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柯共修會:一場靈魂的叩問與人生的挑戰

2019-07-25     周忠應


「前不久公司出現一位員工不穿工衣,被提醒後還頂撞領導被辭退的事件,如果當初我做了什麼,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為什麼要穿工衣?為什麼不穿工衣?」……

7月24日下午1:30-4:00,康鈺公司3樓學習室的藍柯管理共修會如期進行,與往日不同的,此次共修會上,主講老師王亮拋出一個比一個尖銳又令人深省的問題讓大家討論然後進行分享。此次共修會的主題是「管理者的責任」,會上老師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發人深省,一個比一個直中要害。

此次共修會開始之後,進入常規分享環節,共有6位部門負責人針對自己部分召開的周例會進行總結,王老師當場進行了點評,然後給大家梳理了一下召開周例會的流程,讓大家能夠把會完美地開好,開出效果。同時,在會議的最後,張智森老師重新又對召開會議進行了補充,讓大家深曉會議的4個方面的好處,一是提升管理者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提升管理能力;三是提升職業素養;四是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

接著,會議進入主題「管理者的責任」,王亮老師啟動了「靈魂叩問模式」,第一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共修會要求大家按自己的組進行討論,然後派出代表上台總結,然後是老師進行點評,再進行總結與歸納。

王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要穿工衣?為什麼不穿工衣?」,這個問題各小組總結之後,老師在白板上寫了滿滿的一板理由,尤其是不穿工衣的理由更多。面對這些理由,王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要穿工衣理由的回答都體現在公司的層面,而不穿工衣的理由則全部體現在個人的層面,如果在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能站在「我們」的層面思考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就是注意力在哪結果就在哪的法則,只要我們時時刻刻想到的是「我們」的層面,公司的層面;那麼我們的管理者境界是不是就提高了?人站在山上便是仙;人站在山谷,便是俗;做仙還是成俗,就是一個境界的問題。

共修會上,王老師還給大家留下二道題求解,並且重複了三次提問,目的是讓大家重視,並在課後進行解答。一是如果離開藍柯企業,我們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二是將來藍柯上市,或者成為知名大企業後,想一想,我在公司起了什麼作用,我有什麼價值,做了什麼事讓我值得驕傲與自豪呢?

會議的最後,老師又甩出一個更大的包袱:管理共修委員會,即管委會,在公司組織架構里是排在總經辦下面的重要機構,管委會將進行重組,補充新的血液,人員是從共修會的人員中產生,希望共修會的成員勇敢報名,經過多輪考核後合格者成為管委員的成員,將參與公司重大問題的決策。機會就擺在眼前,到底有誰在管理的共修道路上實現突破,成為佼佼者呢?大家拭目以待。(周忠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f-lLGwBmyVoG_1ZDghC.html

















許家洞的故事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