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 展現夕陽紅——莆田市老年大學著力打造德藝雙馨師資隊伍

2020-04-08     莆田發布

近年來,市老年大學著力打造一支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適應新時代老年教育的新要求,讓老年大學成為凝聚正能量、展現夕陽紅的老年樂園。

為了滿足老年人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學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多渠道拓寬師資來源,取得教育部門支持,讓多所學校積極推薦教學經驗豐富、熱心為老年教育服務的具有專業特長的老師,特別是剛退休的身體健康、教學能力過硬的老師來校任課。邀請在社會上知名度高、專業知識紮實的行家裡手、能工巧匠到校應聘任教,並在校園網上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

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聘請市琴箏研究會會長上古箏課,體育系的拳、劍、扇課程任課老師在全國、省、市體育競技中獲獎,養生保健類的課程由醫院專業醫師上課,器樂、聲樂類的課程由音樂專業老師上課。此外,學校還聘請專業劇團的表演藝術家教授《莆仙戲》《十音八樂》課程。由此產生「名師效應」,吸引許多學員慕名到校報名學習,學員人數不斷增加,學科和班級不斷擴大,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學校還通過制定《莆田市老年大學教師管理暫行辦法》和《老年大學教師職責》,對聘用教師條件、辦法、待遇、職責和管理服務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為保證教學的穩定性,學校鼓勵優秀教師,長期從教,為老年教育事業作貢獻。讓更多知名度高、樂於為老年教育發揮餘熱的有識之士不斷充實到教育工作者隊伍。

學校要求任課老師把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撰寫成教學論文或教學經驗總結,對優秀論文彙編成冊,選登校園網站或推選參加全國、省、市有關會議交流。組織有關老師編寫出版了《聲樂藝術》《烹調》《國畫-寫意花鳥畫》《古箏進階教程》《莆仙戲曲》等校本教材。其中《國畫-寫意花鳥畫》於2018年榮獲全國老年大學優秀教材。

根據該校教學特點編寫的《老年大學教學大綱彙編》供任課教師在制定教學進度時參考。老師上的每一節課都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準備的「有效教學」,課前編寫教案,課上有的放矢,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並對教案進行評選,以評比促教學,樹典型抓教研,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學校規定每年的4月和11月為教學觀摩月,每學年組織5-10課次的大型教學觀摩課。被確定為教學觀摩課的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結合老年學員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課題,認真備好課程,充分調動老師和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觀摩課後,學校組織校領導、教務科等進行教學點評,共同分享教學成果,交流教學經驗。

由於教學質量提高了,這幾年學校開設的《國畫》《聲樂》《攝影》和《莆仙戲曲演唱》等4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選送的《聲樂-歌唱前的準備》《聲樂-梨花頌》《中國畫--枇杷》《中國畫-墨竹的畫法》等5門課件獲得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優秀課件」;《拉丁舞》《木蘭雙扇》《時裝表演》《古箏》等8門課件獲得全國老年遠程教育「特色課件」。

同時,各專業學會(團體)、教學班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多才多藝的老年藝術人才,他們在全國、省、市等各級各類比賽中捷報頻傳。攝影學會有3名會員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9人26幅作品獲得全國攝影賽一等獎,25人88幅獲得省一等獎;《太極拳表演》榮獲全國中老年歡樂節金獎;《健身秧歌》參加慶祝中國老年教育發展30周年榮獲銀獎;太極功夫扇獲得全國第五屆莆田南少林武術節開幕式「突出貢獻獎」。學校也先後獲得「全國老年大學示範校」「全國先進老年大學」「全國敬老文明號」「福建省老年教育先進集體」「福建省老年大學示範校」等榮譽。

為打造一支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學校不斷創新教學理念、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走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辦學路子,讓校園處處充滿學校管理放心、教師教學舒心、學員學習開心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本稿來源:湄洲日報 記者:吳開和 編輯:吳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HRpWHEBnkjnB-0z8vFg.html












童年翻花生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