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的是metro?

2019-09-06   TonyRongEnglish

地鐵的出現,是公共運輸的一次革新。如今,地鐵已經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為一種平價又方便的出行方式。

生活在北上廣的小夥伴,大概已經很難想像沒有地鐵的日子,但去到不同的城市,我們會發現地鐵的名字也各不相同。

比如北京地鐵是Beijing Subway,


而上海和廣州的地鐵卻是Shanghai Metro和Guangzhou Metro。


為什麼同一國家的交通體系,地鐵的名字卻不同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Metro


Metro源於法語單詞métro,它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metropolitan railroad/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註:chemin de fer表示十一點(一種紙牌戲,法語原義為「鐵路」)


1863 年,倫敦修成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名為「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後來,法國巴黎修建地鐵的時候,也將「大都會鐵路」的名稱借過去用,後來將「Metropolitan」一詞縮略變成「Metro」。


據韋氏詞典記載,metro首次使用是在1904年。

目前,全世界大多城市的地鐵都被稱為Metro,它已經成為較為通用的名稱。國際公共運輸協會(UITP)的地鐵分支機構稱之為Metro Division,國際地鐵聯盟的英文名稱為Community of Metros。

Subway


Subway中的sub表示「在……下面」,地下的道路即地鐵,它用作地鐵名稱,常見於紐約和北京等地。


而日本的地鐵系統則英文名混用,東京兩家地鐵公司運營的地鐵系統,分別稱為Tokyo Metro和Toei Subway。

Subway在英式英語的用法下,大多指「地下過街通道」;據韋氏詞典記載,它首次使用是在1825年。

除了metro和subway,常用的表示地鐵的詞還有underground。

Underground


提起underground,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倫敦。只有倫敦地鐵稱London Underground,它另一個稱呼是「The Tube」, 因為倫敦地鐵的通道就是管子形狀的。


1902 年,耶克斯創立了「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nderground Electric Railways in London),這類型的城市軌道交通才有了「Underground」的稱呼。

除了上述的三個名稱,還有其他不同的地鐵命名方式,比如香港地鐵是Mass Transit Railway,簡稱MTR;台灣是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

北京作為國內第一個開設地鐵的城市,於上世紀70年代開通運行,選取subway作地鐵名稱大抵也與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

基本上,metro、subway和underground三個詞是通用的,去到任何一個地方,說其中任何一個詞大家都能理解,不過能提前了解,做到入鄉隨俗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