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經濟雖有政策但配套不足,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

2019-09-04     睿途旅創

中國的「夜間經濟」自古已有,「夜市千燈照碧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等詩句都是對中國古代「夜間經濟」的真實寫照。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夜晚成為了居民消費的重要時段。據統計城市人群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間經濟成為城市復興、經濟增長與文化創造的新引擎。因此,近兩年許多城市相繼發布「夜間經濟」的相關政策。睿途旅創曾在7月分享過兩篇如何讓夜間經濟「叫座又叫好」以及其全球經驗的文章,今天來看一下關於夜間經濟政策的落地性究竟幾何?

中國由於氣候、習俗等多重差異,各地夜生活的發展程度不一,且基本都處於自發和無為狀態。但基於社會發展和經濟現狀,「夜間經濟」成為剛需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19年以來,已經有北京、天津、上海、濟南、西安等地出台相關政策舉措,推動夜間旅遊走向成熟,激發夜間消費新動能。

從上表可以看出,各地政策多以豐富夜間消費場景為主要內容,安全、交通等配套政策相對空白。但是,發展「夜間經濟」,提振「夜間消費」是個系統工程,既牽涉市政、交通等硬體支撐,也有賴於文旅、管理等軟體配套。

就目前情況而言,推動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各式舉措層出不窮,但要真正走好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並非易事,各項配套的缺乏則是各項夜間政策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1、配套交通設施的缺位與改善

一直以來,夜間商業配套交通設施的缺位是制約夜間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怎麼去」「如何回」的問題影響著居民、遊客以及夜間商業經營者們的消費決策與消費積極性。

為改善夜間交通,很早就把夜間經濟納入城市發展城市戰略的倫敦自2016年8月起,已經將5條地鐵線路調整為周末24小時運營,並計劃在2023年拓展到更多的線路當中。

據相關公示信息,在中國除極個別城市外,在非節假日中鮮少出現延長地鐵運營時間的情況,不過在「五一」「十一」及春節假期中的延時安排已成為慣例。各地響應政策號召的方式與力度有所不同,這也反映了夜間交通問題的複雜性:無論是公共還是私用,交通系統的調整變動與城市管理息息相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簡單修改和延長運營時間即可,還涉及到運營成本、維護保修、人員安排等事項的權衡。

改善夜間出行便利度方面,除了公共運輸的延時運營需要做出系統調整外,私用交通如計程車、網約車也需要採取響應夜間營業的鼓勵措施。拓展夜間消費場所方面,可以將現有重點商圈在地理和時間上進行進一步延伸,也需要把住宅密集區與夜間經濟密集區在空間上合理布局,提升城市綜合規劃管理水平。

2、安全、衛生、健康相關的保障需求

安全、衛生、健康保障則是安全、衛生、健康保障不得不面臨的具體問題。

延長運營時間或舉辦燈光秀、夜間展覽、音影表演等活動是否符合城市市容管理、消防安全等規定,文博文物單位與普通商戶的消防標準與限制條件是否存在差異,如何根據夜間經濟發展的要求協調各方規定,還需要整體統籌。

根據不少外國城市夜間經濟的發展經驗,夜間經濟的安全、噪音、垃圾等問題最為人們詬病。

阿姆斯特丹的萊德塞普林和倫勃朗地區曾暴力頻發,德瓦倫紅燈區被比作「城市叢林」,警察無力處理暴力犯罪和非法毒品交易。房地產價格上漲,非文化用地逐漸增多,使得居民生活質量不斷下降,市民們的抗議聲越來越大。

為此,2015年埃伯哈德·范德蘭市長在阿姆斯特丹三大夜生活區之一的倫勃朗地區單獨建立了商業投資區(BIZ),要求每家酒吧、俱樂部或餐廳投入資金,而後啟動了一個為期三年的政府與私人合作試點項目。

另一方面,與阿姆斯特丹大學和區域內的利益相關者開展為期一年的合作,以減少與酒精有關的暴力行為,提高夜生活質量和接待收入。在社區環境治理方面,整個地區晚上11點後禁止包括自行車在內的一切交通工具通行。

周五和周六晚9點至次日早6點雇用近20名廣場管家在街上巡邏,親切地與俱樂部和飲酒者聊天,溫和地提醒外地遊客倫勃朗地區的有關規則,道路兩旁隨處可見「保持優雅,思考鄰居,屋內飲酒」和「歡迎遊客」的標識。此外還推出了移動應用程式,供居民舉報夜間滋擾情況,可通過網絡聯繫所在區域社區官員,直接對案件進行處理。兩年後該地區騷擾事件下降了30%,暴力事件下降了25%。

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需要增強夜間活動場所照明的強度與密度、夜間的導覽與指示作用;完善夜間安全保障方面,加強消防安全檢修的力度,增設必要的夜間安保人員。從歷史角度來看,許多國家的夜間經濟,主要是以紅燈經濟為起點發展起來,因此專家們指出,政府需要在發展夜間經濟的過程中,從概念、業態、標準等方面正確把握。

3、夜間消費業態趨同:需要更多文化夜生活配套

現代的夜間經濟已經由早期簡單的燈光餐飲夜市的「1.0版本」轉變為包含了「食、游、購、文、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的「2.0版本」。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對外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從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消費環境、完善消費設施等方面提出九大主要任務,並明確要求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

夜間旅遊已成為旅遊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燈光秀、夜間演出、夜市等幾乎成了各旅遊城市的夜間經濟的「標配」,許多地方的夜間消費業態存在明顯的相似之處,甚至景區、主題公園內銷售的夜宵小吃、紀念品都大同小異,夜間經濟的「千城一面」趨勢正在浮現。所以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是能否提供滿足各種人群消費的產品,滿足差異性的精神文化訴求。有專家指出「歸根結底,只有文化能讓夜間經濟留得住人」。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在每周五加場特效影院《世博奇妙之旅》,原本寂靜的博物館一下子熱鬧起來。上海國泰電影院在推出「跨零點影院」模式的同時,還將推出夜間電影主題書吧、音樂茶座,延展電影消費內涵。

在日本,幾個工業發達、工廠數量多的城市在政府的鼓勵下,依託優秀的工業遺產文化,藉助燈光等技術,以夜間河流遊船的形式,設計出特色夜遊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球。出版《工廠萌》寫真集,制定圍繞工廠夜景的旅遊線路。

在英國,倫敦有駛往異界的幽靈巴士和中世紀主題盛宴,愛丁堡有古城裡的「捉鬼之旅」等等,都是根據當地文化特色而成的夜間旅遊產品,極大豐富了夜間經濟的消費業態。

所以我們在豐富夜間文化消費方面,既需要把握與平衡好「消費」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夜間經濟不能只有光彩炫目的「燈光秀」,還需深入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內核,開發滿足居民與遊客精神文化層面需求的「文化秀」。

「夜間經濟繁榮以後,會給城市交通、環境、安全等帶來管理壓力和責任,如果城市管理延續過去的思維和模式,就難以滿足夜間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要繁榮夜間經濟,還需要加快對城市現有管理體系的梳理和調整,既要規劃好夜間經濟的空間布局,也要理順城市公共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為夜間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萬家游賞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島。」從古至今,人們都對燈火璀璨、歌舞昇平的夜晚充滿了嚮往。充分激發夜間經濟紅利,城市勢必更具人情味、煙火氣,市民和遊客定能更具獲得感、幸福感。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人民日報、中國旅遊報、言之有范等平台,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3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YdXC20BJleJMoPM7_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