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水利》帷幕灌漿方式及方法

2019-07-25     常江後浪

一、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1、灌漿壓力。採用循環式灌漿時,灌漿壓力表或記錄儀的壓力變送器應安裝在灌漿孔孔口回漿管路上;採用純壓式灌漿時,壓力表或壓力變送器應安裝在孔口處進漿管路上。壓力表或壓力變送器與灌漿孔孔口間的管路長度不宜大於5m。

2、普通水泥漿液水膠比可採用5、3、2、1、0.7、0.5六級,細水泥漿液水膠比可採用3、2、1、0.5四級,灌注時由稀至濃變換。

二、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應符合下列原則:

當灌漿段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於1L/min後,繼續灌注30min,可結束灌漿。

當地質條件複雜、地下水流速大、注入量較大、灌漿壓力較低時,持續灌注的時間應適當延長。

全孔灌漿結束後,應以水膠比為0.5的新鮮普通水泥漿液置換孔內稀漿或積水,採用全孔灌漿封孔法封孔。封孔灌漿壓力:採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和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可採用全孔段平均灌漿壓力或2MPa;採用孔口封閉法時,可採用該孔最大灌漿壓力。封孔灌漿時間可為1h。

三、工程質量檢查

帷幕灌漿工程質量的評價應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要依據。帷幕灌漿檢查孔應在分析施工資料基礎上在下列位置布置:

帷幕中心線上。

基岩破碎、斷層與裂隙發育、強岩溶等地質條件複雜的部位。

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鑽孔偏斜過大、灌漿過程不正常等,經分析資料認為可能對帷幕質量有影響的部位。

防滲要求高的重點部位。

單排孔帷幕時,檢查孔數量可為灌漿孔總數的10%左右;多排孔帷幕時,檢查孔的數量可按主排孔數10%左右。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至少應布置一個檢查孔。

帷幕灌漿的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後進行,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鑽進,分段阻塞,分段壓水試驗,宜採用單點法。

四、帷幕灌漿工程質量的評定標準為:

經檢查孔壓水試驗檢查,壩體混凝土與基岩接觸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為100%,其餘各段的合格率不小於96%,不合格試段的透水率不超過設計規定的150%,且不合格試段的分布不集中;

其他施工或測試資料基本合理,灌漿質量可評為合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vvQKmwBmyVoG_1ZrR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