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箭隊新賽季的兩大疑問,哈登為兄弟犧牲單打是否值得?

2019-10-03     木南侃球

根據shames的最新消息,韋少將在10月8日的季前賽復出,也就是說,再過五天我們就能看到二哥三弟再次聯手的樣子了。不過關於這支新火箭的種種疑問,不是韋少上場打球就能解開的,很可能貫穿整個賽季。

自從保羅和韋少互換,輿論一直存在兩種聲音:

第一種表示看好,火箭幾乎沉寂了整個夏天,如果沒能得到韋少,很可能最終顆粒無收,樹挪死人挪活,先試他一個賽季,總比陪保羅繼續變老要好。

第二種持保留態度,韋少一定比保羅更適合哈登嗎?會比保羅來火箭的第一個賽季效果好嗎?韋少和保羅位置相同,球風迥異,7年過去了,二哥和三弟都變了,還能像過去那樣兼容嗎?一個球夠分嗎?看上去很難,當初保羅來火箭也有過類似擔憂,這次似乎更嚴重。

第一個疑問:韋少比保羅更適合哈登嗎?

我們現在說韋少比保羅更適合,大多是出於球場之外的原因,哥倆的兄弟情,一起經歷過總決賽,哈登和保羅的關係又一直不算親密,性格也是兩個極端,上賽季結束後還傳出過矛盾風波,對比之下更為明顯。

但我們也都知道,打球不是交朋友,靠兄弟情義打不下江山,場上的部分才是重點。哈登遇到韋少,顯然不像詹姆斯遇到濃眉或小卡遇到喬治那般讓人陶醉,畢竟比的不是名氣和金錢,而是聯手後對彼此的幫助以及對團隊實力的影響。

從達成交易到發布會再到最近的媒體日,哈登和韋少一直重複著「為彼此讓步」的承諾,哈登說歡迎兄弟到來,不介意交出球權,相信會有美好未來,韋少說不在意犧牲數據,很喜歡火箭的體系,等等。

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這都是場面話,換誰都會這麼說,實際情況可沒這麼簡單,這兩位史上USG%前二紀錄保持者、過去三年包攬USG%頭名的持球魔王,如何解決球權問題,光靠嘴說可不夠。

美國的一些專家給出的建議是韋少一定要打得分後衛,意思是讓哈登打組織後衛。稍微想想就知道,兩人都是雙能衛的代表,現在流行叫持球創造者(playmaker),糾結位置分配其實沒有意義。

哈登此前名義上是得分後衛,但同樣也是團隊發動機,韋少名義上是組織後衛,實際也是進攻箭頭。

所謂的「韋少要打得分後衛」,其實是想說現階段哈登的持球能力比韋少更靠譜,如果必須有一個人做更大的犧牲,必須是韋少。上賽季韋少經歷斷崖式效率下滑,哈登又打出了歷史級進攻表現,在此前提下,這種說法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即便如此,問題就能解決嗎?顯然不是。

韋少交出球權,意味著要打更多的無球,無球進攻的首要威脅是投籃能力,韋少過去兩個賽季三分命中率都不足三成,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只有30.8%,比起保羅的37%相差甚遠,火箭的單打體系需要外圍拉開空間,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信號。

總之,韋少打無球的效果一定不如持球,反過來讓哈登打無球更不現實。

具體會打成什麼樣還要看比賽,但火箭的戰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畢竟除了保羅換韋少,主力陣容幾乎沒變,教練也還是德帥。所以不出意外還是單打為主,三分至上的思路,哈登和韋少輪流單打,射手環伺三分線外。

上賽季的保羅由於狀態下滑,單挑大幅減少,韋少雖然效率下滑,依舊能勝任單挑,突破衝擊力還在,即使巔峰期的保羅也不具備韋少的突破殺傷力,而過去兩年的保羅更多靠遠投終結,突破次數並不多,這也是韋少相對保羅最大的優勢——他有和哈登同級別的突破威脅,都能改變防守陣型,理論上更適合單挑體系。

除此之外,韋少還有一項技能是哈登和保羅都不具備的,那就是快攻。各路專家給火箭的建議中幾乎都包括了這件事:提速。

第二個疑問:火箭適合提速嗎?哈登犧牲單打值得嗎?

