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耐忍的是冷?不,是皮膚瘙癢!
一到冬天,皮膚瘙癢的人越來越多。背部和小腿奇癢難耐,有時甚至飄皮屑。
有人因此徹夜難眠,也有人認為,「撓一撓」或「洗個熱水澡」就能好。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一套冬季不傷身的「實用止癢方」。
受訪專家
中國變態反應學會委員 王永春
北京中醫醫院過敏性皮膚病副主任醫師 徐景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李巍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醫師 劉光輝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博士 董正邦
抓撓和洗澡都不管用
抓撓和洗澡,是大家處理瘙癢最樂此不疲的兩種方法。然而它們當真管用?
抓撓會造成惡性循環。
即搔抓皮膚損傷了角質形成細胞,產生炎症反應和多種遞質,進一步刺激神經纖維,結果使得大腦皮層感覺神經中樞產生癢覺。
過度抓撓、搓擦還會破壞皮膚的屏障。
而洗澡過勤或者水溫過熱,會使本來就枯燥的皮膚,更失去皮脂的滋潤。
揪出你瘙癢的原因
撓,只能解一時之癢,最關鍵的是要從源頭上減少瘙癢。
一些瘙癢是由於冬季皮膚乾燥、缺乏水分,而另一些皮膚瘙癢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提示身體正在遭受疾病的困擾。
發現身上不明原因的癢,應依次排查這幾個原因:
過敏原:辨別是否是接觸了某些過敏原而產生的過敏現象。
皮膚本身的問題:濕疹、銀屑病、蕁麻疹、接觸性皮炎是最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
內臟系統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尿毒症、惡性腫瘤,這類瘙癢必須重視,及時就醫。
一般由乾燥引起的皮膚瘙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比如一到秋冬季節就癢。但如果是「反季節」出現,比如春季、夏季也有類似的情況,建議到醫院檢查比較妥當。
6招趕走秋冬瘙癢
在秋冬季節,人們身體的癢更多是由於皮膚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輕微的癢,不妨試試這幾招:
1 不必每天洗澡
在秋冬季節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別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溫不宜過高,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冬季洗澡時間不能太長,最好在15分鐘左右。
2 少用或不用沐浴液
沐浴液屬於化學合成洗滌劑,長期過量使用,其中的化學物質被身體過多吸收,會引發乾燥、過敏性皮炎等。
最好選擇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每次用一元硬幣大小足矣。乾燥的四肢可僅用清水沖洗,也不要用搓澡巾反覆搓擦皮膚。
3 洗澡後塗保濕霜
洗完澡後,在手臂和腿部塗上保濕霜以緩解乾裂、瘙癢等症狀,凡士林、尿素、矽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應根據皮膚乾燥程度,選擇合適的產品和塗抹次數,直至皮膚濕潤為止。
4 選擇純棉的貼身衣物
柔軟、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癢進一步擴散,增加透氣性。
貼身衣物應柔軟寬鬆以棉織品為好,避免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著。
5 多吃潤肺生津的食物
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製品,能減少體內水分流失。
還可吃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棗、蓮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維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
6 別吃得太咸太膩
少吃或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不喝酒,少飲或不飲濃茶和濃咖啡。注意生活規律,按時睡覺,不要過度勞累,保持大便通暢。
本文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朋友圈。
「
」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umTkW4BMH2_cNUg2G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