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他們的故事感動人心

2020-02-04     聊城新聞網

在陽穀縣獅子樓街道, 有這樣一群人,春節期間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放棄了難得的休息時間,東奔西走開展外來人員排查及重點對象監護工作,日夜輪班做好進出人員登記和外來人員勸返工作,定時定點進行噴洒消毒和防控知識宣傳……這樣的場景,獅子樓街道各個村莊和社區每天都在上演。

幹部帶頭,吹響「集結號」

面對轄區內人口數量大、居住分散、流動性強的狀況,街道全體幹部職工嚴格落實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制度,每天對轄區人員流動情況進行排查,對排查出的湖北、返鄉人員實施「日報告」制度,密切關注重點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對農貿市場、居民小區、健身廣場等公共場所每天進行噴洒消毒,勸離聚集人員,盡最大努力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確保防疫工作全覆蓋、無死角。黨員請纓,組成先鋒隊,「要在村口設立值班崗嗎?我報名參加!」「一天幾個人?我後天單位值班,其他時間都可以。」「也算我一個,哪天都行,聽組織安排。」在「劉華村黨員之家」微信群里,黨員們紛紛報名,踴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成立33支黨員先鋒隊,設置疫情防控執勤點106個,在主幹道路、村莊入口、居民小區門崗等處24小時輪流值班,最大限度防止外來人員進出。黨員志願者照顧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開展正面宣傳,消除群眾恐慌。

群防群控,構築「防護網」

「為切實保障大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外出請務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街道黨員幹部每天通過廣播、宣傳欄、LED屏、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等多種方式推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常識,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各社區懸掛宣傳橫幅300條、設立警示牌180個,發放宣傳頁8000份,進一步增強群眾防護意識;各村(居)建立返鄉人員微信群,實時掌握生活、健康狀況;陽穀三院的醫務工作者深入各社區宣講防護知識及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派出所民警協助社區勸離廣場聚集群眾,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參與,構築起一張嚴密的疫情「防護網」。

強化監督,種好「責任田」

「八里橋村夜間值班人員已到崗;陳段俞村夜間值班人員已到崗……」這是紀工委書記周長勇同志每天在微信群里的例行通報。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獅子樓街道紀工委每天開展例行巡查,街道主要領導採用「四不兩直」方式深入村、社區、防控工作點進行督導,查看各村、社區人員輪班、防控知識宣傳、進出人員登記、重點人員排查等情況,對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激勵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一線彰顯擔當作為。

愛心援助,架起「連心橋」

「這天寒地凍的,大家都辛苦了,我們準備了一些工作餐給大家,都歇歇吃點飯吧。」為了讓在路口執勤的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員能夠吃上熱乎的飯菜,新理念餐廳的員工每天定時將一箱箱盒飯送到陽大路路口執勤點,餐廳負責人表示:「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盡一份微薄之力。」各基層黨組織也紛紛發起愛心捐贈,其中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1月30日已向山東省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下步還將陸續捐贈50噸84消毒液用於疫情防控;大門、蘇莊、董賢、劉坑、前呂小區等多個黨支部均出資購買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免費發放給群眾,一份份愛心捐贈架起了黨群干群「連心橋」,也增強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布雙起 通訊員 馮曉晴 劉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aLFDXAB3uTiws8KXF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