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級、注會都考完了,很多會計的心又蠢蠢欲動,想換工作了。但怎麼換呢?換到什麼行業更好呢?繼續做財務還是做審計呢?相信很多財務人都會糾結,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以下財務人都在糾結的點,你看你有木有?
糾結一:
「現在在從事財務工作,
希望轉入審計,但又比較猶豫。」
財務和審計看似是很相近的兩項工作,實則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和工作強度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做出決定之前,大家有必要先知曉兩者的區別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首先,財務工作是一項事務性的工作,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是處理性質接近、數量多但難度並不大的事務,並且每個月的工作有一定的循環特徵。審計是一個項目性的工作,一整年的工作可以分為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有一個從計劃,到現場工作,到出具報告的過程。每個項目時間長短不一,短則幾天,長則兩三個月;
其次,從工作內容你就可以看出,財務工作要求細心和耐心,自己做好份內事;審計工作要求高效率的工作,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並且對與各方面人員的溝通能力有一定要求。
第三,財務工作大都朝九晚五,工作壓力並不大;但審計工作時常加班,而且經常出差,對家庭和個人生活有一定影響。
第四,財務工作對專業知識要求並不太高,只要熟悉自己一攤事就可以;審計工作對專業知識要求很高,而且要不斷更新知識,也要經常和團隊討論研究問題找出解決放案。
最後,財務工作比較穩定,但薪資處於中游;審計師達到一定的經驗後,薪資增長很快。
最終來看,這還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建議:如果性格內向或對職業生涯無太多要求,喜歡自己管自己做事情而不用跟人多溝通,不能時常出差,希望工作安穩的同學,財務工作比較適合;性格相對外向,對職業生涯有很高要求,喜歡鑽研事情跟人討論解決問題,不介意或者喜歡出差的同學,審計工作比較適合你。
糾結二:
「內審與事務所,以後如何選擇?」
當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喜好,因此也會有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建議:新畢業的學生比較適合先進事務所鍛鍊,因為事務所面對的客戶廣泛,能夠讓審計新人短時間內了解各行各業;同時,事務所里也會教授專業的審計方法,便於審計新人在剛開始的工作中建立起系統的專業的審計技巧;同時,事務所內的同事關係相對單純,可以避免在職業初期在人際事務上耗費過多精力。
有了一些年的經驗之後,可以有不同發展。比如有些外審開始從事內審工作,內審可以讓你對某個行業深入了解,成為行業內的專才;同時又能通過自己的工作表現在集團內轉崗進入財務和其他管理崗位,完成一個審計人向管理者的華麗轉身。
當然,並不是所有事務所出來的審計人都要從內審作起。這些年隨著審計師這個職業的興起,各行各業對審計師的需求急速擴大,事務所畢業的審計人面對的職業發展是非常廣闊的。
糾結三:
「如果客戶用的是財務軟體,怎麼審計呢?
是不是要由熟悉財務軟體的專門的審計師來審呢?」
現在大多數企業都適用財務軟體辦公,即使是小微企業其實也有對應的簡易版的財務軟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財務軟體是審計師的好幫手,可以幫助審計師方便的倒出數據。
在審計實務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審計師向被審計單位提出資料需求,由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人員從系統中倒出數據和報表提供給審計師。
所以無論是什麼財務軟體,都並不要求審計師對其精通。當然,在審計過程中增加對各種財務軟體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基本應用能力,可是會對以後的跳槽加分的!
糾結四:
「在審計中發現的稅務問題多嗎,
稅務局是不是也在查呢?」
在日常審計中遇到的稅務問題並不太多。但是對於一名資深審計師來說,審計工作中如果不能解決一些常見的稅務問題,也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這個能力可以通過考注會以及針對日常發現的稅務問題的探討和解決中慢慢培養。稅務局的專項稅審(有時外包給事務所進行)只看稅務相關問題。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