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程式設計師生存之道

2019-08-09   程式設計師聖經
作者:風中紙鷂 
來源:公眾號腳本之家

很多朋友都說,IT是吃青春飯的行業。很少人能在35歲之後還呆在這個行業。在這個行業滾打多年後我,有時在想是不是就有必要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這還得從認識的1個哥們的故事說起。

技術的貶值 VS 代碼搬運工

有這樣1個哥們,他常常讓我摸不著頭腦。自從之前離開老東家之後,好端端1個技術不幹,就轉行搞企業相關的事務,比如學習稅法、怎樣註冊商標。記憶中,他常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

現在的技術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有空還是學習下經濟學什麼的

至於為什麼技術不值錢呢,他時不時舉出這樣1個例子,以前寫1個網站需要自己搭建伺服器、需要招募程式設計師等一系列工作。然後經過九牛二虎之力,總算開發出1個帶BUG的結果。而現在,你可以購買各種雲服務、使用小程序解決你之前的一系列問題。

當然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觀念,這裡就不深究。那麼,技術是不是一直在貶值呢? 其實不然。從前,做師傅的總是藏著掖著一些核心技術,至死才願意告訴徒弟。而今隨著信息的開放性、透明性的逐步完善,很多東西都可以直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檢索。不得不說,以前千辛萬苦才能得到的東西,現在直接百度一下就出來了,於是技術就開始貶值了,變得一文不值了。

然而,正如信息安全中有個暗網、灰網的概念,我們當前認知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而很多職位看起來聽高大上的,實際上不過是代碼的搬運工。不信你問下自己,你有沒有試過獲取Python的線程當前狀態?當前線程是運行中、已經停止還是已經結束?

因此對於有含量或行業保密的技術,一定要及時申請版權或者專利保護的,這是1種知識產出。這會我總算弄明白,那哥們原來是有先明之見,果真是高。



那麼,除了努力掙紮上班,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呢?

如果不細想,還真沒發現腦袋裡還真存有些想法。

培養一門副業

雖然說擁有一技之長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但是,1個不懂的培養副業的工作是不完美的。不得不說,對於第一職業的選擇,很多時候是出於無奈。比如,我大學的時候讀的就是軟體工程,如果畢業不當碼農還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做一行只能愛一行。只是當初選擇是研發還是DBA還是運維的區別。

而對於第一職業,是不可能一條道走到黑。因此,有時還是有必要發展第2個職業,比如有些人喜歡烘焙,有些人喜歡園藝設計。此時,完全是可以將這些興趣培養成自己的副業,並將它慢慢扶正。

這個社會發展速度太快,職位的更替更是推陳出新,什麼試睡師、鑒黃師從新聞中冒出。而上班只是為了維持生活,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投入的工作,距離跳槽又不遠的。

如果真有1門副業,深得你喜歡,又能給你帶來收入,有時間還是可以培養培養。說不定哪一天,它會成為你的主業。

回家繼承父業

對於家裡有礦,父命難違的情況(如家族企業),回家繼承父業也不失為1種選擇。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果你真有這樣的機遇,還是踏實回家去吧,至少可以少奮鬥幾十年。前提是,你真心想回去。

自主創業

當你在1個行業做了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及財富後,完全可以考慮自主創業。當然,如果自己相關能力完全能支撐得起的想法,也是可以提前實施。當然,自主創業的話,最好還是找上幾個聯合創始人。1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幾個性格不同的人組合起來,抱團取暖總不至於凍死。然而,創業是個九死一生的過程,怎麼活下來也是個問題。

從事教育相關工作

在國內,每年大學生畢業生數量總是高居不下,每年都是最嚴峻就業季,然後又被消化了。


而學校與企業需求的脫節,導致教育相關的工作的火熱。如果有條件,可以嘗試從事教育相關的工作,比如簽約當講師或者對學員進行培訓。

不得不說,IT的培訓院校這幾年如雨後春筍,很多聽都沒聽過的名字,但是這些需求卻帶動了有經驗師資的缺乏,如果自己屬於有經驗的那類,也是1種選擇。

當然,有時間和能力並想往這方面發展,還是專心考個教師證,去公立院校當個計算機老師更為穩妥,理由你懂的。

理財與投資

常言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1個不會打理財富的人,財富會遠離你。

對於理財,不是說非得要有幾萬,幾十萬才可以開始理財。即使1個月有幾百塊,將它存進餘額寶類似的貨幣基金,也比閒置著好。總所謂積少成多,強制的儲蓄可以減少無必要的花費。

而金融的衍生品種,除了定期存款,還有債券、股票、基金、貴金屬投資、期貨及外匯交易。每1個都是一門技術,比如外匯交易可以讓你1天賺個幾百塊,也可以讓你一天虧掉幾百塊。當前,與你使用的槓桿有關。

其中比較穩妥的還是購買一些債券,如超短債、中短債。而貴金屬可以選擇黃金ETF交易,至於基金則看自己承受的能力而定,搭配一些QDII、股票型基金以及指數型基金,這樣1年下來如果有個10%的收益率,也不浪費這一年的時光。

當然,如果有能力及閒錢投資不動產,如房產也不失為1種投資方式。

拓展交際圈子

有時候,不得不說程式設計師的圈子是很小的,有必要還是多認識一些這個行業之外的人,比如保險、金融、律法、醫療。至少在你有問題的時候可以諮詢下別人的意見。

對於程式設計師經常熬夜的問題,給自己購買份保險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那種包含猝死的意外險。而保險品種的五花八門,如果能認識些靠譜的保險人員,不是為了業績忽悠你的那種,只是可以拿到比較優惠的價格。保險這種東西,只有合不合適,沒有好不好。

而法律相關的人員更不用說了,什麼創業、離職與東家有糾紛的問題都是繞不開的問題。

年齡不是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世界不排除有些人是大神中的大神,天外有天。他們是群不斷的學習,在自己的領域中是神一樣的存在,讓我汗顏。



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的下降與思維的固化,是難以跟上年輕人的思維。隨著技能的不足,被社會殘酷的淘汰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年齡只會讓人變得沉穩,並不會讓人失去競爭力。

有時,還是要擅於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帶領別人一起前進,而不是獨自衝鋒,才可以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本文作者:風中紙鷂,1個多年滾打於Web開發的研發工程師。熟悉PHP、Java、C++等程式語言,以編程作為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