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帶孩子看《銀河補習班》,看鄧超讓差生兒子逆襲成學霸

2019-07-22   木子默

這個周未帶兒子看了鄧超和俞白眉導演的《銀河補習班》,之前看了很多這部講述父子情的電影預告片,看到很多人在電影院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就想一定帶著兒子去看看這部電影。

《銀河補習班》,真的是一部良心之作,演員陣容強大,鄧超親自實力出演爸爸馬皓文,流量明星白宇出演馬飛,去年在《無名之輩》里扮演者任素汐出演馬皓文前妻,特別百億票房吳京全程客串,這部電影想不火都難。

《銀河補習班》反映內容深刻,具有現實主義,引起我們對教育制度的思考,被稱為又一部《我不是藥神》。

教導主任說馬飛是差生,怎麼洗也洗不成鑽石的煤球,要求開除學籍退學,馬飛媽媽說孩子是廢物長大了只能去樓下賣煎餅,馬飛繼父說:「沒事,你別的沒有就是爸爸多,這個學校不要你,我給你找更好的學校。」而馬皓文說「我相信你將來是這個學校最棒的!」

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馬皓文對來家訪的馬飛班主任小高老師說:「不斷地複習學過知識,你覺得反覆、反覆再反覆給饅頭加熱,會比新蒸出來的饅頭好吃嗎?」

原諒我,我也是第一次學習做爸爸: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以前也曾說過:「原諒我沒徵求你的同意,就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做我的孩子。」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自私的,我們有選擇孩子的權利,而孩子卻沒有選擇是否願意做我們的孩子的權利,他出生後,我們按照自己的喜歡給他我們認為最好的東西,我們覺得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但是孩子只能被迫地接受。

我們高興時,對孩子和顏悅色;我們遇到煩心事時,對孩子非打即罵;從小我們讓他讀書識字,報各種課外班。

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用來學習的,他應該有自己的童年和快樂。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言傳不如身教。

馬皓文帶馬飛感受大自然,讓他聞草香,讓他用眼睛感受「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告訴他,好的作文就是寫自己看到的東西,心裡想的東西,真實的感受最重要。

馬皓文帶馬飛去旅遊,他們跨越大半個中國,他帶他去看故宮,感受中國歷史建築的輝煌,趕上了中國航天展最後一天,找到山頂最好的位置看飛機起飛的氣勢磅礴。

馬皓文讓兒子親眼見證自己工作,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物理知識「連通器原理」。

夜深人靜時,馬皓文還在熬夜畫圖紙工作,身體力行影響孩子也拿起了課本學習。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於漁。

老師每天不厭其煩地講解習題,家長每天絮絮叨叨地叮囑孩子各種注意事項。

馬飛在旅途中,看到爸爸累得在車上睡著了,在給爸爸接熱水泡麵回來時上錯了車,和爸爸走散了,而趕上了最大的暴雨, 他被衝進了旋渦里。

爸爸醒來瘋狂地找馬飛,他對著有可能兒子的失事地點大喊馬飛的名字,他告訴他:看看周圍有什麼東西可以利用,你一定可以的!

在爸爸的鼓勵下,馬飛奮力游向一個被淹沒的人家 ,他利用床板和床單做了一個簡單木伐,利用手電照明,終於得救。

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要讓孩子有動手的能力。

給孩子多加鼓勵,告訴他「你可以的!」

尊重孩子,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教導主任說,中考是孩子人生重要時刻,而馬皓文卻說,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他人生重要時刻,都應該享受快樂!

我們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也不是為了讓他繼續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有的父母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咱家將來可都指望你了!」

有的父母說:「我當初就想當個公務員,但是沒考上。你看你大姨家的表哥現在工作都好,又輕鬆又不累。你也考個公務員吧,這可是鐵飯碗。」

馬皓文說孩子做的選擇題只有A、B、C、D四個選項,但是在他的人生選擇題里為什麼不能有E、F、G、H、I、G、K選項?

今天看到一個故事,到一個景區,媽媽問13歲的兒子去不去衛生間,孩子說了一遍不去,但是媽媽不停地說,你還是去一趟吧,離下一個景區的衛生間會很遠的,孩子反問媽媽,「你會這麼反覆問你朋友這個問題嗎?」

媽媽說不會。

孩子說:「所以,你也不應該反覆問我。你覺得我還是那個穿紙尿褲的孩子嗎?」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馬飛心中「最了不起的爸爸」馬皓文,曾是風光的亞運會火炬手,馬皓文原本是一個前途光明的工程設計師,因為替單位「背鍋」入獄,而缺失了兒子馬飛7年成長的時光。

馬皓文的前妻馨予,馬飛的媽媽。她性格表面火爆而內心堅忍。

馬皓文入獄,馨予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她和後來的老公老孟 下海經商,雖然老孟對馬飛視如已出疼愛有加,但是因為生意繁忙,他們把馬飛送進了最好的寄宿學校。

馬皓文出獄後,把馬飛由寄宿改為了走讀,他每天給孩子做飯,陪孩子學習。

正是因為,馬皓文對馬飛的信任、鼓勵和陪伴,馬飛由一個差生成長為一個全校最優秀的學生,最後教導主任都說馬飛會成為第一名的狀元,為學校爭光。

馬飛最後選擇做了一名太空人,遵從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不是我們的複製他,他本來就應該只成為他自己,而不是為父母的面子買單。

馬皓文說: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靶子,連劍靶子都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

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用替我爭門面,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

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她(他)同行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