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學霸翟天臨、才女馬思純、知識分子靳東後,江一燕又成功跨界變身「建築大師」!
明星玩人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但是明星總愛玩自己hold不住的人設,那就真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了。
江一燕這幾年公益、攝影、畫畫都沒少弄,唯獨本職演戲那是一點都沒碰。
這不,熱衷於「跨界」的她又看上了建築這行。
她參與設計的作品綠色「夢想家園」獲得「建築大師獎」(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以下簡稱AMP)
網上的文章都是這樣的。
各種天花亂墜好一頓夸,什麼「原來做演員只是玩玩」,「被演員耽誤的寶藏女神」、「不愧是就連劉嘉玲都稱讚娶妻當娶她的奇女子」,「設計理念太棒了」……
360度無間隙向江一燕發射彩虹屁。
還衍生了一波#江一燕生圖#的話題。
江一燕本人也高高興興地在社交軟體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還說自己和高迪(世界著名建築大師)「有著些許相似的靈魂」。
Emm……江一燕真的不考慮補一補某男撲街的功課嗎?
按照以往慣例,質疑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大家質疑的點主要有三個:
這年頭獎項滿天飛,有奶就是娘,誰知道你這是什麼級別的獎,說不準是什麼野雞獎準備拿來騙騙外行小粉絲。
2019年的頒獎禮拿著2018年的證書,賽事得獎建築師說她只是來合影而已,什麼情況?
獲獎作品是江一燕自己的房子,給自己的房子裝修,肯定會提意見,但是第一次聽說甲方還能作為設計方得獎的。
我們帶著這三個問題往下看吧~
江一燕錯把雞毛當令箭,野雞獎當資本?AMP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江一燕拿的證書顯示,該獎項的名稱為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也就是建築大師獎。
該獎項的網站描述還是很牛逼的。
AMP是一個曾組織過眾多獎項,成立於1985的老牌集團舉辦的。
這些獎項的名字都帶有關鍵詞「國際、巴黎、倫敦、年度」等詞語。
但是和通稿彩虹屁江一燕一樣,華而不實,權威性不是很高。
該獎項從2017年才開始頒獎,今年是第三屆,每年有41個獎項,200多位獲獎者。
有部分建築師知道有部分建築師不知道,基本上很多小建築師都得了這個獎,而且得獎者以中國人為主,貌似花錢也是可以買的。
從它高昂的報名費就可以看出一二。
「參與評選的報名費為330美元(約合人民幣2336元),學生參與者為80美元(約合人民幣566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
「這個建築獎真沒聽說過。國際影響最大的專業獎項還是普利茲克獎以及美英等的協會獎和國內的建築業協會獎。但近年來也有一些商業類的獎項。這個建築師大獎我還真不太了解。」
業內人士還表示,在國外沒有什麼正規不正規之分,國家和個人機構都可以舉辦。
在美國,建築設計類獎除了普利茲克,還有無數個行業協會的獎,此外,各個州層面也會發獎。
綜上所述,AMP是建築界存在感不強、且比較年輕的獎項。
對於專業建築師來說可能不屑一顧,但是對於演員江一燕來說確實值得慶祝一番。
蹭獎就算了,2019年的頒獎禮拿著2018年的證書?!什麼情況!
江一燕的彩虹屁通稿是在21日開始全網覆蓋。
也正是這個時候,一位名為朱培棟的建築師在朋友圈裡說,自己根本不認識江一燕,當天的活動聽說是江一燕恰好在巴塞隆納,得知消息後趕過來觀摩的。
而據了解,這位朱培棟正是今年這個美國建築大師獎某一組別的最終大獎得主。
大家就開始蒙圈了。
怎麼回事啊?難道江一燕蹭獎?明明沒得獎但卻讓大家以為她得獎了?
可她自己說得清清楚楚,有參與設計,自己「跨界建築」。
而且「陪我」兩個字分明透露出她是主設計師。
此時故事的反轉來了。
當時拍照的攝影師跑出來為江一燕澄清她不僅沒有蹭獎,而且是建築師朱培棟主動來找江一燕合影的。
還重拍了一次。
不知不覺間江一燕蹭獎的故事變成了建築界宮斗,這神奇的發展也不知是怎麼回事?
