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漯河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趙克勤 范斌)今年的7月份,對袁明霞一家來說是一個雙喜臨門的月份,大女兒李博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系畢業後順利考入北京大學攻讀建築風景園林碩士研究生。小女兒李院,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被北京服裝學院提前批錄取。
看著兩個女兒被心儀的學校錄取,開心步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袁明霞夫婦高興得合不攏嘴。
兩個女兒取得的優異成績與其優秀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袁明霞的丈夫李志剛,喜愛國學文化,並在漯河推廣經典誦讀十幾年,堅持舉辦公益讀書會,使幾百名孩子和家庭受益。兩個女兒更是從小接觸國學文化,在國學文化薰陶下長大。
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 袁明霞夫妻二人主要重視孩子日常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讓孩子們自已事兒自已做。
「我們家庭是一個學習型的家庭,我跟他爸爸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倆孩子從小就喜歡畫畫,我們就儘可能地給孩子抽出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專業方面發展。孩子爸爸堅持帶孩子讀國學,讀四書五經,發現孩子特別喜愛藝術,喜歡畫畫。然後就儘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在專業上有儘可能大的發展。」袁明霞介紹道。
袁明霞的兩個女兒都是通過學習美術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現在有很多家長認為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學習藝術再參加高考,就能考上大學。袁明霞認為,學藝術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插上了翅膀。
談起對兩個孩子教育的體會, 袁明霞說「小的時候,我們最注重的就是給孩子規劃她的未來,孩子小的時候就問她,你將來要幹什麼?你的未來的夢想是什麼?你長大了之後讀什麼樣的大學,然後呢?有什麼樣的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能為社會做什麼貢獻?這些可能是我們經常討論的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很空,然後問的遍數多了,孩子會慢慢去思考我到底為什麼學習,我不是為考分數,也不是為考大學,而是為我自己內心裡有一個夢想。」袁明霞告訴記者:「我大女兒那時候就說她想將來做一個設計師,做一個建築設計師。當她高中畢業的時候,高考考了670多分。當時復旦、南開能保送她,但她放棄了,她就想做個建築設計師,然後她就自己去查,就是查到中央美院。有這個建築設計的時候。她說,她要上國內最好的建築設計專業,然後她就臨時放棄了保送。通過選美術,如願的考上了中央美院的建築系。五年後,建築系畢業,她又查到北京大學的建築學院建築風景園林專業又是最好的,然後又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如願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這個建築學院。從小要給孩子樹立這種遠大的目標,然後她自己就有動力去學習,然後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談到二女兒,袁明霞說:「老二是個放養型的。跟老大的教育不一樣,我們老大是一個學霸型的孩子,從小就是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隨著她的個性從小學樂器,各種樂器都摸過,吉他啊,鋼琴啊。這些反正所有的跟音樂相關的樂器她都喜歡,到高中回來之後就直接說我要畫畫,也是通過兩年的努力。北京服裝學院的專業課考到了全國第41名,之後又通過文化課的學習,如願地考上了北京服裝學院。我感覺這個孩子的發展一直是順其自然。她能夠如願的考上大學的原因是,我感覺是孩子在內心裡有一個藝術夢。你陪伴孩子的成長這個非常的重要。如果作為我們父母的話,你會發現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的地方。每一個孩子他都有擅長的地方,我們的孩子他不是一無是處,有的家長會感覺到我的孩子就是什麼都不好,發現不了。但是在我們家庭中間,我們就會時常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只要是一個孩子,肯定有她專長的地方,我們就要尊重她。。」
(漯河新聞熱線:177 4644 2522,投稿郵箱:luohe@hnr.cn。映象網「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