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後部腦病綜合徵(PRES)是一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綜合徵,臨床表現包括頭痛、意識狀態改變、癲癇發作和視力喪失。PRES最初是在1996年由Hinchey等人描述的。研究顯示多種疾病可能導致PRES的發展,最常見的病因包括中重度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聯合化療方案以及骨髓和幹細胞移植。
PRES的典型CT和MRI表現包括近對稱性半球血管源性水腫,常累及皮層下白質及皮層。儘管水腫分布的最常見模式存在差異,但Bartynski等對大量患者的分析得出病變分布模式包括全分水嶺模式(22.8%)、額上溝模式(27.2%)和頂-枕葉模式(22.1%),這些模式中有27.9%的患者為部分或不對稱性分布。本文將從PRES的非典型部位、PRES中的出血、彌散受限、增強、血管痙攣以及預後等方面進行綜述。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PRES的非典型部位
儘管PRES在影像學上最常見的表現為大腦半球皮層下/皮層水腫,以頂-枕葉為主,深部結構和後顱窩也有不同程度的受累,但也可能以非典型的方式出現(圖1),如單獨累及深部灰質、腦幹/小腦半球,甚至單獨累及脊髓。
一項納入了124例PRES患者的研究顯示,4%的患者有「中央變異型」的影像學表現,表現為腦幹或深部灰質受累,而沒有大腦半球受累。而另一項納入76例患者的研究顯示30.3%會累及丘腦、小腦為34.2%、腦幹為18.4%和基底節為11.8%,單側受累見於2.6%的患者。一項納入96例患者的研究顯示約25%的患者出現深部灰質受累,50%以上的患者幕下受累(主要是小腦和腦橋)。此外,有少數報道提示PRES可累及脊髓,影像上都表現為融合性擴張的中央脊髓T2高信號,跨越至少四個節段,累及頸延髓交界處。
圖1 42歲的女性,有骨髓移植史。
軸位平掃圖像(A,B)顯示中央變異型PRES伴有中腦水腫,並延伸至下丘腦和視神經束(A,箭頭)和腦橋(B,箭頭)。軸位GRE圖像(C)顯示腦橋外圍有出血(箭頭)。
PRES中的出血
PRES可能因出血而複雜化(圖1-3)。一項納入151例患者的研究顯示,15%的患者可見出血。主要表現為局灶性點狀/微出血(<5 mm),腦溝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局灶性血腫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與實體器官移植相比,骨髓移植術後出血的發生率更高;而血壓對出血發生率無影響。一項納入31例患者的SWI序列研究顯示,出血見於64.5%的患者,其中58.1%的患者在發病時可見微出血,隨訪時為64.7%;蛛網膜下腔出血為12.9%,實質血腫形成為6.5%。據研究,PRES的總體出血發生率在15%至65%之間。
圖2 55歲男性患者,診斷為晚期腎臟疾病和嚴重高血壓。
軸位CT圖像(A)顯示右側丘腦與右側內囊後肢交界處局灶性實質性出血(箭頭)。軸位DWI和ADC圖像(B,C)顯示右側胼胝體壓部(B,箭頭)和左側腦室周圍白質(C,箭頭)存在彌散受限。軸位DWI顯示右側丘腦血腫(B,短箭頭)。軸位SWI圖像(D)顯示右側頂葉皮層下白色點狀出血(箭頭),右側丘腦血腫形成(箭頭)。軸位平掃圖像(E,F)顯示左側小腦(E,箭頭)和雙側前額葉匯合性水腫(F,箭頭)。
圖3 21歲患有子癇的孕婦。
軸位FLAIR圖像(A–C)顯示雙側小腦半球和小腦蚓部(A,箭頭),雙側豆狀核/尾狀核(B和C,短箭頭)和左側頂枕區水腫。軸位GRE(D)和T2加權(E,F)圖像顯示左側尾狀核丘腦溝局灶性出血(D和E,箭頭)延伸至左側腦室(F,箭頭)。
PRES中的彌散受限
PRES主要以血管源性水腫為主,但也可能出現彌散受限(圖2)。某些病例可能表現為可逆性彌散受限,類似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短暫性腦缺血、靜脈缺血/梗死和血管痙攣的表現。一項納入76例患者的研究顯示17.3%的患者可見彌散受限,而另一項納入22例患者的研究顯示22%可見彌散受限,其中2例在隨訪中進展為梗塞。在PRES中遇到廣泛的血管源性水腫的情況下,血管源性水腫區域中的某些細胞毒性水腫區域可能顯示等強度的ADC信號,代表ADC假正常化。
PRES中的增強
關於PRES中的病灶強化報道不一,通常表現為軟腦膜或皮層增強。一項納入135例患者的研究顯示43.7%患者可見增強,其中17.8%為軟腦膜增強,15.6%存在軟腦膜和皮層增強。
PRES中的血管痙攣
在PRES患者的血管成像中通常可見血管病變。如一項納入46例患者的研究顯示87%的患者可見瀰漫性血管收縮、局灶性血管病或血管修剪。在11例接受MRA隨訪檢查的患者中,有7例表現出血管病變的改善或緩解。重要的是這些發現與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綜合徵(RCVS)比較相似。研究顯示9–38%的RCVS患者表現為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腫。RCVS的潛在病因學理論包括腦血管張力紊亂和內皮功能障礙,與PRES發病機理類似,二者可能是腦自動調節異常和/或內皮損傷的表現。
PRES的預後
儘管PRES通常是可逆的(占病例的70–90%),但出血和/或彌散受限引起的併發症通常預示患者的預後較差。一項納入22例患者的研究顯示對於存在彌散受限的患者,50%觀察到死亡。此外,PRES累及腦幹與較差預後有關。一項研究納入了99例患者對血管源性水腫、出血和彌散受限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廣泛的血管性水腫、出血的存在和彌散受限均與不良的臨床結局有關。
小結
識別PRES的非典型影像表現對避免診斷和治療的延誤非常重要,快速識別影響患者預後的因素同樣重要。
原文索引:Saad AF, Chaudhari R, Wintermark M. Imaging of Atypical and Complicated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Front Neurol. 2019 Sep 4;10:964. doi: 10.3389/fneur.2019.00964. eCollectio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