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去朝鮮前給妻子劉思齊深鞠一躬,擁她入懷,竟成永別

2021-03-21     枕貓

原標題:毛岸英去朝鮮前給妻子劉思齊深鞠一躬,擁她入懷,竟成永別

說到愛國教育,不得不提一下偉大的毛澤東主席和他的兒子毛岸英,國難當前,誰都知戰火無情,毛岸英卻主動請纓,毛主席也同意他上前線,當時誰都不知道這一去,毛岸英會在抗美援朝行動中慷慨就義了。

聽聞毛岸英死訊的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為毛主席悲痛,而毛澤東就好像沒事人一樣,反過來安慰大傢伙,「打仗總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

就是這種「沒什麼」的態度,表現出了一個偉大的領導人堅強和無私的一面,儘管他瞞著所有人偷偷難過,兒子的遺物一存就是20多年,毛岸英穿過的棉衣、襪子,戴過的軍帽,用過的毛巾,都一直留著……

不管搬到哪裡,都捨不得丟,這件事只有他身邊的警衛們知道。

在得知毛岸英死訊,難過不亞於毛澤東的還有一個人,就是毛岸英當時剛過門不到兩年的妻子劉思齊,毛岸英去朝鮮前交代了很多事,跟以往出遠門不同的是,他給劉思齊深鞠了一躬,這個動作讓劉思齊記了一輩子,就好像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他也還是要去,無私為國的精神和毛澤東主席如出一轍。

劉思齊與毛岸英的緣分

劉思齊與毛岸英是在新中國成立不久舉辦的婚禮,1949年10月15日,這是劉思齊一生難忘的日子。兩家父母年少便相識,還曾開玩笑要結親家,沒想到後來真成親家了。

劉思齊和毛岸英能走到一塊更因為有相似的遭遇,劉思齊在烽火中失去了父親,毛岸英失去了母親,兩人小時候過的是顛沛流離的生活。

當時毛岸英才8歲,和6歲的弟弟毛岸青兩人相依為命,最開始有外婆和舅舅照顧時還好,後來局勢動盪,他們被迫獨自上路,曾一度在上海流浪,毛岸英兄弟倆沒偷沒搶,沒給有錢人當乾兒子,全靠給人拖地板,從垃圾筒里找破爛,睡馬路睡天橋過日子。

一直到後來黨組織把他們兄弟找回,他們才結束了這種流浪漂泊的苦難日子。劉思齊是從出生就沒見過父親,母親張文秋則長期在敵後從事地下工作,劉思齊的童年,也是一直跟著母親四處漂泊,經歷苦難。直到1937年,7歲的她和母親一起來到延安,和毛澤東一家重逢了,毛澤東當時便把劉思齊認作乾女兒。

與別的孩子相比,劉思齊和毛岸英更加懂事、成熟。從延安第一次見面,劉思齊就很懂毛岸英,據劉思齊回憶,當時她才和母親死裡逃生,毛澤東一家就是照進她灰暗生命的一束光,而毛岸英剛從蘇聯漂泊回來祖國,他也變得更珍惜身邊人和事,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相許,都和他們的出身和遭遇脫不開干係。

毛岸英因為流浪過,有個「小叫花」外號,這讓劉思齊很心疼。劉思齊晚年有個採訪,主持人問她和毛岸英談戀愛浪不浪漫,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對她來說,毛岸英給她的愛,每一分都很溫暖,這大概就是吃過苦長大的孩子更懂珍惜感情的原因,更何況毛岸英對她的愛確實有那麼真摯。

毛澤東是打心眼裡同意這門親事的,只是他反對兩人過早結婚。畢竟他也拿劉思齊當親女兒看的,當時劉思齊還不到18歲,學業也未完成,儘管兒子26歲了,早就算晚婚了,但怎麼也不能耽誤了閨女的學習,還有最關鍵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兒女私情不著急,還是可以往後挪一挪的。

既然父親是同意的,晚一點就晚一點,所以他們的婚事便拖到了新中國成立。當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升起時,毛岸英再次提出了結婚的要求。毛澤東這次便爽快答應了。

