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模式」,就是我有一個秘方,租給你開店,你當老闆,你當掌柜;「直營模式」,就是我有一個秘方,我自己開店,我當老闆,我當掌柜。老闆負責投資,擁有這家店的「所有權」;掌柜負責管理,擁有這家店的「經營權」。
那麼問題來了。你當老闆,你當掌柜,你確實被激勵了,也「快速擴張」了,卻也帶來了傷害用戶的問題;那我當老闆,我當掌柜呢?我確實更謹慎了,也「優質服務」了,但也帶來了發展緩慢的問題。
那怎麼辦?
概念:直管模式
我們需要控制「經營權」保護客戶,規避分散管理的風險,提高「優質服務」;我們也需要出讓「所有權」換取投資,擺脫自有資金的束縛,獲得「快速擴張」。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模式,保留「經營權」,但是出讓「所有權」呢?也就是說,我自己就做好「掌柜集團」,然後去全國各地招募「甩手老闆」呢?
可以的。
這就是這幾年如日中天的「直管模式」。直管,顧名思義,就是直接管理。他的本質,就是「掌柜集團」。
這個聽上去很神奇的「掌柜集團」,到底是怎麼運營的?
我舉個例子。
2018年2月,騰訊斥資近25億入股著名男裝品牌海瀾之家,獲5.31%股權。很多人看到這條消息很震驚,因為在僅僅6個月前,海瀾之家達成了和阿里的戰略合作,對線下5000多家門店進行「阿里派新零售」的智慧升級。
這個2002年底才成立的男裝品牌,為何能迅速漲到5000家門店的規模,成為阿里和騰訊爭奪的對象?
這就不得不說海瀾之家的「直管模式」了。
首先,海瀾之家建立了一個「掌柜集團」,所有加盟店,由這個「掌柜集團」直接管理,加盟商不允許插手。
這個掌柜集團,有嚴格的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裝修,統一結算,統一價格。集團軍一插到底,甩手老闆,你看著就好,除了每天晚上坐等投資回報,不用干別的。這樣統一管理的「掌柜集團」,極大增加了海瀾之家整體的品牌力,和單店的盈利能力。
那麼,掌柜集團,對甩手老闆有什麼招募要求呢?只有兩點:來的時候,帶著店,帶著錢。好的店面位置,是用錢都換不來的資源。
海瀾之家對店面的要求是八字真言:黃金地段、鑽石店鋪。有好位置200-1000平米店鋪的前提下,只要200萬左右的資金,就可以「應聘」成為我的老闆。
掌柜集團的「產品+管理」,保證了給客戶的「優質服務」;甩手老闆的「店鋪+資金」,加速了品牌的「快速擴張」。這種「掌柜集團招募甩手老闆」的「海瀾模式」,幫助海瀾之家獲得了高速發展。
2014年4月,海瀾之家上市,今天市值已經超過500億人民幣。
運用:
這種「掌柜集團招募甩手老闆」的「直管模式」,除了服裝業,還能用在別的行業嗎?
當然能,比如日用品行業。
名創優品的案例。
名創優品用1100家門店的採購優勢,倒逼OEM企業降低價格。但是,名創優品是如何開出1100家門店的呢?
它用的就是「直管模式」。
加盟商,只要帶著「店鋪+資金」,就能來做「甩手老闆」,名創優品負責門店的經營管理。
和海瀾之家一樣,名創優品每天晚上把營業額的一個比率,作為投資收益,打給加盟商。每天晚上都能數錢,這對加盟商來說是巨大激勵,但對名創優品來說,必須依靠「掌柜集團」強大的管理能力,才能做到。
不過,要提醒你的是,能做「掌柜集團」的,都是因為手裡有強大的管理能力這個「金剛鑽」,不然在瓷器店裡一陣瘋狂擴張,只會放大和加速失敗。
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做老闆?
這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很多人總覺得,管理能力再好,也只能給人打工,沒有前途。但是,如果你真的擁有管理能力的「絕活」,掌柜,也可以招募老闆,最終讓資本為能力服務。
我覺得直管模式有一個問題,就是過度依賴於「店長」。
店長在品牌商這邊是打工仔身份,沒有能力的人混日子,頭腦靈活心術不正的人利用品牌和店鋪資源撈外快,有能力的人幹著幹著就自己創業了。
所以,我覺得店長的崗位設計、薪酬設計、晉升設計是一個關鍵點,也是一個難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曾說過:「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海瀾之家和名創優品的兩個案例,都是屬於直管模式,也就是花別人錢為自己辦事。
我覺得能否做好直管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建立好內部良好的經營和管理制度,就像麥當勞炸薯條一樣,需要有一個規範化的流程。
如果品牌商不能做好對自己每一個門店做好內部的管理,最終蒙受損失的會是加盟商 。掌柜集團的「產品+管理」,保證了給客戶的「優質服務」;甩手老闆的「店鋪+資金」,加速了品牌的「快速擴張」。這就是直管模式,是一種輕資產重運營的模式。
雖然能解決快速擴張和提供優質服務。但也面臨高庫存和高負債率,以及新品研發投入少等等問題。
以海瀾之家說明
1.高庫存風險。海瀾之家的「輕資產」模式,海瀾之家擁有商品所有權,甩手老闆是不承擔庫存風險的,所以要是賣不動,就會造成危機,快速擴張門店能夠解決一些庫存問題,但店鋪不能得到充分發展,從而再次陷入高庫存的惡性循環。
2.高負債。由於海瀾之家在上游實行賒銷貨品制,因此庫存風險又被轉嫁給上游供應商,令供應商產生不滿。
如果經營不好,甩手掌柜要中間退出,就得承擔資金讓出,數量一多就會有很大負債。
3.產品研發創新不足。採購上游代加工廠產品,面對消費升級,品牌原創能力不足,創新能力不足。
現在是資金泛濫、人才短缺的時代,與傳統的資金為王的模式相反,現在有個好項目、好的商業模式,資金就會趨之若鶩。
直管模式正是體現這種情況的商業模式,有能力的提供經營、服務作主導,反向驅動資金方加盟。使得經營方提供優質服務,資本簡化投資而帶來快速擴張。
目前這種直管模式在金融領域有廣泛應用,基金、私募、股權投資、股權雙軌的AB股制度等都是直管模式的運用,而且投資方的門檻降低、流動性強,吸引了更廣泛的中低產的資金加入。
但這種資本與經營完美結合的背後,也會產生出問題。
一是經營方與資本方對發展設想不一致的問題。
面對市場,可能會出現經營方想從長計議、長久經營,而資本方想短期突擊,賺一票就走,從而產生髮展看法上的矛盾。比如萬寶之爭就是雙方經營理念的不可調和矛盾所導致。
二是資本方對經營方的約束缺失的問題。如果經營方的經營出現問題,導致重大損失,資本方似乎沒有什麼相關的制約辦法。
就像美國」兩房「那樣,捅了天大的簍子,也就不了了之,損失還得資本方扛。基金、私募投資等也經常出現不合規操作導致巨額虧損的現象,比如巴林銀行的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