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懟爆裝X的偽美漫迷。
當你在影院看DC、漫威電影時,如果有人絮絮叨叨現場解說,或者不由分說嚎啕大哭,再或者義正辭嚴張口就來。
你覺得這是抖音土嗨們的現場直播,忍耐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小時候幼兒園裡隻手遮天的學前班扛把子,也沒這麼囂張過。
那殺姐建議你,禮貌而又不失優雅的請教對方一句:
「你媽貴姓?......啊不.....你知道美國第三大漫畫公司是誰嗎?」
正確答案:
黑馬漫畫。
黑馬這個名字,的確挺符合公司調性。
它成立於1986年,老闆是個開漫畫店的,儘管起步比漫威和DC晚了半個世紀,卻能迅速的搶占市場,成了名副其實的黑馬公司。
不過,現在說黑馬漫畫是美漫第三,其實不夠嚴謹。
手握《行屍走肉》、《再生俠》的Image漫畫,以及執掌《變形金剛》、《星際迷航》的孩之寶小弟IDW出版社,這兩年發行量都挺高。
但黑馬漫畫的確長時間穩居於美漫第三,像《變相怪傑》、《罪惡之城》、《斯巴達300勇士》、《冥界警局》等電影,都由它家的漫畫改編。
前兩天,殺姐剛看完《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今天正好跟大家聊聊,黑馬漫畫的當家頭牌之一:
《地獄男爵》
這部漫畫的作者麥克·米格諾拉,大學畢業後在漫威和DC都待過。
曾給DC畫過蝙蝠俠,想必你也能猜到,麥克的漫畫多半十分費墨。
除了漫畫,像什麼怪獸電影、恐怖小說、克蘇魯文化,反正只要是黑漆漆、怪兮兮,還有鬼啊神啊什麼的,麥克都喜歡。
當然,這些放在麥克身上叫才華,如果放在肥宅身上就是變態了。(陀螺暫時算例外)
於是,在大公司練完手,跳槽到黑馬沒兩年,麥克就創作了《HALLBOY》(即<地獄男爵>)。
認識麥克的漫迷,經常從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夸《地獄男爵》。
畫畫那一套,殺姐鬧不太明白,我是只覺得:
麥克的編劇生涯,真是被漫畫給耽誤了。
漫威的超級英雄,通常都是普通人獲得超能力,簡單直接,通俗易懂,有點像小爽文。
DC的超級英雄,大多是神祗後裔內容深刻。
說白了就是一群投胎水平MAX的人,語重心長的跟你聊人生有多艱難。
而《地獄男爵》直接就是一手兩開花。
地獄男爵是地獄公爵Azzael和亞瑟王后裔的孩子,出生後就被換上了一隻右手,這隻手沒有痛感、力大無窮,卻也是毀滅世界的鑰匙。
可還沒等體驗一把魔尊的淫威,他就被召喚到人間,並被一個光棍教授帶到美國,以教育人類的方式撫養成魔。
如果拿蜘蛛俠來對比,地獄男爵明顯更深刻。
因為他生來自帶原罪,保護地球是工作,最大的敵人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自己的宿命。
如果與蝙蝠俠相對照,地獄男爵又不夠深沉。
因為他喜歡擼貓,一直覺得自己是人類(只是長得奇怪),騷話連篇,本質是個被父愛泛濫的人類,長期軟禁的大號宅男。
作者麥克顯然熟稔各種超英的套路,而地獄男爵更像是個雜糅平衡的混合體。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地獄男爵就是被死侍上身,有蝙蝠俠口音,偶爾會像浩克一樣喪的超人。
不過在超能力方面,這個大塊頭的設定就比較常規了。
超強力量,衰老延緩,以及惡魔自帶的火系免疫和變身技能。
其實地獄男爵最牛X的超能力,是抗揍。
甭管什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還是火槍大炮,魚雷飛彈,基本都無法致命。
哪怕心臟被掏出來抓爆了,也就是兩卷繃帶的事兒。
這樣的設定,總讓人感覺主角是在給反派機會。
說到反派,就得講講這部漫畫的另一個特色——
民間傳說。
像是英格蘭及威爾斯神話中的湖之仙女,
俄羅斯民間傳說的雅佳婆婆,
日本傳說的妖怪拔首,
丹麥傳說的沃德大帝,
蘇格蘭傳說的棕精靈......
放在這些小眾傳說里,反倒是狼人、九頭蛇、亞瑟王、梅林等一列老牌角色,顯得相當礙眼。
作者麥克有點像西天路上神奇的土地公。
上到漫威、DC超級英雄大仙,下到世界各地山頭上的妖王,基本上都摸了個遍。
雖然不知道美國的漫畫師和編劇,誰的收入高,但照這個知識儲備量,麥克不去干編劇真是超英電影的一大遺憾。
《地獄男爵》的真人電影最早誕生於2004年,由陀螺執導的那兩部改編程度挺高,主角塑造卻很有魅力。
最近剛出的《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暴力場面夠生猛,可惜故事卻極度催眠,殺姐不推薦。
許多人將新版《地獄男爵》的失敗,歸咎於製片人與導演的撕逼大戲,但我覺得它最大的障礙在於:
根據男主的造型和設定,註定用不了特別美型的演員。
無論是老版的朗·普爾曼,還是新版的大衛·哈伯,都太糙了,對女性觀眾缺乏吸引力。
去年年底,黑馬漫畫正式被上海的一家傳媒公司收購,相信內地的美漫迷們,也將更頻繁的接觸到黑馬漫畫的作品。
以後再談到超級英雄和美國漫畫,別再只知道漫威、DC了。
在內地,黑馬漫畫的作品,將來沒準比兩巨頭的知名度,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