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婺源,眼前滿是春日油菜花明黃一片的盛大璀璨。
只是,倘若你只知道春日的婺源,那就錯過了她的另一種風情。雲霧縹緲、紅葉曬秋的婺源,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紅鄉村。
婺源的四月油菜花黃、花香滿園、斜風細雨,勾勒出了靈動的春色,著實讓人心神嚮往。
但金秋時節,婺源被秋風惹得滿目醉紅與金黃,也別有一番風味值得賞玩,若曾見過婺源的春黃,那定不能錯過它的秋紅。
和春天的爛漫不同,婺源的秋是滿含深情的,總是讓人意猶未盡。
在晨曦間漸漸散開的迷霧、搖曳著襯托灰瓦白牆的紅楓、布滿歲月滄桑的石徑、在秋雨中飄搖的百年廊橋,處處美的讓人無法拒絕。
遠離城市的喧囂,卸下堅強的防備。
在似火的楓林中,在古樸美好的古村落里,從清晨走到日落,再走到夜幕布滿星辰,體味人間至味清歡,感受婺源十二時辰。
婺源十二時辰
卯時、辰時(5:00-9:00)
晨曦微露
藏著婺源最迷人的詩意
石城村
婺源迎著晨曦在美夢中醒來,天邊紅霞漸起,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賦予了白牆黛瓦迷幻的色彩。
被晨霧籠罩的石城村開始和光影做起了遊戲,古楓樹被晨光照射在白牆灰瓦之上,在光影中若隱若現,靜下心來,似乎還能聽到風聲,宛若人間聖境,只一眼便會淪陷。
村頭石壁岩如古城,城牆內外古木薈萃,奇樹成群。
晨霧還未散去,村民點燃的炊煙便向四周瀰漫開來。
當太陽從山頭露出俏顏的剎那,光芒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照在粉牆黛瓦間,村莊立即變得靈氣四溢、流光溢彩。
這裡有著南方最驚艷的秋,數百棵高齡楓樹一片火紅,秋風裡仿佛裝滿了顏料,在山丘上肆意奔跑,跑到哪便紅到哪,直至這一方天地里滿是它的足跡。
秋愈深,楓葉的顏色就愈紅,為這幅清雅秀麗的水墨畫,增添了色彩最濃烈的一筆。
巳時、午時(9:00-13:00)
閒適上午
體味人間清歡慢生活
李坑村
秋高氣爽,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漫步在群山懷抱、山清水秀的李坑村溪畔,淡墨的徽派建築,莫名的讓人內心平靜。
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參差錯落。
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式各樣的溪橋訴說著這個村莊的古老。涼爽的天氣,偶爾還能看見村民在溪流中浣洗衣物,這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畫卷,不禁讓人追憶起童年舊時光。
清朝咸豐年間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和清初儒商李瑞材的故居僅僅隔溪相立,雖不似想像中的奢華,但其中精緻的木雕,也無不體現出高清雅致。
沿著村後的小路登上茹山的最高點,可以俯瞰李坑村靜謐美好的全景,還能看到高架上高鐵橫穿李坑村村口。
月亮灣
狹長的袖珍小島被夾在兩岸之間,宛如一輪眉月,這便是月亮灣。
這是一個不需要門票的景點,婺源縣城通往李坑村的一段公路便就是最佳的觀景處。
放眼望去彎月依山伴水、靜臥水面,翠綠的湖水,靜謐的流淌著,一兩葉小舟將整個畫面點綴的更為生動。
籠罩在晨霧中的山巒跌宕起伏,山下遠遠近近高低錯落的徽派民居在裊裊炊煙中呈現,眼前詩情畫意的畫面,讓人甘願沉淪。
雖然無法踏上月亮灣的半島,但是可以在岸邊的金盤村逛一逛。
金盤村村口480年的朴樹和200年的桂花樹高聳的枝丫宛如共生,就像是勤懇守護村莊的兩個士兵,村內雖沒有其他景區古村的怡人景色,但好在格外的靜謐自由。
未時、申時(13:00-15:00)
明媚正午
色彩繽紛 燦爛農家情
篁嶺
如果說婺源是秋天的使者,那篁嶺就是婺源的濃縮。
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就像太師椅般穩坐山間,農家小屋鱗次櫛比,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錯落有致地排布著,不難想為什麼這裡會被稱為江南小布達拉宮。
這個季節里,整個篁嶺都成了竹曬匾的世界。
長長的木架托起圓圓的曬匾,晾曬著辣椒,篁菊,玉米等色彩艷麗的農作物,整個山間的土磚外牆上、飽經滄桑的屋頂上、曬匾里,儘是五彩繽紛收穫的喜悅,共同繪就了世界獨一無二曬秋的畫面。
篁嶺的烏桕樹、香楓在金風的吹拂下,葉子颯颯作響,陸續紅了枝頭。楓香紅葉映襯著山居古宅,千畝梯田簇擁村落,紅透的烏桕樹生長在田壟上,仿佛伸手就可以觸摸到秋天的脈博。
