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醜陋建築」禁令出台,誰在助推這場審丑狂歡?

2021-04-17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醜陋建築」禁令出台,誰在助推這場審丑狂歡?

第3152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些年,「丑」出天際的城市建築層出不窮,花棉被配色的大劇院、茶壺狀景區、錢幣狀大廈,三尊福祿壽和三桶泡麵也是建築界的神作。他們為何被建造,又是被誰所造?近日出台的國家文件能夠遏制這種亂象嗎?面對醜陋建築,我們的態度到底該如何?

作者 |郭雪梅(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可可文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502字 | 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審美沒有高低,但建築有。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築方針, 嚴格限制建設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嚴禁建設「醜陋建築」。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

所謂「醜陋建築」,其實並非個人主觀意義上的難看,而是近幾年層出不窮的「土」「俗」建築。例如將福祿壽設計為外觀的天子酒店、極致粗糙的「飛天之吻」、色彩拼貼混亂的廣州融創大劇院、各類爬行動物造型的巨型建築……

作為建築界的「金酸梅獎」,RCC旗下媒體建築暢言網更是每年進行一次「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的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了十一屆。「醜陋建築」層出不窮,網友吐槽接連不斷,但到底是哪些城市青睞於建設「醜陋建築」?這些「醜陋建築」又有哪些類別,而他們又為何被建造?

醜陋建築背後的3個秘密

面對網際網路上對於「醜陋建築」各執一詞的情況,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選用了建築暢言網展示的「醜陋建築」評選數據,通過梳理分析十一屆「十大醜陋建築」排行榜,來展示3個「不為人知」的建築秘密。

揭秘:醜陋建築都在哪兒?

通過數據整理,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發現國內總共有26個省和直轄市建有「醜陋建築」,其中江蘇和重慶遠超其他省市。而縱觀這26個省市中, 不僅有北上廣三個綜合實力最強的一線城市,也包括像廣西、貴州這樣的經濟實力稍弱、但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作為排名前兩位的江蘇和重慶,其「醜陋建築」數量分別為14和10。像第五屆「十大醜陋建築評選」中江蘇就占據5席,成為當年「醜陋建築」地區top1。根據統計發現,江蘇和重慶的「醜陋建築」不僅數量多,而且建築類別多樣,譬如重慶,既有作為文化場所的博物館、作為政府辦公地點的辦公樓,也有諸如來福士廣場的商業建築以及「飛天之吻」所在的景區。

為何這兩個地區會出現多且百樣的「醜陋建築」?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覺得其 關鍵乃是城市發展所致。作為近幾年經濟漲勢良好的江蘇,特別是蘇南地區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遊客甚眾,「醜陋建築」或許並非建設者初心,但不免有乘勝追擊、將城市名片更進一步推廣的意圖所在。

2020年 中國內地GDP前十強省市排名表

圖片來源:知識交易所(知乎

而重慶,作為近些年大受歡迎的網紅城市,本身就是依靠其風景和建築的城市風貌走紅,成為熱門打卡地。 「醜陋建築」的盛行多半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因為比起美得千篇一律,在這個時代別具一格的丑更容易爆紅出圈。

揭秘:醜陋建築多是哪些?

前文提到,重慶的「醜陋建築」類別多樣,但這並不是偶然現象。根據數據梳理,我們發現在涵蓋了110個醜陋建築的名單中,大致有13個建築類別。

第一是多作為公共空間的劇院、博物館、學校、圖書館。

對於這類「醜陋建築」,評選專家給出的上榜理由多是譁眾取寵、弄巧成拙,超尺度、商業化的浮誇表皮設計,有悖建築功能的文化定位。

(按順序)杭州大劇院、江蘇溧陽博物館新館、 四川大學體育館、佛山圖書館新館

其二是作為展示的文化場所,例如文化館、文化/藝術中心、展覽館、音樂廳、美術館。

相比於上一類,這一類為了奪人眼球,許多設計都十分惡俗,不僅有低俗仿生、褻瀆文化的巨型蟹文化館,還有組合生硬、不協調的青少年宮,甚至有人吐槽美術館照搬西方美術中的石膏幾何體做為母體,儘管有中西合璧之心,但卻效果不佳。

