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男籃將退出CBA,是什麼使這支曾經的「巨無霸」轟然倒地?

2020-08-11     笑語千年

原標題:八一男籃將退出CBA,是什麼使這支曾經的「巨無霸」轟然倒地?

今天看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CBA2019-2020賽季結束之後,八一男籃將徹底退出CBA,球隊的參賽資格將由寧波富邦集團接管。

曾幾何時,八一男籃是國內籃壇的一支勁旅。八一隊共獲得過8次CBA冠軍,著名國手劉玉棟、阿的江、王非、王治郅、李楠等都來自八一男籃。

CBA之初八一隊的輝煌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化始於從1995 -1996賽季,從這個賽季起,面向市場 、具有商業性質的聯賽誕生了,這也標誌著中國籃球的職業化改革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從CBA第一個賽季開始,八一隊連續六屆拿了 CBA的總冠軍。當時為了備戰職業聯賽,八一隊從地方部隊大舉挖人,南部的劉玉棟 、北部的李楠,濟部的范斌,青年隊的王治郅這些國內一流好手全部集中到八一隊,再加上原來隊里的張勁松、阿的江等人,算是舉全軍之力,用四五支甲級隊的核心成立了一支籃壇的巨無霸。

CBA聯賽之初, 八一隊創造了無數的輝煌:11 次打進 CBA 總決賽, 8 次奪冠,創造了CBA 歷史上最長的 48 連勝紀錄,至今仍然無人打破。八一隊的阿的江、 范斌、劉玉棟、 張勁松、 王治郅、 李楠、 莫科、 陳可、 李可等優秀運動員,都是那一時期國家隊的主力,八一隊還有當時的亞洲第一大前鋒、具備NBA實力的王治郅。

八一隊的球員,都是解放軍戰士,他們繼承了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以團結的力量凝聚人心,用頑強的意志克服困難, 使在八一戰旗在和平年代的賽場上迎風飄揚。八一隊以作風和紀律鑄就的 奉獻、 團結、 拼搏「 八一精神」 ,以及堅定的信心, 嚴明的紀律,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都是中國籃球的一面旗幟。

八一隊衰落的原因

2007 -2008 賽季,由於張勁松等老隊員的退役, 八一隊開始顯現出球員青黃不接的現象。本賽季李楠和王治郅又長期因傷停賽,加上聯賽中高水平外援越來越多, 最終八一隊常規賽排名僅列 11名 。

CBA聯賽經過幾年的發展,越來越朝著職業化和市場化前進,資金 、外援以及市場運作越來越成熟。而八一隊由於體制上的限制,是一支不能進入市場 、不能引進外援的球隊,在越來越職業化的CBA聯賽中,這個曾經的 「帶頭大哥 」越來越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

在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之前,八一隊這種軍隊體育的代表有著明顯的優勢 。他們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優秀的體育苗子,許多優秀的人才也願意加入八一隊,成為一名軍人。這時的八一隊,無論是工資水平,還是將來的轉業安置,都有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天然優勢。因此八一隊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保持著極高的競技水平 。

  • 僵化的工資結構吸引不了年青球員

20世紀 90年代,隨著CBA 職業化大門打開後 ,大量資本的注入,使得職業運動員的收入有了飛速的增長,軍隊運動員的吸引力和優勢大大削弱,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雖然八一隊也被允許企業冠名,但畢竟球隊的人事權依舊留在八一體工大隊,這也使得八一隊在人才的選擇上越來越窄。

我們知道,在市場條件下,受到追捧的職業運動員收入是很可觀的。但是八一隊的隊員,首先是名軍人,只能拿著自己軍銜所代表的幹部職級的固定工資,收入與其他球隊的職業球員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使得很多年輕的優秀球員不願意加入八一隊,在原有的老將們逐漸老去後,新人頂不上來,造成了人才的斷檔。

  • 人員老化無法通過市場補充

球員老化問題,其他俱樂部也遇到過。新疆廣匯也曾經面臨人員老化等問題,但他們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下,通過吸收國外高水平外援、引進國內優秀教練員和球員等一系列市場化的操作,新疆隊很快獲得了生機。

  • 後備人才培養斷檔

在人才培養方面, 八一隊曾經是國內的楷模。但是隨著軍隊體制改革,各地方部隊的籃球隊相繼解散, 八一隊後備人才的來源逐漸枯竭。而隨著CBA 聯賽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才流動打破地域的限制,各俱樂部紛紛形成自己的人才選拔和培養體系, 加快後備人才的培養力度和速度。此消彼長中,八一隊被市場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十年前,八一隊還勉強可以吃老本,以老將為核心作戰。當時的八一隊中,王治郅幾乎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他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讓八一隊還能留在CBA之中。

但是靠老將打天下,也有很大的弊病。年輕球員沒有成長的環境和機會,必然會嚴重影響年輕球員的成長,在老將退役後難當大任。

  • 高水平外援加速了八一隊的衰落

中國籃球走上職業化道路後,籃協打破外援薪金限制,允許在比賽中使用外援 ,這使得一批高水平外援能夠登陸 CBA賽場。特別是一些曾效力過 NBA的大牌球星的加盟,給CBA的舊秩序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

面對各隊的外援的衝擊,沒有外援,人員老化,隊伍退步的八一隊,終於從強隊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很多年都進不了季後賽。

總結

八一隊在 CBA的前半段是輝煌的,但是他們的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八一隊的興衰,正是我國專業化體制向職業化體制轉化的必然結果 。

當 CBA朝著職業化和市場化前進時,八一隊不能進入市場,與時代格格不入。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落後就要挨打」。八一隊又不能打破體制的束縛,積極適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籃球大環境,甚至主場都一年一換,最終無力支撐,宣布退出CBA。

據悉,八一男籃解散之後,一些老球員將辦理退伍轉業。球隊中的鄒雨宸,雷蒙,田宇翔等有實力的年輕球員,也成其他球隊瓜分的目標。

八一男籃曾是CBA歷史上最輝煌的球隊之一,他們給無數六零、七零和八零後球迷帶來過很多快樂。球迷會記住這支勁旅,中國籃球也會記得他們做出的貢獻。

八一隊,再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ezY3nMBd8y1i3sJlz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