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信不少家長都看到過「腺病毒高發」的報道。如長沙兩歲七個月的男童樂樂,出現高燒反覆不退、咳嗽不止的情況,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腺病毒感染。
甚至還有感染腺病毒的患兒,被送進了ICU。
一時間,兒童易中招、嚴重可致死、傳染性極強、無疫苗可預防等標籤,也讓「腺病毒」在媽媽群引起熱議。
那麼,讓媽媽們提心弔膽的腺病毒究竟是什麼鬼?有哪些危害?生活中該怎樣保護寶寶不中招?今天袋鼠麻麻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腺病毒是什麼?
可能對於一些家長來說,相比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腺病毒」聽起來比較陌生。
但其實,腺病毒並不是一種新型病毒,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發現了,是兒童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最常見的罪魁禍首之一。
腺病毒全年可流行,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糞-口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污染物傳播。它「大小通吃」,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可能中招,但它更加偏愛兒童,尤其是6 個月~ 2 歲之間的孩子更容易被「攻擊」。
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一下,平時所說的「泳池熱」,就是因為腺病毒污染游泳池的水而引發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稱為咽結膜熱。
現在正值暑期,相信不少家長會帶孩子去游泳,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游泳場所,高度重視泳池衛生,警惕「泳池熱」的侵襲;並建議不要帶 2 歲以下的兒童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
二、腺病毒的症狀有哪些?
腺病毒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最常見的兇手之一,可造成呼吸系統、胃腸道系統、泌尿系統以及眼結膜等多種組織感染。感染腺病毒,有輕症和重症之分。
比較常見的輕症表現為:
發熱、咳嗽、咽痛、流鼻涕等,症狀和普通感冒較為相似,一般持續 7 天左右;
輕度腹瀉,有水樣便,可能伴有嘔吐症狀,一般持續 10 天左右;
結膜炎症狀(紅眼)。
通常,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大人、孩子來說,腺病毒感染導致的輕症可自愈,做好護理(如多喝水、正確清潔鼻腔等)、對症退熱就可以。
但是也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嬰幼兒及學齡期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如果被腺病毒「盯上」,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重症感染。尤其是新生兒、早產兒、6 個月左右的小嬰兒或是有免疫缺陷病的兒童,務必要提高警惕。
腺病毒肺炎是最典型的重症表現,嚴重者甚至死亡。
家長在照顧寶寶時,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現以下疑似重症表現,要及時就醫。
1、反覆發熱或者高熱不退。
3個月以下嬰兒,發熱≥38℃;
3~6月齡嬰兒,體溫雖然低於38.9℃,但是表現嗜睡、精神萎靡、黏人、異常煩躁等;或者發熱>38.9℃;
6月齡~2歲兒童,不明原因發熱>38.9°C,且超過24小時沒有退熱;
2歲以上兒童,發熱持續超過72小時沒有好轉趨勢。
2、咳嗽頻繁而劇烈
常為刺激性乾咳,非常劇烈,嚴重者出現呼吸急促且費力、鼻翼煽動、口周青紫等重症肺炎體徵。
3、眼部感染
高熱不退+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要警惕。
4、咽部症狀
咽部充血、潰瘍等。
5、泌尿系統症狀
尿頻尿急、排尿困難、血尿等。
6、胃腸道症狀
腹瀉、嘔吐、腹脹等嚴重,食慾明顯下降,不肯喝奶喝水等。
三、如何保護孩子遠離腺病毒侵襲?
腺病毒的危害不容小覷,但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來對抗它,也沒有針對預防「腺病毒」的相關疫苗!
不過,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了解了腺病毒的傳播途徑,就能做好預防工作,防患於未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
1、如果身邊有腺病毒感染者,一定做好隔離工作;
2、病毒高發期,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兒童遊樂園、公園、超市等;
3、講衛生、勤洗手;
4、孩子的洗漱用品、餐具不要與他人混用,經常用的玩具定期消毒,被褥定期清洗;
5、夏季消暑帶孩子游泳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場所,不要租用館內的泳衣泳褲,游泳時注意戴泳帽、泳鏡等個人防護用品;2歲以下兒童儘量不帶去公共泳池;
6、日常飲食要營養全面均衡,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適量參加戶外活動,增強免疫力。
袋鼠麻麻有話說:
希望粑粑麻麻們不要談到腺病毒就坐立不安,但也不要掉以輕心,要知道輕症感染一般可自愈,重症感染需及時就醫。只要日常做好防範措施,不給病毒可乘之機,寶寶就會遠離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