(按順序)江蘇崑山市巴城蟹文化館、江西南昌市青少年宮、 廣西美術館、甘肅蘭州音樂廳

其三是酒店、飯店、賓館和以中心為後綴的商業場所,由於商業屬性本身更希望吸引眼球、賺取收益,所以這些建築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看著金碧輝煌,實則既不環保又不美觀;有的奇形怪狀或者胡亂拼湊中國元素,不僅失去了建築本身應該具有的空間價值,其欣賞價值也不敢苟同。

(按順序)廣西南寧杜拜七星酒店、江蘇鹽城權健華東國際會議中心、 江蘇阜寧天鵝港灣酒店、無錫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

縱觀前文梳理的三類,可見醜陋建築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的諸多場所,本應講究雅觀大方的地方大興工業之風, 一則沒有展示出場所本應該的自身形象,中西亂湊、文化生硬挪用讓它們陷入庸俗之套, 二則沒有發揮建築的作用,不僅觀賞價值不佳,奇特造型也削弱了建築宜居的本質。

揭秘:是誰在建造醜陋建築?

「醜陋建築」的建設無非是想借醜陋來吸引遊客觀光提升熱度,並且借遊客體驗建築的「荒謬」來達到盈利。但有些建築本身並不需要這樣的效果,卻仍然大興「醜陋」之風,例如某些政府行政辦公樓。

中國民間建築的仿古和中西拼湊意在通過炒作和噱頭來進行自我營銷,但作為正面導向的政府辦公建築也出現這樣的走勢未免失去了莊嚴作用,其浮誇、雍容華貴和刻意模仿的建築式樣不僅讓人們看不出這是個辦公樓,還讓人們天然產生了一種戲謔的感覺。

(按順序)安徽阜陽市潁泉區政府辦公樓、重慶市忠縣黃金鎮政府辦公樓、 江蘇漣水縣環保局辦公樓、北京門頭溝區某機關辦公樓

新京報書評周刊曾經發表過一篇名為《醜陋的建築,為什麼總是層出不窮?》的文章,其中較為全面的解釋了當下「醜陋建築」背後的產生機制。 一方面,大多數建築公司、產品製造商和房地產研發投入少、不願意創新,多依靠現有設計、手頭材料進行建造,但這樣出來的成品往往是不合格的。

另一方面,建築系學生從學習到工作,接受的建築教育都是非常規的,在校期間,他們選用最誇張和吸睛的建築設計包攬獎項;畢業工作,由於現實因素,他們為客戶工作,甲方的各種要求成為他們設計的重要考量。 在校期間,學生未能深入探究、淺嘗輒止,到了工作階段,他們也就難以去平衡好的設計理念與甲方的要求,牽著鼻子走成為他們的常態。

當然,什麼樣的建築應該審批合格,什麼樣的建築從建設之初就應該叫停,政治因素也會在其中糾纏。因此,對於一座「醜陋建築」的出現,我們既不能歸咎於設計師個人,也不能簡單看成甲方對設計師的苛刻要求。

批評VS包容,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醜陋建築?

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空間,二元對立是網友們評論事件的常見情形。因此,對於「醜陋建築」的呼聲也就必然會出現批評和包容兩種態度,但在「醜陋建築」的背後,批評或者包容似乎都不能將其很好地理解和判定。

拒絕為走紅而建設?

