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魚坐過山車麼?穿山越嶺的那種:
在這條管子裡玩漂移,魚兒們可以不用系安全帶,看上去很刺激的樣子。
但其實,這條管子並不是用來娛樂的,而是為了協助魚生孩子的。
這條長長的管子是專門用來幫魚兒們跨越大壩、遷徙回魚兒繁殖地的工具,因為目前這條管子大多數的「乘客」都是三文魚,而魚最後彈出管子的形式又很像炮彈,所以也被戲稱為「三文魚大炮」。
要說人們最初搭建這個傳送管的初衷,就不得不提三文魚的生殖洄游了。
生殖洄游也就是產卵洄游,是魚類為了產卵繁衍,在魚的生殖器官發育成熟之後,它們腦垂體和性腺會分泌性激素促使魚類成群結伴地往產卵場所遷移。因魚的品種和生活習性不同,遷移的距離和地點也各不相同。
每次一到季節,成千上萬條魚都會一起遊動,場面異常壯觀。
然而在美國,有些地方因需要修建了大壩,這些大壩阻隔了當地三文魚的生殖洄游,三文魚們沒辦法自己游回產卵地,想像一下當魚兒們準備集體遷移時突然發現面前出現了一睹巨大的障礙物時內心會有多絕望。
而大壩修建之初甚至導致當地三文魚繁殖率急劇下降。
於是人們開始想辦法幫助當地的三文魚跨越大壩,這個工程可不小。
剛開始的時候,當地漁民會動用人力和交通工具幫助魚們進行遷移,比如用卡車運輸,或者是用直升機一趟趟打撈遷移。
圖片來源:YouTube@Science Channel
還有的地方會修建水台階,讓三文魚們通過這一層層階梯回到它們的產卵地安心繁殖,場面特別壯觀:
或者是動用升降機,打撈、搬運、跨越大壩:
但總的來說,上述這些方法都不是特別方便,於是人們研製出了現在這個「三文魚大炮」,讓本地的三文魚可以通過管子順利回到產卵地。這個水管在以前是果農用於運輸水果的工具,現在改良一下就能用來救魚了。
這個「三文魚大炮」相對省事,水管搭建好後,工作人員只需在一端把魚抱上水管,魚兒們進入管子裡就能快速滑翔了,很快就能讓魚兒們完成遷移。
這個水管並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管,它本身是經過科學家們設計的。管內的魚是被氣壓差推動著前進的,同時管內還裝有加速裝置,
魚兒們在裡面最快的滑翔速度能達到9.8米/秒,最多每分鐘能傳送40條魚
。
如果用魚兒們的視角來看,管子裡面就是下面這樣的景象,真的很像在坐加長版快速滑滑梯:
這條「三文魚大炮」高度可根據地勢進行調整,目前較高的搭建記錄是30米左右,這高度大概相當於10層樓高。而安全方面也並不需要擔心,這個水管彈性很大,工作人員在正式啟用前做過很多次試驗,確保魚兒在裡面能順利通行。
2015年科學家發表了一項G Force調查研究顯示,這個水管輸送方式在速度和氣壓方面對當地三文魚本身無害,也就是說這個方式可以讓魚兒們健康地回到繁殖地進行繁殖。相較於以前水階梯或直升機等耗時耗力的巨大工程,這個「三文魚大炮」水管著實非常便利。
而這一趟旅程簡直能用「穿山越嶺」來形容,每條水管搭建都需要根據各個地勢的差異來調整高度,魚兒們乘著這條水管不僅能「上山」:
到達頂點後接著向下滑行:
「上天」、「跨橋」,什麼操作都可以:
最後來個俯衝,成功從水管里出來到達另外一片水域:
一趟看下來真的相當刺激,堪稱一道奇景:
想必過程肯定很刺激,我猜魚在管子裡坐過山車的時候,表情應該是這樣的:
來源:狂丸科學
編輯:Ti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vYKoW8BUQOea5Owp4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