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名學生身體異常,在孩子健康問題上恪守底線到底有多難?

2019-10-11   愛知教學園地

從毒奶粉到毒疫苗,這些近年來爆發的惡性事件接二連三地挑戰公眾的底線,讓人擔憂我們孩子們能否健康地成長,如今,連孩子們所處的校園都暗藏殺機。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北大附中實驗學校有近200名初中生身體異常,出現了流鼻血、眼睛干癢、身上出紅疹以及頭痛嗜睡等症狀。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北大附中初中部位於海淀區剛剛竣工的教學區。

這類校園環境安全問題事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15-2016年期間,全國多省就爆發過多起類似事件:

常州外國語學校493名學生身體異常,與學校選址有關;

北京實驗二小白雲路分校多名小學生流鼻血;

清華附中豐臺學校疑現毒跑道,幾十名學生身體異常;

北師大深圳南山附小几百名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等現象;

......

不管是剛剛爆出的北大附中還是之前的中小學,家長們在接受採訪時,都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他們都曾在學校操場聞到刺鼻氣味,這正是裝修時各類器材釋放出的有毒氣體。

4年過去了,為何校園環境安全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無人監管的校園安全

都是僥倖心理在作祟

就拿2015年爆發的「毒跑道事件」為例,其實早在2003年就有人指出:塑膠跑道內含有有毒物質甲苯二異氰酸酯,應當儘快終止使用。

彼時,為迎接2008奧運,北京希望學校操場儘可能多鋪設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以改善城市形象。

雖然當初得出最終監測結論是:合格的塑膠跑道基本無害,但在12年後,深圳多所學校卻出現學生集體頭暈、流血等不適現象,元兇正是被認定為無害的「塑膠跑道」。

既然存在安全隱患,為什麼這麼多年塑膠跑道還能那麼猖獗?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

因為沒人管。很多塑膠跑道的原料就來自廢棄的輪胎、電線,根本就沒有產品質量的檢驗合格證,很多施工方貪圖便宜就會直接買便宜、劣質的材料施工。

對於這一類人而言,沒有什麼所謂的校園安全、學生健康,賺錢才是根本。和谷歌公司的價值觀與底線「Do not be evil(不作惡)」相比,「不作惡」從來都是無良公司的天花板。

但如果監管、驗收環節做到了位,施工方也不敢如此膽大妄為。

北大附中就曾在5月、7月分別出具了針對暢春園校區教學樓的檢測報告,以及校園操場人工草坪的施工前取樣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相應標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家長在5月去參觀過校園,那時候校園還有兩層建築未完成裝修,操場還沒有正式施工。甚至在家長多次要求出具環境質檢報告後,學校給出的報告也被專業人士認為存在問題。

校方作為監管方,行事應以學生安全為先,如果學校都不能做到公開透明,置上百名本校學生的身體健康於不顧,那麼校園究竟是學生另一溫馨的家,還是虎穴?

面對校園環境安全問題,

國外是如何解決的?

全世界不少國家都曾發生過校園環境問題,有的是「毒跑道事件」、有的是「食品安全問題」,而每一次事件的爆發,都可能是一個學校、一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制度變革。

在2016年,韓國首爾教育廳在對市內143所學校的操場監測時,就發現有51所學校的跑道含鉛成分超標,京畿道也出現了更為嚴重的情況。

為此,首爾市和京畿道教育廳方面勒令問題學校立刻停止使用跑道。並且撤除所有問題跑道,更換為人造草坪或是環保磨砂跑道,政府也將對此進行撥款。

放眼世界,很多國家對於校園環境安全都有非常完善的預防措施。

在日本,很多學校都直接採用沙土跑道,希望能夠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並且有相關的法律約束學校的設施建設。

日本沒有發生過類似校園「毒跑道」的事情,但偶爾有中小學發生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問題,校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醫療衛生部門都會介入調查。

