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猶豫要不要申請專利,這些案例告訴你,專利申請有多重要

2019-08-15     一休說智慧財產權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際國內競爭的日益激烈,無論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傳統領域的企業,智慧財產權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包括對人才和技術的管理,還包括對智慧財產權的管理。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可通過對智慧財產權的管理來充分發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要素的效能,充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優化。

智慧財產權是每一個企業發展的無形資產,企業可通過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法律途徑來避免本企業所擁有的產品、技術的智慧財產權被侵犯。同時企業對商標和品牌的運營能力可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大力增加經濟效益,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智慧財產權作為提升企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一把利劍,在改善企業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保障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企業申請專利的主要目的在於:其一,通過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係,從而有效保護髮明創造成果,獨占市場,以此換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及時申請專利就是要防止其發明創造成果被他人隨意使用,喪失其應有的價值。其二,及時申請專利是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防止競爭對手將相同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從而確保自身產品生產與銷售的安全可靠性。

若是未及時申請專利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案例1一念之差,使中國第一台VCD機研發企業痛失商機

安徽萬燕公司曾因推出「中國第一台VCD機」而輝煌一時。當時已經開創出一個市場,並形成一整套成熟技術的萬燕公司,本應擁有占據VCD全部市場而獨霸天下的絕對優勢。然而「申請不申請專利似乎意義不大,關鍵是要讓產品占領市場」這一念之差,致使萬燕人把VCD生產銷售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給了別人,以致形成了日後VCD市場諸侯紛爭的形勢。人們可以想一想,沒有專利,缺乏強有力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怎麼能獨占市場呢?正是因為沒有專利保護,萬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機幾乎被國內外各家電廠商全部買去作為樣機,成為被其解剖的對象和日後爭奪VCD市場的「依靠」。萬燕公司面對自己千辛萬苦研製的新產品在為他人做嫁衣,卻只得無可奈何。沒有專利保護,使得推出中國第一台VCD機的安徽萬燕公司丟掉了市場,失去了商機。

可見,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於一項新產品、新技術是至關重要的,申請專利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就進行考慮,如此才能在產品推向市場時就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而不至於為他人做嫁衣。

對個人而言,未及時申請專利也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案例2 屠呦呦贏了諾貝爾,丟了專利和商標,是喜還是悲?

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委員會舉辦新聞發布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因之獲獎的治療瘧疾藥物青蒿素相關專利旁落瑞士諾華公司手中,中國作為青蒿素原料主產地卻只能獲得提供原料物質的微薄利潤,而前者卻享受專利壟斷的滾滾財源。

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連「屠呦呦」這個商標也被人搶注,2011年屠呦呦獲得具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醫學獎,然後就有「職業商標註冊人」盯上了她的名字。在智慧財產權管理平台知庫寶通過商標查詢發現,在她得獎的翌年即2012年,「屠呦呦」商標就被自然人余孝志和宿州市夏氏眼鏡有限公司分別申請註冊在國際商標分類的第5大類和第9大類下。

由於專利意識淡薄和有關法律的缺失,是導致這青蒿素專利權旁落的主要原因,這不得不令人惋惜和深思。

專利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利用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確認發明人對其發明享有專有權,以保護和促進技術發明的制度。對此,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當今的全球化的競爭,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和智慧財產權的競爭。專利制度已不單單是鼓勵發明創新的手段,而更多的是鼓勵技術壟斷和市場競爭的合法工具。

因此,面對開放的全球經濟,只有在專利制度的保護下,中國有競爭力的商品與服務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全球的市場,並以此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獲取更加豐厚的利潤。

當前,在黨和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必須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全面實施,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制度激勵發明創造、提升創新水平、保護創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的作用,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大力推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mLJlGwBvvf6VcSZPH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