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蝸牛也有這麼多藥用價值

2019-05-16     太極本草

沒想到,蝸牛也有這麼多藥用價值



蝸牛

來源產地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蝸牛,字是力戈反,而世呼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頭形如蛞蝓,但背負殼爾。前以注說之。海邊又一種,正相似,火炙殼便走出,食之益顏色,名為寄居。方家既不復用,人無取者,未詳何者的是也。

《中藥大辭典》

為蝸牛科動物蝸牛及其同科近緣種的全體。

多見於田野及陰濕處。匍行時常舐食草、木及蔬菜等莖葉的表皮。



性味功效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咸,寒。主治賊風嘴歪。手腳彎曲不能伸直,大腸下脫肛,筋急及驚癇。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咸,性寒,有小毒,不載經絡。主賊風口眼喎斜,驚風筋脈拘攣,收大腸脫肛痔痛,消渴累疳。火炒過用

《玉楸藥解》黃元御

味咸,性寒,入足太陽膀胱、足厥陰肝經。利水瀉火,消腫敗毒。

蝸牛祛濕清熱,治痔瘺瘰癧、發背脫肛、耳聾鼻衄、喉痹腮腫、目翳面瘡,解蜈蚣、蚰蜓、蜂、蠍諸毒。

歸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

不載經絡

《玉楸藥解》

歸膀胱、肝經

【功能主治】

熱解毒;鎮驚;消腫。主風熱驚癇;小兒臍風;消渴;痄腮;瘰癧;癰腫丹毒;痔瘡;脫肛;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搗汁;或焙乾研末,1-3g。外用:適量,搗敷;或焙乾研末調敷。

【注意】

1.不宜久服。

2.《綱目》:畏鹽。

3.《本草經疏》:非真有風熱者不宣用,兒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uM_QmwB8g2yegND3Ab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