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糖尿病患者有一個誤解,就是水果含糖量高,因此患者就像不吃糖一樣不吃水果,其實這樣更加不利於患者健康。水果和蔬菜都是具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是可以幫助降糖、降血脂的,還能增加患者的飽腹感,控制體重等。糖尿病患者不是不吃水果,而是要懂得選擇水果,以便患者能夠營養均衡。
糖尿病吃水果的講究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正確吃水果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穩定的情況下就可以吃水果。
血糖控制好的標準是:餐前血糖<8mmol/L,餐後血糖<10mmol/L。
而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在兩餐之間,飢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後,這樣對於血糖的影響較小。考慮到每100克新鮮水果產生的能量約為20-100千卡,所以血糖控制穩定的患者,每天吃200克左右的水果對血糖影響是比較小的。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一次性盲目吃較多量的水果。
兩餐之間,比如上午10:00左右,下午16:00,吃水果比較適當。餐後不要馬上就吃水果,要等1-2小時後再吃,睡覺前1-2小時吃水果,可以減少夜間低血糖的發生。當然,吃水果時要注意,控制水果攝入量,不能一吃就放開肚皮,毫無顧忌。
另外,反季節的水果少吃,一般都是反季節水果,個頭飽滿,色澤鮮艷,味淡而不甜。挑選的時候要注意識別。如果不幸已將激素水果買回,那麼補救的辦法就是放一段時間等激素自行降解再吃或者將水果削皮之後放清水中浸泡20分鐘,讓激素溶解在水中之後再吃。
糖友應避免過多攝入的水果
像菠蘿,提子這些水果,血糖指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高,因此糖尿病人應該儘量少吃這類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