影響城市面貌、喪失城市底蘊是當下批評「醜陋建築」的主要言論。的確,建築公司開發這些建築,多是為了博眼球而非顧及人文情懷,但事實上, 更應該深究的問題卻來源於此刻評價「美醜」的我們。

2020年,「飛天之吻」瞬間在抖音爆紅,我們既感慨其建築的「荒謬」和「醜陋」,但卻又不自然加入其中與之狂歡。

截圖上方的圓形台上,可見遊客之多

與其說,「飛天之吻」是為了走紅而建設,不如說 ,建設方本就深諳現代遊客的心理——不獵奇不吸引;並且,作為社交談資,我們也喜愛這些網紅打卡圖成為朋友圈的常客。當然,如果將其全部怪罪到遊客身上,這也極不合理,不過這確實在提醒我們,「醜陋建築」並非只是建設者的狂歡。

建築暢言網,網友投票(右上方26w+人次訪問)

就像已經辦了十一年的「醜陋建築評選」活動一樣,是因為今天每個人擁有了話語權,我們才有機會評價建築的美醜。我們要認識到,評價有好有壞,一方面它可以揭露各地惡俗的「醜陋建築」、推動建築行業向好,但另外一方面, 如果這種評價沒有被正視,反倒會讓「醜陋建築」以一種正當的方式走紅,成為「旅遊勝地」。

「醜陋建築」的自信,折射文化的不自信

有人說,中國建築就是追求大、洋、怪,其中「洋」占據了國內建築的絕大多數比例。某種角度看, 這是國人對於西方建築的盲目崇拜,例如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榜單排名第五的貴州興義萬峰湖吉隆堡酒店,按中華美學,建築與該地區原生態山水嚴重衝突,但建築方仍然選擇這樣的建設思路。

貴州興義萬峰湖吉隆堡酒店

而這樣的盲目崇洋,既是源於我們對國外建築的簡單理解和粗糙模仿, 更多的是我們自身對中國建築文化的不自信。並且,當我們學習模仿西方建築風格時,常常陷入「取其精華」的單向邏輯,殊不知當下我國的諸多「醜陋建築」在國外也有相似的案例。如果不能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客觀地認識中國建築,為什麼我們沒能在學習西方建築時更多關注「去其糟粕」的重要呢?

西方的某些非常規建築

圖片來源:英國報姐

現下,我國部分建築理念,即把西方的建築美學通通吸收的觀念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錯誤,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學習和吸收,才能真正建造出中西合璧的建築。

備受追捧的西方建築,也曾是「醜陋建築」

包容嘗試,不包容粗製濫造

雖然「醜陋建築」應該遭受質疑和批評,但也絕不能一刀切, 我們應該具有包容性,包容那些曾經嘗試的創新。

例如前文提到的「飛天之吻」,雖然創意是以當地的民間故事為主,但據稱它還有意在模仿敦煌壁畫。

而被眾多網友嘲諷的廣州融創大劇院最初也並非是現在建設完工的模樣,初期的效果圖審美也還基本到位。兩者在最後呈現上出現的口碑滑鐵盧,關鍵在於建設方的操之過急和粗糙建設,力求在短期內建設完工,並獲得流量和利潤。

融創大劇院建設完工圖(上),效果圖(下)

在追求短平快節奏的時代里,長時間存在並且很難拆除的建築更應該關心質量和水準,嘗試創新的建設思路應該鼓勵,但絕不鼓勵藉助模仿創新來炒作、建設實際效果並不如意的建築。由此可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文件中強調的內容或許在此處能夠得到映照, 嚴禁建設「醜陋建築」,更是嚴禁在粗糙嘗試中建設「醜陋建築」。

結語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今天,我們對於「醜陋建築」的批駁一方面展示了作為公共文化產品的建築開始真正接受公眾審視的新變化,另一方面,這也在糾正建築創新的方向、推動建築方對建築進行創新投資。

作為融於日常生活的建築,理應在這個工業泛濫的時代承擔精神表達的作用,就像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所傳遞的態度一樣,儘管擺脫了城市外觀,我們也能在其中找到精神所在。

話題互動

您對城市醜陋建築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郭雪梅 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 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BVE4XgBMMueE88vMp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