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節目受歡迎的程度,讓各個導演都迫不及待打開腦洞,各種形式各有特色的綜藝節目相繼推出。而「我家」系列綜藝《我家那小子》,是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與《我家那閨女》很相似。明星家長觀看明星的獨居生活,讓觀眾和長輩了解明星們生活的日常,牢牢抓住觀眾的好奇心,所以反響一直特別好。
《我家那小子》第二季收官,節目組給了觀眾一個大驚喜,改變了一直以來的播出方式。第一現場武藝、錢楓和于小彤回歸,陳學冬因為工作缺席,很可惜。媽媽們,則去了第二現場。因為平日裡看到的都是日常記錄,只有這一期是大家聚在一起的。很多場景讓嘉賓們十分激動,淚眼盈盈。
播出方式的改變,給《我家那小子》打了一個完美的收官之戰。紀錄片也還是十分精彩,陳學冬的雪山之行,即使身體不適吸氧之後還是堅持上山,讓不少觀眾心疼不已。武藝竟是集齊了十二強的快樂男聲好兄弟們來了一場演唱會,喚起了不少人青春的回憶。
上一季的收官之作是小子們給家長的一封信,而這一季不僅播出方式改變了,這一點也改變了,變成了家長給小子們寫信。明星媽媽們都用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去敘述最真心實意的心裡話,很是讓人感動。
經過兩期的節目,明星家長們已經對節目十分熟悉。而且有非常明顯的進步,能完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參與節目的過程中,觀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然後與他人交流觀點,拓寬了三觀,也更能理解年輕一輩的生活。
比如,于小彤的媽媽從開始的不合理結婚要求,絕不同意早結婚。到現在已經緩和了很多,終於放寬了結婚條件。錢楓的媽媽也和剛開始的逼婚態度不同,而表示自己不再逼錢楓。更多轉化為期待的態度,這種轉變是令人驚喜的。
另一個方面也是在告訴年輕人們,父母不是不理解你們的思想,行動。多數的阻礙是沒有溝通,才會不理解。代溝正是不溝通造成的,這樣一個思想碰撞的節目,能讓年輕人更了解老一輩的思想,也讓老一輩去接觸年輕人的思想。互相體諒,互相進步。
陳學冬缺席了最後的收官,非常可惜。因為最後其他的媽媽都有小子站在身後,畢竟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需要至親的安慰。看到別人都有小孩陪伴,自己沒有,還是有些難過的。好在飛行嘉賓戚薇站在了陳學冬大姨身後,替補了這一空缺。
在觀看這樣的節目時,也會感嘆其實明星和素人也一樣有被催婚的煩惱。除了工作特殊一些,在生活上是一樣的。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各有各的缺點。節目十分真實地呈現了嘉賓的真實性格,而家長們的所思所想也在節目組,毫不避諱的播出。
收官之作的播放方式改變,一時間看不到明星家長的侃侃而談。,這一期她們更多的是觀看,而不是分享。不在節目中出現,家長們的相處更自然了,平日坐的正正的,這次終於可以放鬆坐姿。而且在化妝間補妝的行為,做精緻家長也是萌萌噠。《我家那小子》終於完美收官,在大團圓的氛圍之下,互相都更了解對方,更理解對方。也期待下一季的播映,會帶來更多的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