韋少最近五個賽季有三個賽季的常規賽場均快攻得分排聯盟第一,另外兩個賽季排第二,僅次於15-16的庫里和18-19的詹姆斯。他的反擊一條龍有多恐怖,不需要多解釋。

火箭前兩天對上海大鯊魚的季前賽,由於韋少沒打,實力差距又過大,幾乎沒任何看點,但有一件事只得關注,火箭全場靠快攻得了32分,中鋒卡佩拉快攻得分第一,9分,格林第二,7分。哈登第一節9分鐘9個助攻,火箭全場節奏(PACE)為104,過去三個賽季分別是100、98、98。

雖然和對手實力差距過大有關,但火箭的確有打快的趨勢,或許是為了迎合韋少?畢竟德安東尼也是靠「7秒或更少」成名的,打快對他來說不陌生,但過去兩個賽季火箭是靠慢節奏成功的,這支新火箭,真的適合提速嗎?

德安東尼來火箭的第一個賽季,火箭節奏排名聯盟第三,那一年哈登開始嘗試打1號位,保羅還沒來。

第二年保羅到來,常規賽節奏排聯盟第13,按說屬於快節奏球隊,但具體看節奏排名:

10月節奏第21,5勝3負

11月第6,12勝1負

12月第3,9勝5負

1月第9,10勝4負

2月第30,12勝0負

3月第21,14勝1負

4月第25,3勝3負

上賽季火箭節奏排聯盟第27。

保羅來火箭的初期,球隊還在延續快節奏打法,從2018年2月份全勝開始,火箭突然開始變慢,並且一慢到底,顯然那是更適合的打法。

保羅歲數大了,沖不起來了,何況巔峰時期也不是快攻型球員,哈登喜歡慢節奏單挑,不像早期那麼愛衝刺了,火箭陣容偏矮,大體重球員偏多,年齡又偏老,橫看豎看都不像打快攻的球隊,所以即便是崇尚快攻的德安東尼,也要因地制宜。

過去幾年火箭最適合下快攻的球員都走了,布魯爾、阿里扎、恩尼斯等等,現在陣中能打上輪換的,很難說誰能把快攻貫徹好。

韋少是個不錯的火車頭,但也需要相匹配的車廂,何況他也年紀不小了,夏天做了手術,上賽季季後賽能看出他的一條龍似乎不像過去那麼犀利了。

火箭當然可以嘗試提速,至少不能再按照倒數五名的節奏打了,事實證明那是無法成功的,提速未嘗不是一種積極的改變,但切莫矯枉過正。

韋少以前的快攻搭檔都是誰?杜蘭特,喬治、羅伯森、伊巴卡等等,全是風華正茂的大長腿運動健將,火箭一個都沒有。

重點在於,如果要打快,哈登必然會做出犧牲,過去兩個賽季他拿到了MVP,打出場均36分,比肩喬丹的賽季,靠的是慢節奏單挑和隨心所欲的控制權,快節奏意味著快速終結,沒時間給你慢慢運球找機會。

當然有人會說,理想狀態下快慢結合不是很完美嗎,像勇士那樣一會快一會慢,讓對手無可奈何。現實往往很骨感,如果真朝著這個方向打,最後很可能變成快不起來也慢不下去,兩邊都不合適。

並不是我悲觀,而是火箭的配置和體系都有很大局限性,不可能和過去那支勇士同日而語。

保羅的一個優點只得哈登和韋少學習

好在時間還長,西部幾大豪強都還處於磨合階段,對火箭來說,變化的餘地的確不大,不像快船和湖人令人充滿遐想,但這也是他們的優勢,有穩定的體系,並且已經得到證明。

其實無論打快還是打滿,關鍵在於把握分寸,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很可能要用一整個賽季甚至更久的時間。當務之急是定下一個基調,哪邊是重點,哪邊要讓步,不可能雙管齊下,硬體不允許。

哈登和韋少同樣也要考慮類似問題,光讓步是不夠的,要保證利益最大化,只有不斷磨合,找到最和諧的點,或許是韋少完全讓步,哈登做老大,也可能是哈登稍做犧牲,保證韋少的參與感。

擺在兩人面前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他們都是那種習慣無限開火權的大哥級人物,經常會有「投不進就無限投」的賭氣時段,不用多說,必須要避免。

最後一件事,又要提到保羅了,雖然年紀大了,狀態下滑嚴重,但他有一項壓箱底的功夫,是哈登和韋少都不具備的,那就是關鍵時刻穩定軍心,控制節奏的能力。還記得那次連續27個三分不進嗎,假如當時有保羅在場,不敢說贏下比賽,但一定會身體力行地去改變隊友愚蠢的投籃選擇。

哈登和韋少都有能力去做類似的事,但還需要時間學習,或許這才是他們最需要改變的,如果兩人都做到了,整支球隊可能也就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ybNkG0BMH2_cNUg7j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