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五心妙法,說透處世天機!

2020-04-12     心情句子語錄

如今我們評論一個人是否成功,往往看重的是他的財富與崇高地位,以至於每個人都以此為目標而為之努力。可是能夠獲得成功的卻總是寥寥無幾,如此,難免嗟嘆唏噓。其實成功的人並非偶然,也非命運,儒家思想認為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立世存身的四個階段,有很多人「修身」二字就未做好,還何談抱負與志向,何談成功成事?能否成功和一個人的個人品質是息息相關的,其次才是能力與才能。

心學大師王陽明在臨終之時說「此心光明,亦復何求」,意思是說人生坦蕩無愧天地,所以死而無憾。擁有財富與地位誠然是一種成功表現,但匆匆一生能做到無愧天地良心,則更難能可貴。處世奇書《格言聯璧》中說,得「五心」可成天下之功,可謂是修身修心的最高境界。


一,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釋義:擁有寬廣開闊的心胸,才能包容世間萬事萬物。一個人若想成功,首先要心胸寬廣才能有所作為,若心胸狹隘非但不能成功,還會為世人所不齒。


二,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釋義:為人謙遜虛心, 才能獲得天下的真知和善德。謙受益滿招損,為人虛心好學謙遜有禮,便能得到真知實學,驕傲狂妄自滿自負只能自斷前程。


三,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釋義:以公平公正之心處世,才能看清天下得失,縱論天下善惡。處世的態度公正平和,能明斷是非善惡,才能不行差踏錯,做人做事必定無愧天地,無愧於良心。


四,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釋義:思慮深沉潛心至學,才能探清天下間的人情事理。潛心深造精益求精之心,能令自己的才能達到最高境界,如此以來做事定事半功倍,何愁不能成事。


五,定其心 ,應天下之變。

釋義:穩定心身泰然自若,才能應對天下的風雲變幻。做人做事穩重泰然,對突發情況便能應對自如,從容處理,面對再大再難的事也不至於慌亂無措,如此必定成功無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qmXdXEBrZ4kL1ViII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