自己的權利;她雖然是個社會遭遇戰中的「小迷糊」,但面對社會上的灰色模糊地帶,她也敢於說不;她跟母親關係親近,但在虛榮和挫敗情緒下也曾埋怨無爹可拼。

一種矛盾體,一路歷練前行,這才是一個真實的95後,一個自己摸索著敲開社會大門的普通姑娘,不得不說,她真實的樣子引得我們感嘆「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

室友二號:一個追星姑娘,對自己的愛豆如數家珍。p圖,應援,參加演唱會那是樣樣不落。

出生在商人家庭的段家寶(董思怡飾)富裕且單純,日常是追星和美食,應援投票打榜樣樣不落下。

在室友的建議下,準備去一家影視公司實習,化追星為工作的動力。

室友三號:一個電競少女,從魔獸到DOTA,從LOL到王者榮耀,從cf到吃雞,就沒有姑娘不精通的。

佛系室友羅艷(李庚希 飾)是深居簡出的遊戲宅、性格爽朗的假小子,留著一頭短髮,穿著休閒服的她整日手機不離手,宿舍內有著標配遊戲的專用大屏電腦,跟姜小果相比,生活無憂的她顯然晚熟了一些,對未來少有規劃。

這三位雖然性格特點不同,但平日關係十分要好,並且都看不慣另一位室友梁爽(關曉彤飾)。

室友四號:漂亮又高冷霸道,在對待愛情上常常被人誤會是持靚行兇,專挑富二代,買名牌包包衣服口紅化妝品,說白了,就是被人誤以為是「拜金女」。

梁爽是一名美妝博主,靠著自己的努力已在社會上小有成就,在學校邊上租了一間豪宅,外表高冷、說話毒舌的她與室友們關係並不好。

面對室友們小聲的議論「都搬出去了為什麼還要回宿舍住」,梁爽直接回懟「要你管」;

為了睡美容覺勒令宿舍10點半熄燈,引得其他三個人「敢怒不敢言」;

看到男朋友送的衣服和室友撞衫,她毒舌地說到「撞衫這種事,誰丑誰尷尬」。

儘管梁爽嘴上不饒人、性格表面看著高冷不好相處,但實際上是妥妥的刀子嘴豆腐心。

公交車上樑爽幫羅艷斗咸豬手,看到羅艷被推搡,梁爽立刻挺身而出,用證據說話,咔咔一頓剛,霸氣罵退豬手男,隨後面對舍友的感謝還要嘴硬說一句「我就這個脾氣」,是傲嬌爽沒錯了。

不得不說,她們之間真實的吵吵鬧鬧、彼此之間的吐槽拌嘴都反映出大學集體生活中「不和諧」的一面,讓我們不禁感嘆「四個女生鬥嘴太real了」!

此外,劇中四位女生的花式相處日常也吸睛十足。

無論是苦口婆心地勸室友用五元優惠券,還是女生宿舍里的小心思:三個女生為機智回懟梁爽用「以後我們都沒好日子過」的首字母設置WIFi密碼以及三缺一的私聊群組......總有一個細節會讓你噗嗤一下笑出聲:哦,這不就是我們宿舍秘而不宣的日常嗎?

不僅如此,劇中的劇情更是十分寫實。

姜小果在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教媽媽怎麼提現,但是無奈和媽媽不在同一個頻道,解釋不通最後惱羞成怒,我們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媽媽的溝通日常。

父母不會用微信錢包電話問孩子但是總是說不清楚的,孩子急得抓狂但是還不能對父母說什麼,這不是每一個年輕人都遇到過的事情嗎?

都說「誰的青春還沒遇到過幾個渣男呢」,這不,有大姐大、冷美人之稱的梁爽也慘遭情感暴擊。

從知道自己「被小三」傷心買醉也難受,但還是毫不猶豫當斷則斷,一個耳光,分手下車。

面對渣男的吼叫,我爽姐一句「就這麼走了,還真是會後悔」,立馬折回用你送的鑽戒劃你的車,然後離開,一氣呵成,看得太過癮了!(此行為並不提倡哦

梁爽的遭遇給那些被騙的女孩上了一課:或許因為年輕不夠成熟被男人欺騙,但知道真相後一定不要拖泥帶水。失戀而已,才20歲怕什麼,餘生還有那麼長,千萬別給自己定義的太早,那個對的人可能正在翻山越嶺的趕來呢。

細想來,似乎在曾經的大學生活里,每個宿舍都會出現那麼一個經歷過失戀的女孩,在這種時候,不管平時關係怎麼樣的室友,大部分都還是會手忙腳亂的使勁安慰,大家會在一起分析原因,罵渣男,聽你一次又一次的傾訴著。

儘管好像每個女孩一旦失戀都會開始自我否定,「你是不是愛過我?」「我比她差在哪裡?」「我是不是不漂亮,我是不是不優秀?」「我是不是不討人喜歡?」,但劇中涉世未深的姜小果卻一語擊中,「哪有什麼不夠好的人,只是足夠好的人太多了,但是不能從一而終的人,終會在下個路口離開的」。

像這種心靈雞湯,我們在大學宿舍裡面也真的是沒少聽過、說過,大學裡的每一段戀情,舍友們好像都是最好的見證。

劇里的四個女生正處在「二十不惑」的年紀,帶著對親情、愛情和友情的理解,面臨著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階段,她們都有著各自的煩惱和挫折,但每個人都迎難而上,在拼搏闖蕩中收穫成長,找到屬於自己的閃光點。