電視劇版

劉思齊口中的毛岸英

看過一個劉思齊晚年的採訪,談起有關毛岸英的,她說毛岸英是個奔放、直爽,說話不拐彎抹角的人。只要他認為對的事情,他就一定會堅持到底,得理不讓人,這種性格有好,也有壞,壞就是容易樹敵,江青是一個,康生也是一個。

康生是毛岸英在山東工作時的領導,當時發生了一件敵人殺害我們兩個偵察兵的事,康生非常惱怒,當下就準備調部隊轟擊村子。岸英覺得康生的決定欠缺考慮,投了反對票,告訴他會傷及無辜百姓,康生這股氣堵得慌,無處發泄,就硬是給他記了個過,對領導不尊重。

生活方面,毛岸英很勤儉樸素,可能這些方面跟他小時候吃過不少苦有關,一個月就兩元的生活費他也過得去。從不問主席拿錢,儘管父親有稿費,他也是錢花得很謹慎,溫飽外的花銷最多就是買書。

1950年10月15日,是劉思齊和毛岸英的一周年紀念日,也是毛岸英動身赴朝的日子,劉思齊怎麼也想不到這一別便是天人永隔。

那年劉思齊還在上學,身體也不太好,扁桃體三天兩頭髮炎,結婚後毛岸英去長沙和蘇聯出了兩次長差,劉思齊都因為身體沒能與他同行,這也成了她一生的遺憾,他們真正朝夕相處的日子算起來只有1950年的寒假,短短的20多天。

毛岸英赴朝之前,劉思齊還進醫院做過一次扁桃體手術,本來只是個小手術,結果大出血、咳血痰,必須住院一段時間,當時毛岸英因事去蘇聯了,她也沒有過問太多,這也是他們夫妻結婚前的約定,畢竟毛岸英的工作關係國家,茲事體大,不該問不該說的,她半句都不會多說,照顧她的是毛遠新的姐姐毛遠志。

才熬過8月的扁桃體問題,又迎來了9月突如其來的急性闌尾炎,按迷信說法,這算是劉思齊1950的血光之災,當時送往醫院,一個親人都沒聯繫上,包括毛岸英,手術還是院長兼婦科主任做的,不內行但好在能搞定。

毛岸英是到10月1號才出現的,解釋了一堆然後坐不到一會又有事匆匆走了,一直到14號才回來,劉思齊非常不滿,他只能一個勁地道歉,還說了自己第二天要再出趟遠門,這時候他早忘了兩人結婚一周年紀念日也在第二天。

在劉思齊記憶里的他一直很忙,忙到在家的時候都會有人來找他談論公事。所以毛岸英再次跟她說要出遠門辦事的時候,她依舊沒有過多詢問,毛岸英也沒有說是要去朝鮮,只是說自己這次要去的地方很遠,不方便接收寄信件。

這一次走他交代劉思齊的事格外得多,要求劉思齊無論如何都不要荒廢學業,也不要著急出來工作賺錢,要求劉思齊每周六都要去看看父親毛澤東,不要他不在就不去,讓平時劉思齊多提醒母親在生活上多幫著些岸青,江青沒精力照顧他,同時又讓劉思齊多提防著江青,凡事留個心眼,因為他得罪過這個人,具體沒有往下說,感覺很多話沒說就結束了。

臨行前的多重交代,還有一個深深的鞠躬,讓劉思齊心裡隱隱不安,感覺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又說不上來,事後才懂那些交代是毛岸英給她的遺囑。

毛岸英說那麼多,想表達的就是萬一回不來了,我的妻子該如何呢。

毛岸英的媽媽去世後,黨就送毛岸英去蘇聯學習,在蘇聯他有幾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其中一個朋友蔡博就帶回了毛岸英臨走前的遺言,毛岸英赴朝前在瀋陽對他說,自己這次估計回不來了,之前還有人認為主席送毛岸英去朝鮮是為了培養「太子」,殊不知毛岸英已經做了犧牲的思想準備。

雖然毛岸英沒有挑明了說,但也做到有交代了,生在那個時代的無奈就是不能只顧兒女情長,他把大愛給了國家,小愛深埋心底,沒有公不公平,只有願不願意,這就是毛岸英值得我們學習的愛國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vJiVXgB9wjdwRpvO0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