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接連爆出兩則幼兒園裡的不好新聞,讓做家長的看了心裡又一陣擔憂。
一則發生在,視頻里幾個小孩排隊到一名老師前,依次對自己扇耳光,疑似原因是這些小朋友當天沒有午休。看到孩子們如此"乖巧"地排隊扇自己耳光,不知道平常在幼兒園裡,已經經受了多少次這樣的"處罰"了。
看到視頻的家長心情猶如晴空霹靂: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為受到這樣的待遇嗎?
無論是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看到這樣的場景都定然接受不了,何況是親眼目睹自家孩子被打呢?另一則視頻里,就有一位爸爸看到老師打孩子,立刻上前還擊報復。
李先生送5歲女兒上幼兒園,因為擔心女兒哭鬧,所以沒有立即離開。沒想到卻目睹了老師一巴掌打女兒的場景。視頻里可以看到,老師出手快而狠,一副熟練的樣子。李先生當即衝進教室,用同樣的老師還擊了老師。
這一幕老師打孩子、家長還擊老師被清晰的拍了下來,網友看了一邊倒地為爸爸的反擊叫好。
出現這樣的輿論風向,也確實是事出有因,多次爆出幼兒園老師"整"孩子的事件,讓家長產生了信任危機,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還好嗎?
家長需要理智看待
我家小寶是去年上幼兒園的。上幼兒園之前也是看到了爆出的許多不好新聞,一度對幼兒園都產生了警惕之心。甚至還和閨蜜開玩笑:你們誰自己開個班,我們把孩子都送過去,咱自己帶孩子。
孩子到了正常入園的年齡,把他們"關"在家裡養,顯然是不現實的。
一方面,家長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獨立能力等社會屬性的發展。
所以儘管抱有擔憂之情,但還是需要理智看待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
首先,我們應該相信,大部分幼兒園和老師,都不會做出過分的行為。
全國範圍特別大,出現的極端情況,必定是小機率事件。發達的網絡時代,又將這個小機率事件和家長的擔憂無限放大了而已。
我也曾經諮詢過身邊有幾個當幼師的朋友,都表示網上說的那些不是普遍現象,大家反而對現在家長要求過高,而頭疼不已。
通過自己家小寶一年半的幼兒園經歷,也能感受到基本屬於"正常"狀態。雖然不能保證每個老師都是特別喜歡小朋友的那種,但至少都保持了基本的職業道德水準。
其次,不要過於敏感,背負"受害人"的心理負擔
有的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特別敏感,孩子一說什麼,就會點燃"火藥桶",要麼怒氣沖沖質問老師,要麼憋在心裡成了一塊陰影。
背負這樣的"受害人心理",對孩子對自己而言,都是一種負擔。自己對幼兒園老師的不信任感,還會傳染給孩子,讓孩子誤以為上幼兒園是一件難受、不開心的事。
如果真遇到"異常"和"極端"的情況,我們也應該保護自己孩子,不讓他們再受到傷害,利用法律的武器,對那些已經不能稱之為"老師"的涉事人員予以應得的懲罰。
有什麼方法,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雖說網上的新聞是少數,但也不排除的確有沒有師德、道德敗壞的老師存在。我們應該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保持細心而理智的關注。
有個閨蜜跟孩子聊天得知,生活老師曾威脅不聽話就"用剪刀剪手",但畢竟孩子沒有大礙,這種孩子口中說出來的話,也不能斷定真假,無法找老師對峙。
3-6歲孩子說的話常常會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也容易將腦海中的場景和現實狀況搞混淆,不可盡信。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呢?
觀察孩子情緒狀態
如果孩子每天上幼兒園都開開心心,沒有排斥情緒,說明在幼兒園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當然孩子很可能一會情緒好,一會情緒不好,這些都是常態。值得家長引起注意的是非常明顯的"異常"狀態。
假如持續一段時間,孩子對上幼兒園都很排斥,一提到要上幼兒園就大哭,或者每天回來就悶悶不樂,也不願意交流,就要引起注意了。
檢查孩子身體情況
每天幫孩子整理洗漱的時候,順便查看一下身體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有的家長心很大,孩子身上撞了一塊清淤,好幾天才發現。有的事情過了太久,孩子也說不清是怎麼造成的了。
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這樣做不僅可以排除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受傷的情況,還能提醒自己觀察到孩子有沒有生病。
從正面入手,和孩子聊幼兒園發生的事
詢問孩子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最忌諱"釣魚提問"。
類似"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是不是老師打你了?""老師罵你什麼?"這樣的提問,孩子往往都是給的肯定答覆。那麼即使是沒有發生以上那些事,也在孩子和家長的想像中發生了。
家長千萬不要和孩子這樣不理智的交談,只能虛構出一個場景,徒增自己煩惱。
家長可以養成睡前和孩子"談心"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訴慾望。提問的內容可以參考這些:
- 今天在學校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了解孩子心情狀況
- 老師今天帶你們玩了哪些遊戲?老師教你學會了什麼?——了解孩子一天活動安排
- 你最喜歡張老師了對嗎?張老師比劉老師溫柔?劉老師說話是怎樣的?——不要給出負面暗示,讓孩子自己描述老師日常的狀態
家長若是對某些情況有些擔憂,也可以到幼兒園找老師了解情況。但態度不要過於強烈,而是以了解情況為目的,找到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根結所在。
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嗎?您還要什麼好的溝通辦法,讓孩子說出在幼兒園的"真相"?歡迎在評論里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WMq724BMH2_cNUgou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