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這三件事很重要,不懂會吃大虧

2020-07-16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水滸傳》: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這三件事很重要,不懂會吃大虧

其一:見過世面與否,很重要

吳用是梁山軍師,但很可惜,他卻無法達到軍師的高度。因為他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自作聰明的時候太多!

對比下諸葛亮,諸葛亮是位見過世面的人,出山前走遍大漢的山山水水,這才能在「隆中對」時,指著地圖說出「三分天下」。且混的圈子也都是如龐德公、水鏡先生這類精英。所以吳用的自作聰明,就在於其沒見過世面!

最明顯的例子是,宋江題反詩被抓後戴宗來梁山求援,吳用雖想到了一切,但最終卻經不住拷問。

知府問:「我家府里門前,誰接著你?留你在那裡歇?」

戴宗答:「小人到府前尋見一個門子,接了書入去。少刻,門子出來,交收了信籠,著小人自去尋客店裡歇了。次日早五更去府門前伺候時,只見那門子回書出來。小人怕誤了日期,那裡敢再問備細,慌忙一徑來了。

知府大怒:「但有各處來的書信緘帖,必須經由府堂里張幹辦,方才去見李都管,然後達知裡面,才收禮物。便要回書,也須得伺候三日。」

這不是戴宗的失誤,更不是吳用「那個圈沒有畫圓」。就算吳用面對這樣的考問,也會漏洞百出。因為他根本就沒見識過,蔡京那太師府的複雜。這根本不是靠想像力就能想出的。結果吳用卻就敢假冒蔡京家書,這就叫自作聰明!

這點,同樣也反應在宋江身上,面對李師師, 「宋江口滑,惡拳裸袖,點點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來。柴進笑道:「我表兄從來酒後如此,娘子勿笑。」

所以,不要試圖用自己階層的角度去揣測,否則必吃虧!若不知道,不懂,就坦言或乾脆搞懂了再說,沒人會笑話甚至輕視,但就怕「裝」。

同時,這也是為何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原因!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見過世面與否很重要,不懂這件事,會吃大虧!

其二:平台實力如何,很重要

平台的實力,大多數情況下遠遠大於個人!無論你在這個平台有多牛逼,但也必須要懂得,平台是合力,自己是合力的一部分。所以,平台的實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桃花山的周通為搶媳婦,被魯智深給揍了。結果,整座桃花山就此偃旗息鼓,揍了也就揍了,因為桃花山這個平台的實力,還比不過一個魯智深!

吳用敢假扮算命先生去盧俊義家,卻不擔心自己的身份暴露。那是因為他背後是梁山這個平台。就算被識破,又能如何?盧俊義敢不敢交給官府?就算交給官府,官府敢不敢殺?答案是否定的,不敢!

因為如此一來,大名府內的許多人,就會恨死盧俊義:我們過得好端端的,你盧俊義卻扔來了梁山二把手,這不是給我大名府,惹了滔天大禍嗎!故而一旦情況有變,必先賣了盧俊義!

而這一切的根由就在於,梁山這個平台,實力強悍到州府都沒法對抗!因而,但凡梁山好漢被抓,沒人敢輕易殺掉。不信?再看看劉唐,他孤身一人投奔晁蓋時,只因像強盜,睡著覺呢就被捉了!

所以,一個人在做事之前,最好先掂量下你背後平台。是學吳用玩一把「闖虎穴」,還是學周通白挨一通揍,背後平台實力如何很重要,不懂這件事,會吃大虧!

其三:悟性水平高低,很重要

做人,什麼最重要?是悟性!那麼一個人悟性水平的高低,是什麼在起作用?

魯智深最初不識字,看到城門張貼捉拿自己的告示,還湊過去看,虧得被金老頭看到,把他拉走了。那麼,為何魯智深卻在坐化前,寫出了「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頌子」?

顯然魯智深從最初不識字,到最後寫出禪意滿滿的「頌子」,不是「九天玄女」教的,是他通過學習取得的——想悟性高,就必須要學習,這點很重要!

還如燕青,他是「吹的、彈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無有不能,無有不會」,這樣一位全才,照樣也從來沒放棄過學習,如在秋林渡學習射術,一連射下好幾隻大雁。

最終,魯智深圓寂成佛,燕青,瀟洒天地間!

學習沒有早晚,悟性沒有先後,都是積累的結果。倘若說,做事靠平台,是為了人生進取的話,那麼做人靠悟性,就是為了讓我們「站穩腳跟」,不至於像宋江和盧俊義一般,玩命做事進取到最後,卻被「放倒」。

故而決定悟性水平高低的,從來不是現有的地位、身份,而是學習態度和能力,若不懂這件事,會吃大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3MyWHMBd4Bm1__YqL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