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隻股票明天是最後逃命機會,你會把握麼?

2020-08-27   澄泓財經

原標題:這幾隻股票明天是最後逃命機會,你會把握麼?

今天市場氛圍好轉,不少個股水下拉起,承接力度不錯,午後創業板指維持高位盤整態勢,一度漲超2%。半導體、光伏、特斯拉產業鏈領漲,機場、家電、環保板塊下跌,北上資金凈流出9億。

創業板18羅漢熄火集體大跌,14股跌超10%,資金回流到主板、科創板、創業板老票,市場回歸理性,而下個星期18羅漢就是20%漲跌幅了,明天將是最後的博傻機會。

短期來看,創業板隨著註冊制新股的上市,股性被激活,成交量放大,創藍籌和優質成長股機會更大。

長期來看,大肆投機顯然不是創業板所倡導的。註冊制下,更多優質資產將加速登陸創業板,核心資產將得到更多資金的集中配置,助力A股走出長牛態勢。

過段時間復盤再看,核心資產的籌碼將會越來越稀缺,最終成為「非賣品」,這就是大勢所趨。

今天科技股反撲的很猛,主要還是消費電子的預期爆棚。隨著2020年中報披露,GJD持倉情況也有了眉目:從持股風格來看,社保基金持有個股多數分布在醫藥板塊、計算機、信息技術、化工等。證金公司和中央匯金集中在醫藥製造、計算機、電力等行業。

風格上看,GJD更偏愛醫藥股和計算機股,科技創新成長股依舊攥在手裡。

經過前期的調整,部分醫藥股已回到或低於合理估值區間,很多優質醫藥股率先止跌,連續幾個交易日站回5日均線上了。

醫藥股關注四個細分領域:

1、看好業績確定、防疫需求旺盛的醫療器械領域;

2、消費逐漸復甦、估值具有一定安全邊際的醫療服務企業;

3、受益於海外供給收縮的血製品領域;

4、行業高景氣度持續的醫藥外包優質企業和特色原料藥企業。

汽車產業鏈

由於年初疫情影響,上半年車企累計銷量普遍較差,預計半年報發布期間行業將處于波動分化狀態。

但是,今年的汽車整體刺激消費措施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比如:工信部放寬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門檻;鄭州鼓勵汽車消費,每車補貼5000元;上海首批換電重卡交車,換電只需3-5分鐘等;

從乘聯會的周度數據來看,8月汽車銷量也較為平穩,整月或將優於去年同期。

後續持續推出更多利好燃油車的可能性較小,整體重心或將放置於利好新能源汽車與調整汽車消費結構方向。

汽車行業涉及分支很多:共享汽車、智能駕駛、燃料電池、鋰電池、充電樁等等,市場資金有限,大機率去推動的具有邏輯支撐的三個細分領域如下:

1、市占率持續領先、銷售渠道完善的乘用車、重卡整車龍頭:

一方面國內汽車行業已經趨於成熟化,行業需求空間有限,優質資產有望借力做大;另一方面技術積累雄厚,車型布局較廣,產業鏈更為布局完善,業績彈性強,競爭優勢凸顯。

2、附加值高、有望實現海外替代的零部件行業龍頭供應商:

技術優勢領先,議價能力較強,有望實現海外替代;

行業升級空間較大,單車價值量有進一步拉升的空間,為零部件龍頭供應商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3、新能源汽車,從優質產業鏈入手(特斯拉產業鏈、大眾 MEB平台),自上而下尋找優質標的:

利好政策多;

產業潛在需求大、業績爆發力強;

產業鏈部分關鍵節點技術壁壘高、突破難度大,技術領先的供應商有望依託產業快速發展擴大規模;

優質車型示範效應下,有望加速電動車普及、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相關零部件國產化進程,進而帶動產業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