沿著古村內的天街漫步,雖是秋日,也不曾缺少繁花的影子,淳樸的鄉土味里夾雜著濃濃的鄉愁味,舊時光的詩意靜靜流淌著。
彩虹橋
彩虹橋名由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它就像是宋代時被遺忘在廊橋上的夢,到如今成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廊橋,並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最美廊橋。
站在彩虹橋上,太陽灑下的餘暉把河面照得波光粼粼,秋風迎面吹來,格外清新涼爽。
橋北面滾動的水車磨坊,木製的結構上鐫刻著時代的印記,蜿蜒伸展出一條長長的石蹬橋,錯落排列在潺潺河水之中,耳邊充斥著河水的叮咚聲,站在石蹬上看彩虹橋,也別有意趣。
彩虹橋的西岸是通往饒州府的古驛道,在橋十米遠處,四米寬的小河溝上有一座石拱橋,名為登雲橋,它和彩虹橋一樣,都承載著古人對好運、吉祥的期許。
在這裡走一走,或許有一天真的能登上雲彩,踏上彩虹。
酉時、戌時(17:00-21:00)
傍晚時分
看最美夕陽 品文化古韻
長溪
地處偏遠,被千山萬壑、巍巍高山環抱的長溪村就像一冊稀珍的獨本書,歲月的磨蝕讓書頁有點殘缺,但它原汁原味的山野異美,它釅得像濃茶般的歷史感,吸引著人們紛紛前來探尋。
長溪村的秋天和石城一樣,都是楓林的天下,從岩前通往長溪由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一路上風景如畫、充滿驚喜,仿佛走多久都不會疲憊。
未到村莊,在山頭上便能看見這藏於深山的小桃源掩映在山色之中,村莊前後的二百多株百年的楓樹一片火紅,每當盛大的日落來臨,紅楓在灰白色徽派建築的襯托下,紅的徹底、紅的嬌艷,不免讓人心醉。
在喧囂與嘈雜的塵世呆久了,也會渴望一處清新淡雅的靜諡之地,可以思索,可以感悟,長溪村便是這樣的存在。
在千年的風雨里,長溪村守望著亘古的憧憬,講述著千年古村的傳奇故事,當華夏大地上一個個古村湮滅於現代化的洪流中時,它似乎依然沉醉在千年的長夢中!
思溪延村
思溪和延村其實是兩個村子,但是兩個村子之間只有一水之隔,名為通濟橋的風雨廊橋橫跨小河之上,連接了思溪和延村。
思溪村被稱為徽州儒商第一村,村裡至今還存留著30多幢明清儒商建築,每一個都是庭院幽深,鎏金匾額,天井書齋,亦壯亦趣。
1987年的電視劇聊齋曾在思溪村裡的敬序堂拍攝,不僅如此,敬序堂的主人俞文傑還曾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撰寫了兩篇跋文,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就註定的。
經過幾百年風霜雨雪的浸蝕,敬序堂房舍頹敗,人氣暗淡。黃昏時,走在陰沉幽靜的長廊里巷,那經過綺麗神秘的窗欞過濾渲染,而變得昏黃的絲絲光線,直直地仿佛欲要刺入心房。
別的徽村都是新屋多、老宅少,黑白分明,富有生氣。思溪和延村則不同,老宅眾多,多建於明、清時期,歷史久遠。破損的馬頭牆、滿是苔蘚的牆皮,到處都是歲月的滄桑,在這裡,也許能找到最初的徽州遺夢。
亥時、子時(21:00-01:00)
華燈初上
許一片燦爛星河
菊徑村
菊徑村被稱為中國最圓的村落,小河成大半圓型,繞村莊將近一周,四周高山環繞,小溪與公路的連接是一座座板凳橋,趣味盎然,村莊整體看起來,仿佛是中國八卦後山前水的設計。
搖晃晃的走過板凳橋進村,村子裡清新幽靜,小巷如迷宮般七拐八拐,有時以為走進了死胡同,可又能在拐角處發現驚喜,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
站在村莊對面的山腰上,就能看到整個村落渾圓的模樣,越往上走,越感覺村莊渾然天成圓形外圍的神奇,如若不是公路的闖入,或許這真的能成為隱居山林的一片凈土。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臨河的人家點亮了門前的紅燈籠,璀璨的煙花不時升起,綻放在夜空里,點亮了半個村莊,燃盡還未掉落的點點星火映在河水中,似乎便真成了燦若星河。
如果說春天的婺源是天真爛漫的少女,那麼秋天的婺源便是看破紅塵、風韻猶存的女子,愛的熱烈,也生的淡然。
熱情的楓林、驚艷的秋曬、晨霧朦朧的徽州古村落,都有著無以言說的美好和讓人沉迷的魔力。
如果你在秋天遇見我,那麼,我一定會帶你去感受屬於婺源的十二時辰,把全部的身心都託付給這個秋色深濃的古村落。
秋天的婺源
就像一本書
品不完也看不透
【匯客廰旅行】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
點擊「了解更多」升級你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