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1日起本市將限制外地車進京次數,每車每年最多可辦理12次「進京證」,每次使用期限最長為7天
新政要點
1、辦證區域新增通州(不含高速主路)
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範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
2、進京通行證要明示
進京通行證應放置在車輛前風擋玻璃內側左下部(通過「北京交警APP」辦證的,需自行下載列印)。
3、每年最多辦12次每次最長7天
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有效期屆滿前,應駛出上述範圍。
4、未辦證或超期停放扣減天數
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在上述範圍內支路等級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根據停放天數相應扣減當年可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天數。
5、遠郊區縣自行劃定辦證區域
上述範圍以外區域(不含高速公路主路),由各遠郊區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劃定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憑進京通行證通行的區域。
6、免進京通行證車輛
下列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進入上述範圍內行駛,無需辦理進京通行證:
(一)已經領取外埠客運通行證的省際長途客運汽車和省際旅遊客運汽車;
(二)軍隊、武警車輛及執行任務的警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
新政實施在即,針對市民關心的辦證、停放等問題以下為你解讀
不上路可停在小區單位車庫嗎?
解讀:停在路外正規停車場不違規
根據《通告》的要求,在「進京證」有效期屆滿前,車輛應及時駛出限行範圍。這意味著,除了上路天數受限外,外埠牌照車輛的停放也將受到制約。
具體來講,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在限行範圍內支路等級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根據停放天數相應扣減當年可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天數。
網上流傳個別小區已經不再向外埠車牌車輛續租停車位,有的小區貼出通告更聲稱租給外埠車停車位等於「窩藏違法車輛」。對此,了解到,新政並無此規定,外埠車牌車輛停放在小區、單位、公司的停車場,以及路外正規停車場並不違規,因而不會進行處罰、不會扣減辦證天數。
一年指自然年還是從初次累積?一年限辦12次指自然年,今年11、12月實際上還是「緩衝期」
不少駕駛員對辦理進京證的時間限定仍存在疑問。「12次×7天/次=84天,而新政實施後今年還有61天,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隨便用外地車?」
據介紹,一年限辦12次指的是自然年,也就是說,一輛車每年1月至12月共有12次辦理進京證的「額度」。新政11月1日實施後,今年剩下的61天只占今年的「額度」,明年1月1日開始進入新的計數周期。
買賣、租賃京牌靠譜嗎?小客車指標不允許買賣和出租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規定,小客車指標確認通知書僅限指標所有人使用,有買賣、變相買賣、出租或者承租、出借或者借用小客車指標確認通知書行為的,由指標管理機構公布指標作廢;
已使用指標完成車輛登記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撤銷機動車登記,指標作廢。同時三年內不予受理該申請人提出的指標申請。
只辦理電子進京證行不行?不行,需要列印進京證
目前,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北京交警APP」上辦理電子進京證,按照現行的規定,並不強制要求必須列印紙質證件。不過,在今年11月新政實施後,通過「北京交警APP」網上辦證,就需要車主自行下載列印進京證,並放置於車內前擋風玻璃處了,這一點非常重要,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2019北京外地車新政實施外埠號牌載客汽車
特別說明:根據國家標準《機動車類型術語和定義》的相關規定,載客汽車是設計和製造上主要用於載運人員的汽車,包括裝置有專用設備或器具但以載運人員為主要目的的汽車。
說的通俗一些,普通的私家小客車、大巴車、中巴車、麵包車等都屬於載客汽車的範疇
哪些地段、什麼時候限行呢?
1、工作日早晚高峰,7時至9時,17時至20時,禁止在五環路主路、輔路及其以內道路行駛;
2、工作日9時至17時,需遵守本市尾號限行規定,限行尾號與北京號牌車輛相同,限行範圍為五環路主路、輔路及其以內道路。
3、二環路主路(全線)、長安街及延長線新興橋(不含)至國貿橋(不含)之間路段、廣場東側路、廣場西側路、北池子大街、南池子大街、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府右街、北長街、南長街、人大會堂西路、正義路、台基廠大街、西安門大街(西四南大街至府右街之間路段)、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北池子大街至東黃城根北街)、地安門內大街、景山后街、景山西街、景山東街、西什庫大街西岔(西什庫大街至西安門大街),禁止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通行。
4、靈境胡同東段(府右街至西黃城根南街段)禁止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機動車通行。
那麼駕駛外地號牌車輛能否橫穿長安街或者在二環輔路行駛?
