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萬青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542篇原創文章
所有的紅利,最終都是趨勢的紅利。
你可以抓住的紅利是什麼?
潮水退去,你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
— 1 —
諮詢顧問的三種建議
諮詢顧問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給企業提建議。建議,必須針對問題;問題不同,建議也不同。
我把建議,大體分為三種:救命建議,治病建議,和養生建議。
1)救命建議。
突然,一位同事暈倒在你身邊?你應該怎麼辦?立刻撥打120,送到最近醫院。
這時候,你會說等等,我查一下,哪家醫院處理這種突然暈倒類問題最擅長嗎?你會看看最牛的主任醫師哪天上班嗎?
你不會。因為,這時候「治病」不是最重要的,你第一要務是救命。
同樣道理,一家公司現金流斷裂,你給他的建議應該是「提煉願景、使命、價值觀」嗎?不。這時,你應該賣掉或者關閉不賺錢的業務,甚至裁員,阻止大動脈失血。
可是,關閉業務、解僱裁員,會有副作用吧?
IBM傳奇總裁郭士納接掌帥印後,裁掉幾萬名員工。被裁掉的人,一定是怨聲載道;留下的人,一定是士氣大落。
但是,連命都快沒有了,救命第一。
救命,大於治病。
2)治病建議。
到了醫院,命保住了。這時,你問醫生怎麼回事。醫生說,他暈倒是因為一種罕見心臟病。
然後,你開始和醫生討論這種病的治療方案。是搭橋,是移植,還是裝人工心臟。如果是裝人工心臟,哪家醫院手術的成功率最高。
這時候,你會對這個病人說「少油少鹽多健身,就沒事了」嗎?
你不會。因為養生習慣、保健食品,也許可以防病,但是不能治病。病一旦發生,只能積極醫治。
同樣道理,公司產品質量出現嚴重問題,導致大量客戶投訴、退貨。
你給他的建議應該是「全體員工加強質量第一的文化建設」嗎?
不。這時,你應該召回產品,彌補客戶損失。
可是,召回產品,也是有成本的吧?當然。
但如果不這麼做,公司聲譽將會大損,病會越來越嚴重,最後要你的命。
臨時抱佛腳講文化,治不了病。
治病,大於養生。
3)養生建議。
你的朋友出院了,問醫生有什麼建議。醫生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合理飲食、無煙無酒、心情愉快、適當運動。這些都是養生建議。
沒有命懸一線、病入膏肓的人,感受不到這些建議的價值。
同樣道理,公司在「健康」時,我們要關注客戶,投入研發,公平激勵,建設文化。
這些聽上去很虛,什麼效果都沒有。但卻可以治未病。
一個優秀的商業顧問,會冷靜清晰地知道,什麼時候給什麼建議。
救命時,冷靜地壯士斷腕;治病時,咬著牙刮骨療傷;養生時,堅持要跑步爬山。
而一個糟糕的商業顧問,在顧客命懸一線時,建議你治病;在病入膏肓時,勸解你養生;在一切正常時,建議你飲鴆止渴。
而你,必須具備清醒地知道自己處於哪個狀態的能力。
— 2 —
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我曾經問一家公司: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他說:是產品。我們有這個產品,那個產品,都很不錯。
我說,不,產品,從來都不會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麼?
你有一隻鵝,它每天下一隻蛋。你把鵝蛋賣了,每天能賺不少錢。那麼,你的鵝每天下的那隻蛋,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嗎?
當然不是。鵝蛋從來不是核心競爭力,那隻鵝才是。
你的一個個產品,就是一隻只鵝蛋。他們只是結果。它們不是核心競爭力,你為什麼能做出這些產品,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你有一個打磨了無數次的做產品的獨特流程?你創造了一種員工極度負責、眼睛裡容不下一個bug的文化?你有一支投入了5年,一直研究底層技術的團隊?你的設計師團隊,每年去20個國家採風?
這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是這些東西,讓你源源不斷下蛋,產生新產品。
找到這些東西,然後把它們提煉出來,當做珍寶一樣保護起來,不斷的訓練它們,直到別人無法超越,然後複製到每件產品上去。
下蛋,是鵝的工作;養鵝,是你的工作。關注鵝,而不是鵝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