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中國地大物博,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和人為所造就的工程都在世界遺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然是先天賦予的優勢,而那些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人為鑄就的工程也能入選世界遺產,那就非常了不起了,在浙江,就有一個上百年歷史的灌溉工程被列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說到中國最厲害的水利灌溉工程,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四川的都江堰,而在浙江,同樣有一個都江堰,它就是位於龍游的姜席堰,有浙江都江堰之稱,從建成至今,已有680多年的歷史,也是一個年代非常久遠但保存完好的水利工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姜席堰進行了保護與修繕。據縣水利志記載,從1950年國家投入大米7.4萬斤用於修建姜席堰護岸工程至今,到2013年,已先後15次對堰、渠進行程度不同的修復、加固、改建。累計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正是這種種努力,才使姜席堰至今還在滋潤灌區的農田,造福龍游百姓。
姜席堰由上堰(即姜堰)、沙洲、下堰(即席堰)、泄洪沖沙閘、渠首分水閘5部分組成,整個樞紐以河道中的沙洲為紐帶,上連姜堰,下接席堰,組成一條長約630米、略似直角形的攔水壩。
如今的姜席堰看上去更像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美景,河水碧波蕩漾,兩旁的層林倒映在湖面上,給龍游這片土地上添上了一抹美麗的自然風景線,很難想像這一片山水早在600多年前就已經誕生,並且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姜席堰整個工程布置充分利用「S」形河灣、江心沙洲、天然河汊、河床高差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實現了姜席堰兼有引水、排洪、排砂、通航的功能特點。
在修建攔水壩時,古人在堰體下部用松木打框架,再將岩石往裡填充。由於松木的抗水腐蝕性非常好,在水中千年不爛,保證了工程的齊整與堅固。可以說姜席堰最亮眼的地方便是它的工程技術,在河道上利用沙洲堰壩組成一體,體現了古人大膽的構想和高超的築堰技藝。
姜席堰還為灌區居民提供生活生產用水,300多年前,姜席堰水引入城濠,城內河渠相連,既解決了消防和居民用水,又使城內「西湖」和「泮池」恢復了舊貌,至今,姜席堰入城之水仍在使用。
中國是世界第一灌溉大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灌溉古國,擁有類型豐富、數量眾多、仍在發揮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如今,姜席堰申遺成功,這座有著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號的工程也成為中國水利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載體。
680多年來,經過龍遊歷代當地人的精心維護,靈山江水從姜席堰汩汩流出,不僅使下游數萬畝糧田得以自流灌溉、旱澇保收,更促進了龍游城市的發展和興盛。那麼你來過龍游嗎?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工程是世界遺產嗎?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qw8F28BMH2_cNUg3e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