梁爽在不斷的摔跤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姜小果以小白的視角參透職場的端倪,卻沒有失去純真;遁世的二次元少女羅艷一步步找到棲息之所;段家寶作為追星少女,將迷妹技能正向發展。四個擁有不同標籤的女孩,在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勇敢尋找未來的更多可能,也守護著不變的初心。

其實,「二十歲」不需要你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而是需要你即使一無所知、一無所有也要努力橫衝直撞,這才是勇敢的「後浪」,就像劇里講的,「二十歲什麼都好,怎麼都對」,二十歲不需要被定義,而需要努力成長。

人生這段長跑路途遙遠,但20歲這一段一定伴隨著五彩斑斕,迷失,相逢,花開花落,緣起緣滅,人人都有一段關於20歲的故事。

關於20歲,這些小夥伴們有話要說,快跟著芭姐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魚喵喵:

在剛剛步入大學之際,我嘗試了很多高中沒有的新鮮事物:辯論賽、各種競賽、學生組織、社團等等,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與熱情。那個時候的我奔走在自己的熱愛里,認為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一個即將到來的明天都值得懷揣憧憬與期待。在一次次探索中,我也慢慢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什麼能給我帶來開心和滿足。20歲的憧憬,是對於自己明天無數可能的期待。

@三歲就很酷

20歲的我們,對新事物總是保持新鮮感,卻又殘存著畏懼心。期待買一雙很貴的鞋子,於是自己兼職賺錢好久;期待去得到很重要的工作機會,就努力提升自己變得發光;物質都是直觀感受,精神的豐盈飽滿才意味是期待。我們逐漸從得到一件東西想讓爸媽提供轉變為了自己伸手去拿到。20歲,每天就像過山車,再害怕也要試試啊,我無法不去懼怕第一次的嘗試,但至少我很享受它給我帶來的結果。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墨妖七:

20歲,我著白裙,他踩球鞋,電動車載著回家的路,即使是街邊的一朵鮮花、互相爭搶的一口西瓜、相攜回家的蛙叫,落日的晚霞,彼時滿眼滿心都是甜蜜。如今,雖已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耀眼如花,「我們二字」卻再也不適用於我和他。

@D:

20歲是我現在的樣子,學校日常上課,放假家裡窩著。日子就該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下去,可人的生命里卻總是充滿了意外。在學校的國旗護衛隊,很苦很累。想過放棄,最後還是留了下來。

20歲想做的事情很多,總覺得不做就會老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20歲我還差試著去愛一個人,差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QIN:

20歲的時候在上海,因為本科學播音主持,當時正是大三課基本都上完了,於是就去接一些商演主持。記得賺的最多的一次是車展的雙語解說,賺了一萬多塊。當時加上獎學金,給媽媽買了iPhone,給老爸買了iPad。可以說20歲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感覺自己有能力去照顧自己,關懷家人了。後來我再沒有這樣賺過錢,加上出國,又開始花父母的錢,心裡也很內疚。20歲是我真正感受到責任感的一年,現在回想起來,正是當時的那顆想要獨立的心,不斷的延續到現在,催促我不停下腳步,也不放棄。體驗過獨立,就不想再做鹹魚了。

@GEMoving:

今年就要二十歲的我在離家遙遠的城市上大學,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時而受點小挫折,時而遇到小幸運,時而懷念過去,時而憧憬二字開頭的風景,時而想家,時而想去更遠的地方。

20歲的我,每天還會從喜歡了多年的偶像身上獲取能量,還會想要更努力地讓自己變好,還會喜歡文字,還會喜歡運動。更重要的是,不想要辜負自己。

@Phenix Chen:

現在,距離20歲的我已經過去了三年。20歲的我,正努力準備著籃球比賽,每天會和隊友探討到深夜,怎麼訓練體能,哪個戰術更適合我們。三年過去,籃球隊友奔向五湖四海,各有各的發展,我進了銀行,一年之後,突然有了目標似的,在這個月辭職,準備好好寫小說。

我的20歲,很普通,一個男朋友,兩三個知心好友,十個隊友,於我來說,足夠美好了。

@阿傘:

再過兩個多月我就20歲啦,從19邁向20的這一年裡,我真的做了太多太多讓自己感覺開心的事。去南京看了喜歡了很久的偶像,去深圳看了桌球公開賽,在自己喜歡的公眾號里做了後台小編,寫了幾篇稿子,也在別的平台發布了幾萬字的小說。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發展,甚至經常突生驚喜。我終於與18歲的自己握手言和,小心翼翼卻不失自信地迎向未來。我在20歲的當口仿佛看到未來的自己,平凡快樂,欣欣向榮。你好啊,20歲的我,謝謝你啊。

20歲是一個無限可能的年紀,也是不被定義的多姿多彩,你可以真正意義上為自己做一次選擇,在這個年紀里也許你正在為了你的夢想義無反顧,也許你在努力變得優秀去見你想見的人......

你看,每個人的二十歲都無法被複製,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人生,有的初露鋒芒,有的大器晚成,好好培養、挖掘自己,遠比羨慕、模仿他人更有意義。

所以勇敢去嘗試任何你喜歡的東西,擺脫焦慮,照顧好自己,多增長見識,不要怕留有遺憾,無論如意還是不如意,生活都會一如既往地向前,不會多一秒也不會少一秒,我們所能做的便是不要停下腳步,即使人生總是慢半拍,也要步履不停。

反正山高路還長,天會亮,你也別慌張,年輕的眼眸里要裝著夢,也要裝著思想。我們不停地走著,不停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把它說給海,說給天空,關於理想的生活,我們願意邊走邊尋找目的地。

畢竟二十幾歲的人應該擁有著無限可能,應該像雲彩那般,成為任何自己可能的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hv0Z3MBnkjnB-0zhw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