如果是因為校方衛生管理不善,則會追究學校最高責任者和具體操作者責任。並且根據問題嚴重性,相關負責人會有公開道歉、扣款、開除等相關懲罰。

美國各大學校跑道多為橡膠跑道,鋪在瀝青或者者水泥路面以上。美國對各個行業、各個領域、乃至一項工程的各個程序都有嚴格的法律法規。而且,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公司分別來完成。

以塑膠跑道為例,並沒有專門一個機構來規定學校塑膠跑道的生產商或者工程方等,而是針對整個行業材料生產有嚴格的規定與流程。

所有材料在生產、加工、使用前都經過多方、多次考證。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不僅僅是廠商、就連學校都會遭到起訴,面臨巨額罰款,乃至破產。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能做什麼?

那麼,北大附中發生了這起安全事件後,根據媒體報道,校方做了什麼?

1、9月初,大量學生身體出現異常後,學校出具了一份備受質疑的空氣品質檢測報告;

2、9月5日,開設遠程網絡授課。

3、9月6日,學校重新安排監測,但並有在學校反映較大的地下籃球館、美術館等布點,並且空調處於運行狀態,嚴重影響監測結果。

4、9月10日、9月16日,家長們兩次向學校提交了檢測申請,但是均被校方駁回。

5、9月19日,學校停止了網課,讓學生們回到學校,結果,統計發現在這之後,又新增了22人次不良反應。

6、9月28日,家長訴求聯繫北大附中多位領導請求回應,均未獲得正面答覆。

訴求無門,諷刺的是在2015年爆發「毒跑道事件後」,2016年北京市教委曾要求各區、學校一旦收到學生身體異樣的情況時,要果斷停用甚至剷除跑道等,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並且還對各項施工、監管流程做了詳細規定,如果發現有問題一經查實堅決依法依規處置。

可3年過去,一方是200名無緣無故患病的學生,一方是各種校方與家長之間的種種僵持,這種無助的局面並沒有任何的改變。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今年年初,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

3月12日時,小學部有家長曝光學校食堂存在食品質量問題,疑似使用過期變質的食物進行食品加工,有學生家長稱,部分學生出現了長期拉肚子、便血等症狀。

更有家長質疑,食堂中存在的大量食品添加劑,是否會對學生身體造成影響。家長們認為,正是因為食堂的食品安全問題造成部分學生出現長期拉肚子、便血等情況。

以上事件的惡劣之處還在於,就在事件爆發前的3月6日,溫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曾實地到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進行現場辦公。說一套做一套,明目張胆。在孩子的健康問題上,恪守底線到底有多難?

今年年初的「食品安全問題」讓無數中小學生在學校飯都不敢吃,難道這次的北大附中事件要讓2015年的「毒跑道事件」重演,成為壓垮學生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這件事情的惡劣之處就在於它並非首次,卻一直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北大附中在建設新校區時,從原料的生產企業再到學校的監管等,整個流程體系都癱瘓了。

出現了問題,不積極解決,能拖則拖,這難道不是一群「力量越大,責任越大」的怪獸在裝睡嗎?不做惡到底有多難?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你沒法預計一個裝睡的人什麼時候醒來,你也沒法評估一個壞人的良心何時能夠回來。

這次北大附中的事件關注者寥寥,但我希望這次事件能引起有關責任方對校園安全的重視,無論如何,不要再拿孩子的健康和開玩笑了,願這是最後一次出現這樣的報道。

參考資料:

[1]經濟觀察網(2019.10.8),《校園裝修環評質量未過關倉促入學?北大附中實驗學校逾百名初中生身體現異常》

[2] 呦呦鹿鳴(2019.10.8),《窗外事,窗內憂 | 北大附中實驗學校99名學生流鼻血,237人各種不良症狀》

[3]人民網韓文版(2016.7),《校園"毒跑道"追蹤:國外校園跑道採用什麼材質、安全監管如何?》

留言互動|您孩子所在學校各項基礎設施如何呢?歡迎您在文末「寫留言」把您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aizhi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