難道真有娛樂圈體質一說,連帶著把建築界都傳染了?
不管怎麼說,看來江一燕沒蹭獎,人家是真得了這個獎,而這位建築師插曲就像某網友說得一樣。
那江一燕手上的證書為什麼會標註18年呢?
她分明參加的是2019年的頒獎禮,難道她涉嫌造假?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從攝影師的澄清中就可以知道,18、19年的獲獎者都會來參加,這也是為什麼江一燕手上拿的是2018年的獎項。
甲方提出要求算是參與設計嗎?
另外大家最不能理解也最好奇的就是建築這個相當有門檻的行業江一燕是怎麼突破次元壁的?
在網上各種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築不像跨界唱歌、跳舞、攝影,他的難度非常高。
這個行業非常需要經驗和資歷的沉澱。
不少人年紀一大把才獲得人生中第一個獎項。
而且設計師是終身責任制,需要建築資質。
江一燕獲獎的項目名叫「LJVilla」,獎項類別是室內設計和住宅。
首席設計師是一位叫Thore Garbers的德國人。
江一燕的名字被放在設計團隊中,位列第一。
但尷尬就尷尬在大家在深扒的過程中發現江一燕是「LJVilla」的甲方。
而且,她並不是設計公司Garbers & James Architectural Studio的成員。
我們都知道甲方在設計師設計房子時肯定會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而且在AMP中的一段項目介紹視頻中確實可以看到江一燕為「LJVilla」付出了不少心血。
比如在6年的時間裡,一直尋覓契合的設計師,總共請了六任。
而且據江一燕說「最終呈現出來的,主要是我跟他一起的想法。」
所以說,江一燕獲得建築大師獎,此消息不能說造假。
不過,這樣就變身成建築師未免有點牽強。
江一燕更像是靈感muse。
她提出自己的想法,由建築師把她的想法實現。
想法變為成果的過程才是建築師之所以稱之為建築師的過程。
當然如果江一燕能夠解決這個過程,那她得獎自然沒什麼毛病,但問題就是江一燕參與的深度我們無從知曉。
而從學建築的人口中得知建築師不僅僅是設計出好看的有創意的房子就可以了,他們還需要考慮動能布局、通風采光,將藝術與生活融合才可以。
所以不少建築行業人士議論頗多。
而江一燕之所以遭到群嘲主要還是江一燕太嘚瑟了。
關於江一燕獲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類似主題的通稿和消息。
#江一燕獲建築大師獎#九個字醒目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但其實這是一個團隊獎項,而且她甚至不是主設計師。
各種通稿都在各種花式描述江一燕如何如何牛,但沒有人去說主創設計師和團隊。
所以有的網友認為這是偷取設計師的「勞動成果」。
而且這不是江一燕第一次被爆出來拿著半截就開始往自己臉上貼金。
江一燕做公益大家都知道。
這得益於他們團隊不遺餘力的各種曬視頻曬照片。
在團隊的渲染中,感覺江一燕已經徹底轉行當支教老師了。
最初大家覺得江一燕真是人美心善,畢竟普通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在山區支教八年,但江一燕卻堅持下來了。
但實際上她一年只去一兩個星期而已,而且去了就要拍照片回來給大家看。
另外對於江一燕獲得的獎項介紹是「最具權威的世界級建築獎項」。
「最」字一出誰與爭鋒,瞬間就有種讓人想去扒一扒的感覺。
果不其然,被扒出來沒有「最具權威」,也不是「世界級」。
如果把這些讚譽江一燕的通稿看成兜售江一燕人設的載體,所賣的物品就是江一燕的「建築天才」人設,那這不就是明晃晃的虛假廣告,赤裸裸地欺騙消費者嗎?
還是那句話,人設可以立,但切記誇張。
人設崩塌界前輩翟天臨的昨天在向蠢蠢欲動意欲造作的演藝圈同仁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