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傍身的區塊鏈第一股上市首日破發,區塊鏈真有這麼懸乎?

2019-11-26   胡潤百富

當比特大陸還在內鬥奪權的時候,全球第二大礦機巨頭嘉楠耘智於上周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號稱全球區塊鏈第一股,開盤價較發行價漲幅超過了40%,隨後劇情又急轉直下地破發了……在這跌宕起伏的劇情之下,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幣圈、看懂了區塊鏈

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中,首次有11家區塊鏈企業上榜,其中中國企業有三家,分別是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也就是行業內所說的「國內礦機三巨頭」。

難以IPO的礦機三巨頭

所謂礦機,就是用來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通過專業的挖礦晶片、採用燒顯卡的方式進行工作,旨在獲取比特幣。由此不難理解,上面提到的三家公司,多多少少是因比特幣而誕生、存在、發展的。

剛開始的時候,挖礦業務確實賺錢,但是隨著幣圈越來越多人投機倒把、國家監管越來越嚴格,嚴重依賴礦機業務的三家企業不得不分別轉向不同的發展方向,比如比特大陸宣布公司聚焦數字貨幣和人工智慧晶片,以及基於此的產品和服務;嘉楠耘智表示自己做的是AI晶片開發億邦國際則索性將礦機業務塞進了區塊鏈的範疇之中。

可這種改變,也影響著三家企業的上市之路,因為事實上他們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加密貨幣礦機市場,貿貿然用別的市場業務替代,缺乏了有利的業績證明,IPO遙遙無期。如今雖然嘉楠耘智成功上市,但首日破發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無法自證的業務增長點持續可能的商業模式,依舊是三巨頭的一大難題

而這也不禁讓人感到疑惑:從政策到行業都在宣稱區塊鏈技術前途無量,但連「全球區塊鏈第一股」都在首發第一天遭遇巨震,這難道不矛盾嗎?

「親民」的區塊鏈真相

想要解釋清楚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從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關係說起。籠統來說,比特幣是一種產品,其背後通用的技術是區塊鏈。比特幣值錢是因為它去中心化、總量有限、產生艱難。但在比特幣之後應運而生的各種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未必能做到比特幣這樣的標準,容易泛濫或貶值,所以價格飄忽,成為有心之人利用的一種賺快錢甚至行騙的工具。

區塊鏈技術就不同了,總的來說,它只是一個記錄信息的工具,將不同計算機和網絡中的信息數據統一打包成塊、聯結起來,這些打包起來的信息就是「區塊」,而將這些區塊串成一條鏈,便成為了「區塊鏈」。

如此操作之下,區塊鏈中存儲的信息會更加安全,因為一旦有人想要篡改信息,就必須要將所有區塊包中的相關信息都修改掉,工程浩大、難以實現;第二個優勢便是信息共享、不會丟失,這不僅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也保證了信息的公開與透明

由此不難發現,雖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數字貨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兩者終究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從多個層面鼓勵區塊鏈的發展,卻對幣圈加以嚴控。

區塊鏈技術下的生活

事實上,如果拋開各種「幣」的烏煙瘴氣的消息,有心之人不難發現區塊鏈技術在生活中各個層面早已投入了實際的運用。比如奶粉產品上的溯源二維碼,就是最基礎、最簡化版的區塊鏈技術的普及。

而在未來,一旦區塊鏈技術進一步投入運用,會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很大的便利。

首先對於消費者而言,在產品安全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將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信息全部上傳,便於查詢每個環節的信息和監管情況,從根本上避免了買到假冒或不合格產品的可能。

其次在版權方面,創作者可以將自己的版權資訊上傳作為備份。同時由於區塊鏈本身下載信息需要一定的解碼,所以如果別人想要使用這些作品,必須要支付相應的費用,那些抄襲、模仿的「吃白食」行為將少之又少。

第三,在人人都會經歷的政務系統方面,每個部門負責更新自己的信息並上傳,有效地縮減了辦事的流程、縮短時間,進行信息和流程的有效共享……

最後,當區塊鏈成為全球化的存在,那麼當你個人或企業信息上傳後,就會成為被全球認可的信息,無論去往何處,你的信息都可以被調取,出行、辦事更加便捷。而對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來說,也更加容易完成合作、融資等行為,無需為了自證而自證了。

當然,這些暢想的實現還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地推進。因為就目前而言,區塊鏈還存在從技術到法律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比如如何提高區塊鏈數據的處理速度、如何定義適合上鏈的信息、如何管理存儲信息並規範信息安全等……

科技,可以給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科技的成熟更多的時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