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風光攝影 這些是你該掌握的常識

2019-09-09   蜂鳥攝影微課堂

最美的風景永遠是在路上,我們只有走出去才會有所遇見,才能用手中的相機去記錄美麗的大自然。今天小編在這裡就跟大家聊聊風光攝影中最重要的幾點內容。

1.三腳架和ND濾鏡



拍攝風光作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穩」,要保證拍攝畫面的絕對清晰。而「相機」是一個系統,它不單單包括機身和鏡頭,還會有相應的附件,三腳架對於拍攝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附件,尤其是對於風光攝影。優質三腳架會使用碳纖的材質,大幅度的減輕了我們出門拍攝的負重,對於三腳架的購買和選擇,就小編個人的使用經驗而言很難一次性到位,都是通過每個人所選擇的拍攝題材和長時間拍攝經驗的積累來選擇做合適自己的三腳架。當然,對於長途旅行拍攝或是剛入門的小夥伴,小編建議大家選擇能夠反折的三腳架使用,反折的腳架會為你的旅行包節省不少空間。

除了三腳架,在風光拍攝中你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附件就是ND濾鏡。市場上的ND濾鏡種類繁多,小編就不在文章中過多介紹ND鏡的品牌了。

如果想知道小編常用的ND鏡是哪些的話,可以關注「蜂鳥微課堂」回復關鍵字「ND鏡」即可。


(使用ND鏡所拍攝場景)


2.拍攝前重要的相機設置


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攝影師,你的相機儲存文件格式就一定要設置成RAW格式。數碼攝影時代,請不要過分「節約」你相機的儲存卡空間。我們一起來看看RAW格式的優點。



相比於JPEG格式,使用RAW文件格式拍照你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因為可以隨意更改白平衡,讓你在拍攝時可以更注重畫面的構圖,進而來平衡光線和拍攝主體之間的關係。

RAW格式還有強大的寬容度,伴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相信各個品牌產品在寬容度這指標上面的數值會越做越好,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後期的調試去修正前期拍攝所產生的曝光問題,只要照片沒有出現死黑或死白的情況,我們都可以在RAW格式中彌補回來

RAW格式的文件可隨意的在sRGB和Adobe RGB之間相互切換。至於這兩者的關係我們後續再談。

後期上的可逆性。隨著數碼後期技術的發展,我們總能聽到「前期拍攝的是素材,後期調整才是硬道理」這樣的聲音。小編個人並不認同這點,對於我自己來說攝影的樂趣源於拍攝過程本身,並非過度的依賴後期調整。對小編個人而言,RAW不僅是後期再創作的過程,在調整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夠發現前期拍攝的不足,所以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用RAW拍攝呢?

3.構圖的重要原則





這張圖片小夥伴們一定非常熟悉,經典的Windows桌面用圖,從攝影構圖上面分析這張作品的最大的優點就是「簡潔」,這是拍攝風光攝影中最重要的一點。從這張圖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在風光攝影中「地平線」的位置尤為重要,如果不是為了追求特殊效果,建議端平你的相機,這樣能使你的畫面更加「穩重」。

此外,還要後期的二次裁剪,對於裁剪,小編覺得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裁剪的同時不單單改變了圖片的尺寸,也折損了圖片的像素。過度的裁剪會造成圖片質量的大幅度下降。

4.「武器」的選擇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對於風光攝影而言更是如此,拍攝前要做到需要多走動、多觀察,多思考。使用定焦鏡頭能讓你邁開步子去發現周圍的美景,變焦頭在一定程度上面會讓人變得「慵懶」,對於「長途奔襲」的風光愛好者們,合理的選擇鏡頭就變得至關重要。要知道,在走向最佳拍攝地點之前,你很容易就會被一顆多餘的鏡頭重量拖垮。

那麼,至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鏡頭,小夥伴們可以加入圈子, 進行交流哦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