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圓圓
近日,播出的《青春有你2》中,有選手直接說自己是「回鍋肉」引起網友們一眾熱議。
有網友表示,「回鍋」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也有網友為他們重新出發的勇氣點贊。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關鍵,「回鍋」的現象屢見不鮮,二次發育的選手越來越多,可為什麼最終他們並不是全部都能出道成功呢?
為什麼他們的口碑也褒貶不一呢?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實力和人品。
其實無論中韓,選秀出現「回鍋肉」的情況都非常常見,粥少和尚多的尷尬境地也使得這種現象不好避免。
不過換湯不換藥的選秀模式也漸漸被大眾接受,老面孔的加入說不定還會起到反作用,但是「回鍋肉」就一定會被抵制麼?
其實並非如此,「回鍋肉」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他們也會用實力來分等級。
就拿R1SE的C位周震南來舉例,他為什麼可以獲得斷層式C位的好成績?
未成年的他做過韓國的訓練生,回國參加了不少的綜藝,還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些經歷也讓她的實力越來越強勁,斷層C位也讓人心服口服。
而像現在《青春有你2》當中,不乏很多參加過選秀但仍然完全沒有記憶點的選手們,有網友直言,想贏過周震南這樣一批真正有實力的「回鍋肉」,還需要回爐重造好幾輪。
想要吃紅利,就要拿出自己的本領,努力、實力和人品缺一不可,對於觀眾們來說三流的「回鍋肉」很有可能還不如一個九流的新人討喜,所以說「回鍋」不一定能成功。
對於市場來說,需要的就是能吸粉的選手,而除了實力以外,靠顏值和性格圈粉非常簡單,但是在大環境的促使下,沒有實力的人最終還是有可能跌落神壇。
所以加強自身實力,是最有效率的吸粉方式,順應這個殘酷的市場,留下來的一定是用實力說話的人。
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取得眾多關注後,偶像市場就開始浮躁起來,各大經紀公司覬覦出道位這塊「蛋糕」,甚至可以將聯繫市場只有一個月或幾周的練習生送到節目中,為的就是吃到選秀的紅利。
他們不斷地招進新人以輸出選秀,希望取得一些小名氣,說不定能一下碰出第二個楊超越來,越來越多的公司有這樣的想法,希望能夠招納更多的新人去分一杯羹。
但是讓這些未經專業訓練的年輕人,趕鴨子上架似的參加選秀節目,就更讓「回鍋肉」們有機可乘,他們比新人更有經驗,實力也會相對較強,而這些速成的選手只能眼紅的將好資源拱手讓人,畢竟粉絲和節目製作方都希望最終成團的是有實力的偶像。
而現在的他們或將成為下一場選秀的「回鍋肉」,這樣的「惡性循環」也會使得偶像市場越來越不景氣。
雖然這樣看來「回鍋」是因為國內舞台等一系列大環境造就,但嚴格意義上,還是當下的自己實力不足導致。
在《青春有你2》的舞台上,導師Ella公開表示心疼「回鍋肉」選手,認為他們確實是鼓足了勇氣面對大眾的批評,希望能獲得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其實對於觀眾們來說,大部分人也被回爐重造的勇氣所蒙蔽,實力強缺少舞台的「回鍋肉」和實力不足二次發育的「回鍋肉」有著本質區別。
那些沒有那麼努力還妄想有好運氣向自己砸來的選手們,不被市場認可才能終結這個「惡性循環」。
從節目製作方的角度來看,這些「回鍋選手」們自帶一些流量和話題,也會為節目帶來更多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也會為節目的話題熱度「添磚加瓦」。
不過現如今,江山倍有人才出,現如今的選秀節目參與的選手們越來越低齡,其實對於很多的大齡「回鍋肉」來說,機會和選擇是越來越少的。
在早期並沒有網絡宣傳的選秀,不少的實力不錯的選手們沒有吃到紅利,現在也紛紛跟上節奏,他們少不了質疑和奚落,但是抗住所有,仍然拼盡全力去追夢的他們才是新生代選手們的榜樣。
其實在小編心中最有實力的回鍋肉是參加過《創造營2019》的張遠。
當他喊出那句,花有重開時,人可再少年,就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堅持和值得被喜愛。
張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鼓舞了一幫選手,讓大家更加積極的面對選拔中的成功和失敗,只要自己想,就一定堅持下去,哪怕回爐重造,因為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用實力說話。
像張遠這樣的又有實力,人品又正的前輩們,一方面可以給新人提供經驗做參考,另一方面一直用正能量引導著新人們,他們是選秀節目的調味劑,促進著選秀的發展,也為「回鍋肉」們正名。
其實對於二次發育的回鍋肉們來說,觀眾們還是應該從實力上公平看待,從感情上多加包容,給那些真正有實力又有熱情的「回鍋選手」們一個機會完成夢想。
對於「回鍋肉」選手們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