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要麼不跳,要麼就跳出高度!

2019-05-20     皇家進修所

01

眾所周知,「跳槽」這件事,可不僅僅是換個工作這麼簡單,有的人跳來跳去,將職業生涯跳到斷層,但有的人通過跳槽,實現了職位和薪資的躍遷,這中間到底存在怎樣的差別呢?

我們來看職場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同一所學校畢業的小A和小B,同入職場兩年。小A和小B在學校時成績不相上下,因此在大四快畢業時進入了同一個單位實習,也都順利地轉正了。然而二人的區別,也正是從轉正通過開始,逐漸顯示出來。




小A在工作中,注重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不會將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事當做額外的負擔,而是高效完成本職工作之餘,預留時間主動承擔有進步空間的額外工作,在兩年的工作時間內不斷打磨自己的可遷移技能、培養對未來職業發展有意義的經驗。

小A覺得,這份工作雖然不會成為自己的終身事業,但在這份工作中他能學到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他人合作、溝通的技巧,以及在某一項工作中精通的優勢,這些能力足以讓他在職業發生變化時快速適應。

不過小B就覺得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活,不該我做的我就不做。慢慢的他變得不愛思考,不喜歡變化,做事只追求能完成就好,平時回家也就刷劇、刷遊戲等等,不會主動去爭取機會。

一時半會兩人的區別也不至於那麼明顯,而小B也慢慢安於這種上班盼下班的狀態,看著小A做著多他成倍的工作,卻拿著跟他同樣的薪水,小B竟會產生一種他真傻的感覺。




02

直到有一天,一項緊急棘手的工作,他們的上司,要求他們一起加入,矛盾一觸即發。

因為小A平時主動承擔更多工作,對公司和項目的業務更加熟悉,客戶紛紛要求和小A合作,並在上司面前夸小A專業,而小B的表現讓許多客戶都投訴其專業性,上司便脫口而出,你們同一批進來的,為什么小A做的就比你好。

小B之後越想越氣,覺得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在下家都沒有找好的時候,一氣之下辭職了事,覺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後面的故事可想而知,小A因為自己正確的職場思維,逐漸精通某一項技能,慢慢開始著手自己帶一個完整的項目,業務能力也逐漸精進,在工作滿三年的時候,高薪被其他公司挖了過去開始獨立帶團隊。

小B呢,已經在這個崗位渾水摸魚乾了兩年,除了手頭的工作,客戶資源、人脈、能力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相差無幾,裸辭的情況下,找工作談何容易。

一等就是4個月,都找不到工作,眼看著積蓄所剩無幾,於是匆匆找了一個還算過得去的新工作,可是沒做半年,又覺得這裡的工作太無趣,做的不開心,又動了辭職的念頭,於是,就在這惡性循環中,走不出來。




03

這表面上看,是一個成功和失敗的「跳槽」故事,但其實背後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否有職業遠見思維,能否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完整的發展路徑。

一般來說,不具備這種職場遠見思維方式的人,從小的方面來看,往往總是在做一些邊際成本很高的事情,也就是說總是做一些機械性重複性的工作。

不太會掌控自己的時間和情緒,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一團亂麻,在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時,更容易陷入情緒的崩潰中,做出選擇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影響,也往往比較短視。

從大的方面,也就是整個的職業生涯規劃中來看,比較容易形成職業的斷層,職業發展的瓶頸期難以突破,困在某一個層級中難以有提升。

而相反,具備職場遠見思維方式的人,從小的方面來看,具有高度可操控的時間、情緒管理,他們往往重視自己是否是在學習和成長,是否對他人或公司乃至社會有影響力,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趣有價值等等,而不太容易被短期的利益所影響;從大的方面來看,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路徑也往往比較清晰。




04

那麼如何才能形成這種有遠見的職場思維方式呢?

作者布賴恩•費瑟斯通豪在新書《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中說過需要將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三大階段,每個階段持續大約15年時間。這三個階段之間緊密關聯,你在一個階段的所作所為既可能為接下來的階段創造機會,也可能帶來惡果。

第一階段 強勢開局的時候

唯一目標就是為接下來的兩個階段打好基礎。你的學習曲線要比職位、職稱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要為職業生涯打好基礎並建立起良好的早期習慣。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儘早建立起自己的技能、經驗和關係。

  • 利用在學校的時間儲備早期形式的職場燃料。可遷移技能、有意義的經驗、建立人脈。
  • 制訂求職作戰計劃。
  • 積極參與校園招聘。
  • 高效地進行在線申請。
  • 用好你的關係。比如導師、校友、朋友、父母、其他家庭成員、鄰居等。你可以利用他們來幫助自己了解那些可選擇的行業和職位。
  • 與聯繫人見面之前,做些功課。
  • 做好心理準備,找到第一份工作難於上青天。
  • 不斷探索。


在這個階段,要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學習高效的溝通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靠譜的印象,多尋求各種反饋,讓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二階段 錨定甜蜜區,聚焦長板

該階段的首要目標是尋找自己所擅長的、所熱愛的和這個世界所需要的這三者之間的交集。這個時候你要展現自我,讓自己鶴立雞群,想方設法平穩地走在那條收穫最大的職場路徑上。你要專注於自己的長板,且大可忽略自己的短板。

通過刻意練習來精通任一項技能,成為某方面最頂尖或一流的專家。儘量讓自己把眼光從小圈子中解放出去,要不斷的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學會在關鍵時刻做好選擇。

要擴大影響力,從一個執行者轉變為領導員,要站上足夠的高度上,用戰略的眼光俯瞰全局。

初任管理者的六個建議:

  • 時刻注意你的儀容、態度和舉止。
  • 簡潔地表達你的願景,並且不停地重複。
  • 儘快選好團隊成員。
  • 每一個有意義的商業問題最好能在較小的團隊中解決。
  • 表現得像個被人信賴的解答者。
  • 你並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應該多多找人諮詢。


當你的職業生涯停滯不前時,你要學會改變節奏或者改變戰場。




第三階段 致力於實現持續的影響力

尋找一條可以穩定延續到60多歲甚至70多歲的新的可持續職業道路。你要在第三階段完成三個關鍵任務:完成繼任計劃、保持關聯性,以及為自己點燃一團新的職業之火。

  • 試驗,自願接受挑戰。
  • 創業,開闢全新疆域。
  • 管理學習曲線,保持關聯性。


制訂一份計劃,將專業能力和精通技能的火炬傳遞給下一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t-w_2sBmyVoG_1ZOdSl.html





職場黑話大全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