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生悶氣了,為難的是自己

2019-11-18     微音

生的是別人的氣

傷的是自己的身體

你真的願意

一直這麼傷害自己嗎

1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事,所以,我們才會說「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開心的事,用笑來表達;不舒心的事,用生氣來表達;而悲傷的事,是哀愁的;而快樂的事,自然是歡樂表達……可,因為生活的種種因素,我們似乎忘記表露情緒的本質,什麼事都假裝無所謂,都一笑而過。

其實,如果一個人長期不能把心裡的真實情緒發泄出來,會患嚴重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一個人的心裡積壓太多不積極的情緒,內心過於沉悶,還會引發癌症。

有人曾和我說過健康的秘訣,他說:「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誰都逃不過,只是在有生之年,我們活得洒脫自在點,就能活得更舒服和時間長一點。生活的事是有很多的不好,但我們要懂得聆聽自己的心聲,開心的時候,別壓抑自己;難過的時候,同樣別壓抑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別管別人怎麼看,跟隨自己的內心。」

2

只可惜,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的內心。通常,開心的事不敢大笑,悲傷的事不敢大哭,總在顧及別人的眼神和嘴。可顧及這麼多有什麼用呢?為難的還是自己,對別人沒有絲毫的影響。

我見過兩個同樣年齡,但狀態完全不一樣的人。

同樣是50多歲的人,一個看起來很自私,一個看起來很無私。自私的那個人,頭髮還是黑油油的,臉上也沒什麼皺紋,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遇到和自己利益有關的,會有很多的說法,積極地爭取;而那個看起來無私的人,頭髮白了一半,臉上的皺紋好像70多歲的老爺爺,他在人前很少說話,回到家卻老是生悶氣,尤其是錯失屬於自己的東西,在人前不敢怒,回到家自己在房間裡傷心。

這不是教我們做自私的人,而是學會做關心自己的人。自己明明想要,為什麼要讓給別人呢?讓給別人之後,為什麼又去悶悶不樂呢?這不是自作自受嗎?儘管很委屈,但也不值得別人的同情,都是自找的。老是對自己生悶氣,心臟也會逐漸被擠壓,讓自己的內心總有一股發泄不出來的壓抑,長久以來,除了外表的蒼老,內心也一樣的蒼老,久了,可能真的就比同齡人死得早了。

我們來到這世上,首先要明確如何來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別人真的不敢指望你會有多愛別人。

生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誰都會有挫敗的時候,如果你覺得不順心,你可以發泄自己的情緒,其實別人並不會笑話你,也不會因為你一時的情緒而否定你。每個人的內心能承受的壓力都是有限度的,別把自己當神仙,不會生氣,永遠都雲淡風輕,我們畢竟是普通的凡人,有七情六慾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人的一生,本來也沒有多少年,別覺得自己比誰卑微,你活著有你活著的權利,眾生皆平等,別人可以進步,你也可以進步,別人可以生氣,你也可以生氣。你沒有什麼不同,你也別覺得自己一直的隱忍是在成就自己或者成就別人,一個人活得不好,只會在自己的世界越來越消沉,在別人的記憶里越來越模糊,所以,你要學會多為自己而活,多愛自己一點。

很多事都會隨著時間過去,很多人都會變得不重要,你沒必要那麼在乎。所以,記得,別再生悶氣了,為難的是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wIgW4BMH2_cNUgVYNy.html