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通報表揚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深入開展2020年村莊清潔行動的通知》,通報表揚106個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我市在列,濰坊唯一,全省共4個。
2019年,市農業農村局以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分類施治、綜合提升,積極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取得了可喜成績。濰坊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我市在省現場會做典型發言;5個村創建成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2個鎮被評為濰坊市級人居環境先進鎮;我市在濰坊市年度考核中位列第一。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市以群眾需求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施治、綜合提升,農村改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戶戶通、美麗庭院等工作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人居環境整治扮靚美麗鄉村,提升群眾幸福感
沿著洛城街道寨里村的進村路向里走,濃厚的鄉村氣息和歷史韻味迎面而來。自從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再提升,寨里村便配合街道全力打造「漢風唐韻」新農村,村莊街道、綠化、廣場、牆面宣傳等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村西打造了「唐王東征」景觀,建設了「唐風寨里」廣場;村東建設了文化活動中心;入村大道、村後生產路均由之前的4米寬擴展到8米寬,村內三縱三橫道路全部硬化,栽植了銀杏、海棠,打造了「銀杏大道」 「彩虹大道」兩條特色村路。「如今的寨里村,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生活在這裡,很幸福!」村民張百山說。
「鄉村美了,產業振興也要跟上,我們還打造了8套民俗房對外出租,現在已全部入駐,能帶動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下一步建設農業集成示範區,成立合作社等組織,為周邊企業提供勞動力輸出等服務,建設美麗富饒新寨里。」寨里村黨支部書記張華祥說。
曾經,營里鎮 郝家柳杭村村容村貌、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巷子沒有硬化,村民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村莊排水設施年久失修,村民們急切期盼新修排水溝;缺少遊園、廣場,村民休閒娛樂沒有去處……
2019年下半年,郝家柳杭村藉助政策東風,從群眾最關心的出行、排水、綠化等方面入手,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磚鋪巷子43條,主幹路罩油17000平方米,新修U形排水溝、鋪設荷蘭磚6600米,栽植冬青球、衛矛、紫葉李、海棠、櫻花等綠化苗木30萬株,與此同時,對村內的「三大堆」、空閒宅基地、殘垣斷壁等沉疴頑疾,結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下猛藥,出重拳,以「有償清理」、發放告知書、喇叭宣傳等方式,清理出村內及村四周空閒地2萬平方米。又進一步提煉村莊特色,精心打造了「街邊遊園」「中心文化廣場」「門前花池」「西花園」等一系列景觀小品。昔日「髒亂差」的村莊搖身一變,成為乾淨整潔的生態宜居新農村,村民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堅持問題導向,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指數。」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秀欣說,今年以來,「重點工作攻堅年」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班堅持問題導向,以全面完成三年集中行動任務目標為工作方向,堅持高點定位,分類施治,整體推進,各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具體工作中 一是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統籌開展了農村改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戶戶通、示範村、美麗庭院等六大提升工程,3836戶農廁改造和283個農村公共廁所建設任務全面鋪開,397個村莊採取「一村一策」模式進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217個實施戶戶通的村莊和300個示範村紮實推進,全市村莊規劃應編盡編,美麗庭院示範戶建成率達11.3%,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二是全力解決資金保障問題。建立了政府投、村級籌、群眾捐、社會助的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市財政先後投入資金5億餘元,對示範村、戶戶通、農廁改造,環衛一體化進行補助,通過黨員幹部帶頭、在外人員帶動、社會各界捐助、廣大群眾自發捐款1.1億元,實現了共建共享,積極開展部門、企業「雙百」幫扶活動,形成了全社會支持人居環境的濃厚氛圍。
三是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實行了周通報和月現場調度制度,抽調7個組21名同志成立包靠工作組,駐鎮街進行調研和指導,委託環衛、園林等國有企業對公廁、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等進行專業化託管,構建了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五有」管護長效機制,通過制定村規民約、落實街巷長制度等多種形式,形成了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農村環境衛生「新常態」。
壽光日報記者 王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