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5平米,他們居然盤活了一杯又一杯咖啡!

2020-07-13     美食導報

原標題:只需5平米,他們居然盤活了一杯又一杯咖啡!

還說咖啡是生活品味的代名詞?

太老土了!

來到當下,咖啡簡直成為年輕人與上班族的剛需,早午晚都要「猛灌」幾杯用以「續命」。

近年,城中湧現了不少「蚊型咖啡店」,它們的共通點是約只有5平方米左右大小,僅靠著外帶咖啡,就能成就一番氣候,它們都怎麼用小小的店面盤活一杯咖啡?

01

店面雖小 心機不少

這些蚊型店,之所以在一眾大氣的咖啡店前走位風騷,其租金與人力成本的壓縮是關鍵所在。其優勢是摒棄了傳統咖啡店那講究出品精美,場地雅致的模式,無需在一杯咖啡里添加諸多成本,直接以最優惠價格售出。

劣勢是沒有環境空間等條件的加持,咖啡本身的品質被集中放大,可謂一口定輸贏。所以說,深受歡迎的蚊型店,其實力不容小覷。與此同時,也是這些蚊型咖啡店,把人們的關注點,拉回到咖啡文化本質,從純粹地品嘗一杯咖啡中去體驗真正的品質。

02

蚊型咖啡店「鼻祖」

要說廣州的蚊型咖啡店「鼻祖」,.jpg咖啡大概無人反對。其首店開在天河南小區里一個不易察覺的位置,店面只有一個售賣窗口,一不小心就會路過。然而這毫不起眼的店面,卻無損它的存在感。

這間咖啡店的特色是,店員會用很長的時間服務顧客,從點單開始,店員便會解釋目前所售的咖啡使用什麼咖啡豆,它們各自的產地、風味特色、以及飲法和建議,在一番建議下買下了這杯咖啡,店員還要你且留步,說一下喝完之後有什麼想法,是否合乎口味等,如此你來我往的交流中,對咖啡的體驗是十分充分的。

更重要的是,咖啡在精不在多,一目只見三款咖啡可選:美式、拿鐵和小白,解決了大部分都市人都有的選擇困難症,這樣的安排,正是為飲客走了去蕪存菁的一步。

03

社區里蚊型咖啡店

蚊型咖啡店的選址,也對生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例如開在寫字樓與商業區的蚊型店,「快買快飲」的特點符合上班族的習慣 ,會成為該片區的剛需。那麼一些避開了商業區的蚊型咖啡店又如何呢?

這間位於海珠區社區里的「the common cup」就是特立獨行的一間,獨辟5平方米空間主營外賣咖啡,然而避開了繁華的商業區與寫字樓,一杯美式咖啡售價15元,手沖咖啡只賣25元左右,良心得有點過份,但動機也十分明確:以超高的性格比,給懂咖啡的人欣賞。因為咖啡豆是自家烘焙的,店主對咖啡的專業也會投注其中,每一款豆的產地、莊園、處理手法也會細緻講述,還會即場手沖不同的咖啡豆,給來往的客人品嘗。總而言之,人情味與專業度成為這間店的特色,店面雖小,客人真的不少。

04

陶瓷店裡的蚊型咖啡店

這間位於東山口名為「靜山」的小店,初一看,都會以為是一間陶瓷店,然而穿過看似陰暗的建築內部,就會在盡頭髮現一間蚊型的咖啡店「寄生」其中。

這間店長而狹窄,只在吧檯前擺了一張二人椅子,可供就座,除此之外,咖啡店內的所有空間,都交給了咖啡機、冰箱等器材,而這間看起來侷促的小店,咖啡的選擇真的不少,除了基本的美式、意式與手沖咖啡外,這裡還引入了近期熱門的「冰博克咖啡」。

所謂冰博客,是德語「eisbock」翻譯過來的,是一種從啤酒釀造手法里提取元素而成的咖啡,先是對牛奶冷凍成固態,再放入4℃的環境中進行解凍,由於各物質熔點不同,蛋白質、乳糖等物質相較於水會先融化,去除了這些部分,就能達到對牛奶提純的目的,而提純後的牛奶便用來製作咖啡,針對不同的咖啡豆特質,成就一杯獨特的「冰博克咖啡」,喝起來香甜又不失咖啡的醇厚,是近期咖啡界的風潮之一。

05

寫字樓里蚊型咖啡店

Square Coffee是一家只有5平方米的迷你箱概念咖啡店,因為就在珠江新城的寫字樓內,這間店的菜單以最小的選擇,創造最大限度的風味。目前,店內的咖啡豆,有特別定製的SOE和拼配豆,看起來選擇不多,卻用以製作美式、意式和創意飲品三種,是固定規則下的變奏。

對於咖啡的原旨派,美式最合適,能直接地品嘗所選用咖啡豆復合風味,也最提神醒腦。而意式則最適口,是迎合大眾口味的一款,偶爾想中和一下口味的人的首選。創意飲品則是針對咖啡接受程度低的客人,提供一個折衷的選擇,在咖啡的基礎上加入不同的風味,如蘇打水,椰汁等。小小一間店,迎合了不同口味的不同需求,成為附近寫字樓上班族的一杯「續命咖啡」。

今天話題

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你喜歡的寶藏咖啡店?

今天作者

羅珊珊

編輯&排版

彭柔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m6YSXMBiuFnsJQV4H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