(1)如果駕駛外埠號牌的載客汽車,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橫穿長安街及延長線,是不違反限行規定的,但在限行時段內是不能左轉或右轉進入長安街行駛的。
(2)外埠號牌載客汽車的限行規定是只針對二環主路的,二環輔路及其跨線橋橋下路段均不在限行範圍之列。駕駛外埠號牌載客汽車如果要前往二環路周邊,只要避開工作日早晚高峰及尾號限行的時段,都是可以在二環輔路正常通行的。
外埠號牌載貨汽車
1、每天6時至24時,六環路(含)以內道路禁止所有外埠號牌載貨汽車通行。
2、每天0時至6時,進入六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的外埠號牌載貨汽車(整車運送鮮活農產品的載貨汽車除外),須辦理進京通行證件。
3、全天禁止國Ⅲ排放標準柴油外埠號牌載貨汽車進入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
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以下兩種車輛全天可以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外道路行駛,每天0時至6時可以進入六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
(1)經相關管理部門確認為保障本市生產生活需求並辦理進京通行證件的國Ⅲ排放標準柴油載貨汽車。
(2)整車運送鮮活農產品的國Ⅲ排放標準柴油載貨汽車。
4、自2019年11月1日起,全天禁止所有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載貨汽車(含整車運送鮮活農產品的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載貨汽車)進入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行駛。
5、長安街(新興橋至國貿橋)、人民大會堂南側路、西側路、廣場東、西側路、南、北池子大街,南、北長街,府右街、王府井大街,台基廠路、中關村南路、科學院南路(知春路至北四環路)、三里河路(木樨地路口至甘家口)、萬壽路(萬壽路口至萬壽路北口)、朱各莊路(萬壽路北口至西四環中路東輔路)等道路,全天24小時禁止外埠號牌載貨汽車通行。
其他道路外埠號牌貨車禁限規定,請以道路具體交通標誌為準。
處罰標準
1、未辦理進京通行證件的外省、區、市機動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行駛的,認定為"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指示"的違法行為,處100元罰款處罰,並記3分。
2、已辦理進京通行證件的外省、區、市載客汽車,工作日7時至9時、17時至20時在五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的,認定為"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指示"的違法行為,處100元罰款處罰,並記3分;平峰期間違反尾號限行規定的,認定為"違反限制通行規定"的違法行為,處100元罰款處罰。
3、已辦理進京通行證件的外省、區、市載貨汽車,6時至24時在六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的,認定為"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指示"的違法行為,處100元罰款處罰,並記3分。
4、對本市載貨汽車、黃標車、以及外省、區、市黃標車,違反《通告》規定,進入禁限區域行駛的,認定為"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指示"的違法行為,處100元罰款處罰,並記3分。
下面再來看看進京證怎麼辦吧
辦理進京證有兩種方式:一是線下辦理,二是手機APP辦理,兩種辦理指南給您都準備好了
請按需自取
首先是線下辦理
1、辦理地點
本市任意進京檢查站或辦證處
2、辦理時間
7*24小時 周末及法定節假日不休
3、攜帶資料
(1)駕駛人身份證
(2)駕駛人駕駛證
(3)車輛行駛證
(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5)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誌
(6)經北京市環保部門確認的車輛符合環保要求的憑證
不想跑外面去辦的話您還可以選擇用手機APP辦理!
1. 用手機號註冊登錄;
2. 點擊進入「辦理進京證」欄目;
4. 在「車輛及進京證信息」專欄,可以查看已申請的外埠貨車和進京證,也可以點擊「+申請」按鈕為專欄下的車輛申請進京證;
5. 選擇車輛類型;
6. 輸入駕駛員姓名、駕駛證號,上傳行駛證正面照片、車輛正面照片、駕駛證正面照片、本人持證照片;
7. 選擇進京日期、進京時長及進京路口並提交;(申辦電子進京證時,申請進京日期最早為申辦日的最後一日)
8. 系統審核通過與否的結果,將在「車輛及進京證信息」專欄中顯示。
以上就是辦理進京證的兩種方式了,大家那麼聰明就算沒有示意圖相信大家也能自己辦好的
但是請大家注意進京證是有有效期的!但可以延期一次!進京通行證有效期為7天,可延期一次延期手續在進京證使用5天後的3日內(即在進京證有效期的第6、第7或是過期後的第1天辦理延期手續,除了這3天之外都是不能提前或者推後辦理延期手續的)
到北京市9個交通支隊
(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通州、昌平)
辦證窗口辦理一次為期5天的延期手續,只需要持舊證換髮新證,即兩次辦證的有效期累計是12天。
溫馨提示
(1)再次辦理進京證的流程和所需的材料與初次辦理相同。
(2)在辦理進京證之前,您需要將外地號牌車輛之前在北京產生的所有交通違法都處理完畢。
(3)如對辦證具體事宜有疑問,請與前往辦證處聯繫。
不能辦理進京證的車輛:
1.外省、區、市黃標車:
禁止進入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行駛。
2.外省、區、市摩托車:
全天禁止進入本市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行駛。
無需辦理進京證的車輛:
1.已經領取外埠客運通行證的長途客運汽車和省際旅遊客運汽車。
2.已經領取本市公安機關核發的爆炸品通行證運輸爆炸品的車輛。
3.已經領取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許可證的劇毒化學品運輸車輛。
4.軍隊、武警車輛及執行任務的警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