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隨州 | 曾都區織密村(社區)監督網

2019-07-28   曾都發布

上報的「蔬菜大棚」產業扶貧項目已經入庫,臨時想改為「香菇項目」,雖說村民同意了,「四議兩公開」程序也履行了,但可以私下替換嗎?

近日,曾都區何店鎮花塆村就遇到這樣的情況。面對這個問題,村紀檢委員楊華從《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履職手冊》中找到了答案,她向村支部書記提出中肯建議。最終,村支書聽取建議,叫停「香菇大棚項目」,並通過其他渠道解決該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以保障貧困戶利益不受損失。

這是曾都區基層紀檢紀檢委員發揮作用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以隨州市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率先在何店鎮、洛陽鎮、西城啟動鎮(辦)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以此提高鎮(辦)紀(工)委監督執紀問責能力水平,激活基層監督「細胞」。試點工作啟動後,該區以上率下層層發動,區紀委監委先後召開2次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會專題調度,積極推動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建設。同時,選優配強基層監督力量,設立隨州市曾都區監委派出鎮(辦、管委會)監察室,與鎮(辦、管委會)紀(工)委合署辦公,構建起紀檢監督、監察監督、巡察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格局。鎮(辦、管委會)紀(工)委書記、派出監察室主任人選全部由區紀委會同組織部門提名考察,鎮(辦、管委會)紀(工)委副書記、派出監察室副主任和專職紀檢監察幹部任命報請區紀委同意後下文任免。全區152村(社區)共配備206名紀檢委員同時聘任為監察信息員,將監督延伸至「神經末梢」,通過自上而下建立紀檢監督網絡,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督「全覆蓋」。

該區紀委監委在推進正規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推進「雙六」工作法,充分發揮村(社區)紀檢委員監督責任,加強日常監督。在日常工作中,村(社區)紀檢委員大膽開展同級監督,督促「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兩個責任」,重點對「兩委」班子成員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廉潔勤政、為民辦實事等方面進行監督,積極參與「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和「三資」監管,督促「五議兩公開」制度落實。把紀委的監督責任真正扛起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如,2018年,何店鎮謝店村紀檢委員鮑玉蘭在村集體落實精準扶貧產業扶貧資金落實和安裝攝像頭的工作中,發現該村一名副職幹部有以權謀私的行為,及時制止並為村集體挽回了經濟損失,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通過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建設,我們的監察觸角得到進一步延伸,有效激發基層黨員幹部這個『重要多數』敢擔當、勇作為。」該區區委常委、區紀委監委負責人邱立平介紹道。

來源:湖北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